admin 发表于 2024-9-13 06:06:56

初中历史 | 初中历史7-9年级上册【第1单元】知识梳理!(可打印)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0.gif

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初中历史7-9年级上册【第1单元】知识梳理。

老师已为大家备好电子打印版,想要获取电子打印版请拉到文末查看。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够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群居;具有审美意识。

四、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五.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对比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1.webp

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三、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异同?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都从事农业生产;都过着定居的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陶器。

不同点:

(1)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而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

(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

(2)房屋样式不同: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

(3)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居民主要种粟,而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水稻;

(4)陶器不同:半坡居民制作彩陶,而河姆渡人制作黑陶。

四、定居的根本原因:原始农业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一、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阪泉之战: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的战争,炎帝失败,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之间的战争,蚩尤战败。

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

炎帝(神农氏)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轩辕氏)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他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二、尧舜禹“禅让”

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禹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大禹治水”的方法——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

(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5.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6.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2.webp

7.补充条约: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5.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英法美和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抢劫、火烧圆明园。

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经过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在广西传教。

2.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3.永安建制——永安封王: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冀王石达开。——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5.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6.北伐和西征:

(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概况: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7.天京事变: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调整与改革:

(1)目的:为了改变不利局面。

(2)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2、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9.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攻陷天京。——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九上第1课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

①位置: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②概况:兴起于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之后又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其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③文明成就:历法(太阳历)、文字(象形文字)、医学、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以及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胡夫金字塔是其中的代表。

3.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发展: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2)文明: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出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此定居。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2.森严的种姓制度:是古印度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制定的,他们把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释迦摩尼创立佛教: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束埔寨等国。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初中生家长”的后台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3.jpg

点击后台左下方小键盘图标

发送消息9月资料即可获取打印版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4.gif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

2023年1月-12月电子版打印资料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5.gif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78816832_6.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历史 | 初中历史7-9年级上册【第1单元】知识梳理!(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