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8-28 11:02:45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从价值追求、内容取舍、教学结构、学习方式等维度构建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路径,提出了对接国家课程、加强地理实践、提升评价效能、培育精品课程的“乡土+”融合课程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地理学是一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在野外或社会调查中学习的科学。乡土地理环境尽管其区域范围有限,但地理组成要素和时间尺度却是完整的,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各模块和教学单元都有其附着空间。乡土地理环境作为地理原理和规律最直接、最现实的“标本”与“模型”,为学生学习“真”的地理提供了可能性。融合乡土地理环境的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大课堂中观察、行动和思考,让“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地理观念转化为看得见、触得着、可评价的真实行为,使“做中学”“悟中学”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

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应致力于将乡土资源融入学科课程,构建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以地理学科逻辑为支撑,将乡土地理资源转化为学科活动及学习任务,嵌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驱动学生深入实践、探索和发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路径

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路径多元、内涵丰富,可以是各种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也可以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如县域、乡镇、小流域、社区、旅游区等,还可以是地理学习的不同形态,如主题学习、问题探究、案例学习、项目学习、地理观察、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要以“课程整体架构”为指导,从价值追求、内容取舍、教学结构、学习方式等维度构建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图1)。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8/1724814165400_2.webp

(一)以核心素养定位融合课程的价值追求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建立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密切关联,将高度概括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向关键结果的教学路径。

1.立足乡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

乡土资源融入地理课程要突出“区域认知”的视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考察、绘图等实践活动和识用地图、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认知活动,认识乡土地理环境特征,诠释地理成因,寻找并尝试解决家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掌握区域认知方法、提高区域认知水平。

2.多维交织,提升综合思维水平

“乡土+”融合课程要在“主题”赋予的真实情境中,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视角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家乡的地理环境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从维度、情境、要素、结构等角度设计综合思维层进式培养的深入路径。

3.见事见理,培育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 “乡土+”融合课程要以乡土地理中的人地关系为主线,设计有逻辑、可操作的问题链,根据主题内容的包容性和能力进阶的层次性,将反映“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关系协调”的案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感悟人地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践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4.走向“田野”,提高地理实践力

以乡土地理为载体的“乡土+”融合课程重在引导学生走向“田野”(将教室内的地理学习扩展到教室外的野外和社区等),在地理观察、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中获取和应用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实践力。

(二)以学科逻辑考量融合课程的内容取舍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研究。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因此,“乡土+”融合课程要遵循学科逻辑,将乡土地理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纳入其中,实现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和关联性。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每个主题都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模式、方法与技能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不同主题整合内容的重心也有差异,如自然地理主题突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主题侧重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和区位分析,区域发展主题则强调区域人地关系评价及探讨区域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三)以主题学习重建融合课程的教学结构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切忌堆砌成面面俱到的“百科”式文本,而要围绕反映家乡地理环境与发展的“主题”,寻求乡土资源与地理课程的最佳融合点,即所选乡土资源能够补充、丰富、具体化地理课程,同时又能以结构化的、地理的观点赋予乡土资源以课程意义。

在主题统领下,要通过优化教学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一是按情境思路设计明线:通过地理实践搜集资料、取证分析,生成真实情境案例→将情境转化为地理问题,设计学科活动→运用学科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室内分析和实践探索,寻求地理解决方案→回归实践验证结论或进行地理决策(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措施、方案)→成果展示交流,通过反馈、反思修改完善作品。二是按问题链思路设计暗线:乡土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在哪里发生的?是什么样子的?是怎样发生的?产生了什么作用?如何使它有利于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

(四)以学习逻辑设计融合课程的学习方式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设计有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方式。融合课程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1.地理实践

乡土地理环境是开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的得天独厚的大课堂。因此,“乡土+”融合课程倡导在家乡真实而复杂的场景中开展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利用校园及周边地理环境即时开展易于操作的地理观察、地理测量、地理实验、地理模型制作等活动。也可每学期集中开展主题式实践活动,如自然地理的野外考察、人文地理的社会调查、区域发展模块的小区域调查等。积极参与乡土研学旅行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行动能力。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要按照“选题、制定计划、考察调查、取证分析、形成成果、交流评价”的流程有序推进。地理实践学习成果要改变单一的纸笔练习的形式,更多地以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地理设计、网页制作、报告会、手绘地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提供广阔平台。

2.问题探究

与自然地理有关的主题宜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基本思路是:①以乡土自然环境作为观察、考察和考证的“第一现场”;②由野外考察、地理观察、生活积累中获得的经验体验切入,整合学科主干知识设计核心问题;③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现场取证和室内分析等途径,循着“假设—推理—验证”的思路深入探究;④以“地对人的影响”作为问题探究的落脚点,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感悟学科价值。

3.案例分析

与人文地理、区域发展有关的主题宜采用案例分析的学习方式,其基本思路是:①整合案例,根据社会调查采集的数据、图表和地图,整合形成乡土案例;②提出问题,讨论确定乡土案例中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形成问题链或任务群;③合作探究,将问题链或任务群分解,小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基于对乡土案例的观察和思考来分析解决问题;④思维建模,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通过讨论交流从乡土案例中提炼地理原理、规律,总结分析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⑤拓展迁移,运用教材案例检验原理的普适性,完善对原理模型的认知和构建。

4.项目学习

以乡土地理中富有挑战性的真实情境问题设计项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基本思路是:①设计项目,寻找课程标准与乡土资源的契合点,围绕“较为复杂的劣构问题”创设项目情境,如临沂北城新区公交线路的优化方案等;②设计方案,聚焦项目核心任务,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可将需要解决的“大项目”分解成相互关联或不同探究阶段的“子项目”;③推进项目,各小组通过实践活动和深入探究完成项目任务,形成作品;④展示作品,通过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和反馈,在反思自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作品。

(五)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开发案例

1.课程名称 :走沂蒙学地理

2.课程目标:

(1)从临沂乡土案例中归纳或验证有关的地理原理、规律。

(2)以地理的视角认识临沂的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人地协调观评价临沂的发展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

(4)选取有关临沂的一个地理课题,经历课题研究的步骤。

3.课程内容:

主题一 沂蒙山区好风光

第一节 群崮风采——蒙阴岱崮地貌寻迹

第二节 一河清水——柳青河水环境考察

第三节 生态蒙山——养生长寿圣地探秘

主题二 魅力沂蒙展新篇

第一节 北城新区——临沂的中心商务区

第二节 兰陵蔬菜——演绎别样蔬菜传奇

第三节 物流之都——打造商贸物流引擎

主题三 临沂明天更美好

第一节 沂蒙血脉——沂河流域开发与整治

第二节 临沂治霾——生态与发展的博弈

第三节 沂蒙人家——临沂民宿旅游的发展

4.课程实施:

“走沂蒙学地理”课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模式:

(1)“先实践后理论”的归纳模式: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再将实践中搜集整理的乡土地理资源、案例引入地理课堂,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

以“兰陵蔬菜——演绎别样蔬菜传奇”一节为例。教师编制“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考察方案”,将学生分为“菜农、收购和销售商、物流公司、蔬菜加工企业、政府官员、消费者”等小组并设计调查问卷或访问提纲。利用国庆假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先总体了解兰陵蔬菜生产状况,再分组调查、收集资料并形成成果。课堂上以“缘起—发展—优劣—未来”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实践成果资料分析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兰陵蔬菜生产的影响,比较兰陵与寿光蔬菜产业区位条件及产销特点的异同,为以蔬菜生产为基础的兰陵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先理论后实践”的演绎模式:先在课堂中学习地理原理、规律,后在实践中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普遍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

以“临沂治霾——生态与发展的博弈”一节为例。课上教师由“央视新闻‘临沂污染引发全国关注,环保部约谈市长’”切入,呈现临沂雾霾问题的图文材料,学生探究临沂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等,并通过对“临沂铁腕治污引发激烈争论”的辨析引发对“治污与发展”关系的思考。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污染治理后的罗庄工业园区,寻找现实与理论的“错位”,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地协调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3)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观察、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实验等。

以“群崮风采——蒙阴岱崮地貌寻迹”一节为例。教师要事先设计野外考察方案、编制野外考察手册。本次考察学生需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在野外考察地形图上填绘考察路线、考察点位置及重要地理事物;撰写观察日记,观察识别考察点的地形类型、地质构造及地貌特点;观察考察点流水地貌的形态特点,推断其形成过程;观察岱崮地貌的形态特点,推断其形成过程。

二、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对接国家课程

“乡土+”融合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支持、学生参与、家长认可,为此,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兼顾各方诉求,寻求社会要求、课程建设、学生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不同主题要与教材的不同模块、章节无缝对接,所选乡土素材要能补充、活化国家课程教材,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多重功能:一是突出“聚焦主题、立足区域、学以致用”的特点,使之契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二是突出地理实践,弥补传统教学“有理论无实践”导致的常识缺失和体验短板,既为学业发展增值,又为未来发展奠基;三是课程素材“源于生活、关注乡土”,但其价值追求要“高于生活、放眼世界”,亦即在具体化、生活化的乡土情境中让学生学会爱自然、爱生活,成为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

(二)加强地理实践

实践活动是获取地理知识和认知地理规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以乡土空间作为实践学习的载体,将地理观察、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嵌入不同主题的学习任务中,构建常态化、递进式的地理实践学习体系。在地理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地理事象、收集信息、取证分析的行动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综合考虑时间、安全、效果、成本等因素,每学期可集中开展1~2次主题式实践活动,其实施要领是:①择期组织“课题拍卖会”,学生自选课题、自愿组成研究小组,编制地理实践学习任务手册;②利用节假日集中开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同一课题的各小组协同实施,组内教师跟进指导,动员有专长、时间有保障的家长志愿参与,为活动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③视参与人数、线路和环境状况,可借助旅行社平台开展实践活动。

(三)提升评价效能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以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为载体,将表现性评价嵌入教学过程,构建过程与结果并重,自我、同伴、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首先,要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评价证据。成长电子档案不仅要收集照片、视频、观察日记、思维导图、手绘地图、课题报告等过程性材料,还要重视标志性成果的认定,如学习成果在评选中获奖、在报刊上发表,或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或机构采纳等,尤其是要高度评价学生践行人地协调观的真实行为表现,以更好地发挥评价育人的功能。

其次,通过表现性评价使学生内隐的技能、思维、价值取向得以外显、可视,以及时精准的反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以“探讨当地特色农业未来发展之路”为例,教师可围绕“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人地协调”等维度设计多个表现任务及表现标准(量规),通过交流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点状结构发展为关联结构或抽象扩展结构。教师也可以设计“地理观察不同水平的表现标准”,让学生带着标准进行实地观察、撰写观察日记,以此实现对学生地理观察力(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进阶式培养。

(四)培育精品课程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遵循三条路径优化课程建设:在专家引领下做好顶层设计,以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路径;汲取校内外地理教师的智慧,通过情境、案例、问题、活动的优化设计,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生成“有意义”的知识;让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吸纳学生地理实践学习的创意和成果,如精彩的乡土案例和实践活动方案等。

将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还要以优秀课例、典型案例为支撑,不断探索完善“乡土资源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和“让地理回归实践”的基本路径。

三、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实践反思

(一)合理把控乡土资源融合的量和度

乡土地理因其地域的特殊性和空间尺度的有限性,反映的地理原理、规律往往不具备普遍性、典型性。如果片面追求地理教学的乡土化,可能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为此,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更好地认识、把控乡土案例与教材案例的互补和平衡,高质量地设计基于乡土空间的实践活动方案,确保实践科学合理、适度有效,避免“为乡土而乡土,为实践而实践”。

(二)乡土资源选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乡土之“美”在于其文化之韵,文化是乡村和城镇的基因和灵魂。因此,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要有意识地选取留存乡土记忆、反映地域特色的民俗、古村落、古建筑、城市老街、老字号等乡土资源,引导学生思考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地理智慧及其现实意义,培育“见山、望水、忆乡愁”的乡土意识和守护乡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入课程视野的乡土资源要不断更新,保持开放性,为地理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带着新奇、激情去探索、领悟身边的地理。如在“家乡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开发”等主题的教学中,可精选反映人地关系协调与失调的正反实例,以及设计具有参与性、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蝶变的生动实践,真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者:李慎中,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临沂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