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3/1726186440974_0.jpg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设计;研读课标;地图;虚拟情景;探究区域差异;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57-01
当下网络微课资源渐渐多了,但纵观笔者尝试给学生开发微课资源和使用情况,网络资源适合本校学情使用的并不多。15年底,八年级上册完成教学任务,为了缓解下学期初中地理毕业升学考试的教学压力,需要适当提前教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面对部分学生借不到书本,乃至没有地图,提前上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于是,笔者尝试将要教授的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的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及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将这两个章节以微课的形式,设计制作并使用,收效不错。学生觉得对教材知识点有疑惑,还可以课后自行复习温故。笔者结合自己任教4个班级的学情,确定微课制作流程的三部曲如下:
一、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提纲挈领,微课设计将教材知识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更要突出其少而精的特色。
教师先解读《四大地区》的课程标准有两条:1、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2、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结合微课10分钟以内的时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要求老师要抓重点,咬难点,重视细节研磨,设计短小精悍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细节学习,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从而实现从微课学习到课堂学习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运用。以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为例,部分学生会将青藏地区的高寒等典型特征混淆。究其原因,这类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外乎只识记知识点,不求甚解,不了解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其实青藏地区的“高寒”,“高”是成因,“寒”是结果,青藏地区第一级阶梯的地势高导致了该区域气候特征的寒冷。如此了解气候特征的成因就可以避免不同区域知识点的遗忘或混淆的发生。因此,我们在微课设计探究问题的时候,是为知识的呈现作铺垫。探究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锻炼,这才能通过微课少而精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容易遗忘、分散的知识点。归纳同类型的课例,如四大地区,只要针对不同的课型,这样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习情况,确定微课所选择突破的重难点,才能立竿见影地夯实学生的知识点。
二、微课设计,突出以地图为载体,从而串联知识,更渗透读图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在教师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提取地图地理信息的技能。通过地图,再现地理知识。如《西北地区》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导入西北地区的学习。通过驼队由东向西穿越西北地区为教学情景,展开教学,更凸显借助地图教学的重要性。通过途经景观的变化对比,通过学生的视觉冲击,来强化其学习的接受能力,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指图和读图方法等,间接提升学生的读图技能。当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析图、用图,学生就可以把薄弱的基础知识,通过地图的载体,加以知识再现融会贯通。通过地图的运用,才能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掌握区域学习的方法,通过对地图中的地理特征的分析,了解其相互关系,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分类,成因分析等串联起来,从而构建知识系统。
三、微课设计通过虚拟情景设问,通过探究区域差异的原因,从而凸显区域特点。
笔者发现通过探究问题,比平铺直述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以西北地区为例,先找出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了解其西北地区分布的位置和范围,再设问:探究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紧接着追问:为什么西北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在解析答案:距海遥远,山脉阻隔时,承上启下导入西北地形特征的讲解。
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找出主要地形区?学生带着问题,有学习任务,有的放矢地学习。再追问:西北地区的地势特征?位于第二级阶梯。有部分学生常常无法准确判读西北地区的地势所处哪一级阶梯?借机温习,复习三级阶梯的划分依据。建议:设计的微课要适当的留白,给学生思考的间隔时间,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表达等,间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举例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设置情景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新疆建有坎儿井?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干旱,坎儿井的建设,有利于其中高山冰雪融水等水源过多蒸发。追问,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种植业吗?引导学生对比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所处的季风区和西北地区所处的非季风区的差别,从而凸显其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再强调西北地区只有在水源丰富的绿洲或者河流沿岸才适合发展种植业,于是西北地区的种植业有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特点。通过探究生活中问题,明确不同的地理概念。
最后,微课设计知识小结,实现知识再现、迁移与从而实现知识系统的建构。
通过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让观看微课的学生,跳一跳就能做对题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利用表格对比的方式提升学生分类、归纳、比较和分析的能力,还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归纳西北地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的自然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后期,部分学生试看,通过修改,真正做到贴合学生的需求,完善优化,提升课程设置制作的质量。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1物质人文环境
实训室物质人文环境属于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包括实训室建筑风格、装修、装饰、仪器设备的布置等。我们利用新校园建设的契机,对护理实训室的装修、布局最大限度地按照工作环境要求设计,也就是按照医院病房设计病室、护士站、治疗室等。空间的装饰也要模仿医院的真实场景,设备陈列尽量模拟病房,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2精神人文环境
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我们在实训室建设中主要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上设置符合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标准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一方面采取名人名言、图画上墙来体现“立德立志,善学善能”的校园文化和“扶伤济世,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医院文化;另一方面从学生礼仪、语言、服饰、沟通能力以及实训教师的真实工作情境的构建出发,尽可能按照医院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教学。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位体贴入微的护士,呵护、关爱病人,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模仿中得到提升。总之,要使学生一进入实训中心,就能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
3制度人文环境
制度人文环境是实训室的内在机制,是实训室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为了使实训室安全、正常、可靠运行,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制度并悬挂在墙上,比如在进门大厅悬挂“护理实训室管理制度”,在实训室内有各种实训操作规程。随着各种制度的落实和推行,使护理专业学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并逐渐养成职业习惯,养成护理制度文化的自觉性。学生进入临床实训室的服饰、礼仪都有严格规定,实训室设有专门的穿衣镜,保证学生着装规范进入实训室,大厅、走廊悬挂我校学生穿着各式护士装的照片,增加了学生对白衣天使形象的好感,认识到护士的形象是美丽的。每一实训操作均以案例形式出现,配有标准的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托的规范语言。让学生在这样的规范流程中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再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在重复中形成习惯,最后变成一种内化的职业习惯。
4讨论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q:成立一年多来,主要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a:湖南省是全国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和造成的损失都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来说是仅次于四川、云南、贵州的地质灾害高发育地区。目前全省有据可查的大小地质灾害就有上万处。近年来,随本文由收集整理着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同时伴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我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连续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加快全省应急体系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领导关于“加快全省应急体系、平台建设”的指示,积极筹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决定依托我站(中心)现有办公场所及卫星遥感监测设备、远程视频会商决策指挥系统等建设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及会商指挥部,作为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形成横向与省委应急办、省政府应急办、省防汛指挥部、省气象台相联,纵向与国土资源部、各市州县国土资源局、市州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相通的中枢指挥系统。2012年初,经省编委同意,正式成立“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加挂在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一年多来,应急中心主要承担全省地质灾害总值班值守,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指挥调度等工作。
同时我们经过前期多地的调研,正在加紧进行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的场地建设,争取在今年汛期初步建成并运行,实现与多部门的资料共享、远程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应急中心,也将成为全省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
q:2013年度湖南省地质灾害趋势初步预测情况怎样?
a:根据湖南省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结合2012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2013年全省气候趋势,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对今年全省的地质灾害做了初步预测:
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与常年相当,但局部强降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仍不可忽视,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其中,今年3-4月降水较常年偏多,受其影响,湘潭市、株洲市、郴州市
汛期地质灾害发生频次仍然较多,同时,由于湘东、湘中山地丘陵区地质环境脆弱,岳阳、长沙、娄底、益阳等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较为易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主汛期5-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发期,尤以5、6、7月最为严重,主要应防范受强对流天气或台风暴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可能主要在湘西北、湘西、湘东南部分山地丘陵区。
q:根据预测,湖南地质灾害防治应将采取哪些措施?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爆炸置换法 下填法 爆夯法
1、 引言
洞头县北岙后二期围垦工程是目前省内第一个完整采用爆炸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围垦工程,爆炸置换法爆填堤心石及软基处理,使堤心堆石体能落底达到面层的淤泥层底落底宽度及两侧基础宽度,厚度均达到设计断面要求。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和进度都达到设计要求,为今后在围垦工程进一步铸造“精品工程”的保证。
2、爆炸置换法的设计
“下填法”是对传统“端进法”在类似工程中易产生的不足和缺陷,在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经数个工程实践成功的专有技术,其核心是将专制药包埋设于抛石体下面泥中。“下填法”与“端进法”比较,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爆炸能量并能控制爆破作用方向,加大堆石体置换深度和推进距离,该方法在长江口治理小黄龙出石码头两条海堤工程、大连化学工业治污工程1500米海堤工程、大连北良国家粮油储备区护岸海堤工程、浙江温岭钓浜渔港防波堤等工程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已建成后的工程经受了超设计标准的台风考验,其效果和工程质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针对本工程涂面以下断面的设计尺寸,采用“下填法”,使石体置换的深度和宽度能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克服传统“端进法”在处理堤身两侧坡脚处出现“死角”和置换不足,以及不易形成石体骨架的现象,从而确保置换效果和工程质量。
“爆炸置换法-下填法”的设计主要为抛填参数和爆破参数设计。
2.1、抛填参数设计
抛填参数主要有抛填顶标高、顶宽度、循环长度,以及超高抛填要求。根据类似工程实例和经验,考虑自然抛填坡比、自然抛填挤淤深度、爆后坡比及淤泥包等边界条件,经计算平衡后,确定本工程抛填参数如表1。
2.2、爆破参数主要有布药线的位置、长度及步距,单药包重量、药包间距和个数,药包埋置标高,一次起爆药量,以及装药结构。参照规范,结合成功的工程实例和积累的经验,经计算比较后,确定本工程爆破参数如表1。
抛填参数和爆破参数汇总表1
项 目
断面1
断面2
断面3
堤头
堤侧
堤头
堤侧
堤头
堤侧
抛
填
参数
顶标高m
6.5
6.5
6.5
6.5
6.5
6.5
顶宽度m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26 (内11.5,外14.5)
循环长度m
6~8
6~8
超高要求
>2.5
>2.5
>2.5
爆
破
参
数
布药线位置m
B+(3~5)
A=(内19,外22)
B+(3~5)
A=(内19,外22)
B+5
A=(内19,外22)
布药线长度m
18
51
18
51
18
51
布药线步距m
6~8
6~8
单药包重量 kg
50~70
70
50~70
60
50
60
药包间距m
药包个数(个)
18
18
18
药包埋置m
-5
-10
-5
-8
-5
-6
一次起爆药量kg
350~490
1260
350~490
1080
350
1080
注:A为距堤轴线的距离,B为抛填桩号。
3、爆炸置换法的施工
3.1施工程序及分段验收
3.1.1
本工程爆填堤心石的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设置抛填标志签发抛填、爆破作业通知单按抛填作业通知单抛填(勤量)按爆破作业通知单布药(保护好导爆索和起爆网络)爆前断面测量及石方统计安全起爆爆后断面测量签发下一炮抛填、爆破作业通知单,转入下一循环推进一定长度(100m)侧向补抛、爆破、爆前后测量转入下一段
3.1.2 施工分段交验
为满足测向爆填和后工序的爆破作业在安全方面的需要,以及控制裸露段长度减少在施工期间的“风损”,爆填堤心石全断面施工完毕后,每推进50~100米作为一个验收段,及时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并转入后工序。其中试验段作为一个独立分段,按试验段有关规定执行。
3.1.3 技术间歇与预留沉降量
全断面爆破工序结束后,堤身沉降在前3个月内速率大,之后逐渐减小,约半年后则趋于稳定,故此拟定护面结构在爆破工序全断面结束后3个月以上进行实施,并预留沉降量10~20厘米,具体应依实际观测资料定,并报监理批准、设计认可后执行。
3.2 布药方法
为确保按爆破各参数安全、可靠的实施,结合自身经验、专有器具,以及已有设备,经分析对比后,确定本工程布药方法:以陆上装药为主,辅以水上或滩面措施的施工方法。陆上装药机为采用1.6m3挖机经改制而成,配置两套不同的装药器和专有器具分别用于堤头和堤侧。具体施工步骤:装药机就位药孔定位装药器就位到设计埋置标高保护导爆索、装药起吊移位起爆网络联结及保护安全起爆。
4、安全距离计算
本工程位于较开阔水域,爆炸处理施爆均在水下或淤泥中进行,空气冲击波及飞石、淤泥等飞散物影响的安全距离可控制在100m。邻近爆破作业区数百米内无建筑物。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爆炸引起的震动对周围的影响其安全距离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R=(K/V)1/α·Q1/3
R——爆源与建筑物的距离(m)
V——爆炸震动速度(cm/s)
Q——一次爆炸的炸药量(kg)
K、α——经验系数(本工程取K=450,a=1.65)
安全标准按V=2-3cm/s控制,经计算单次药量Q控制在1200kg以下时,R≤280m,故爆震安全易于控制。
5 质量检测
本工程爆填堤心石的质量对海堤的整体稳定至关重要,所以要求采取以下手段检测爆填堤心石的施工质量:
①沉降位移观察:设置观察沉降及位移标志,要求有专人负责观察沉降及位移,出现位移及沉降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且立即停工,人员撤离现场。沿坝长方向每25米设置一个沉降观察点,单点观测连续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点测量次数不少于15次。
②断面测量:采用探地雷达勘测,主要目的是查明爆填堤心石与混合过渡层的厚度、断面形状,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评价等。探测工作应每30m~40m探测一次。
③抛石体钻孔:在抛石体上钻孔,探明抛石堤下部状态。第一次钻孔应与探地地雷达勘测同步进行,以后每200米左右钻一排(1-5个)抛石孔,钻孔通过抛石层进入第2层淤泥质粘土内1~3m。
④涂面以下坡脚处的爆填堤心石密度应与中间部位的爆填提心石密实度相同。
⑤设计断面以内的淤泥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理坡等工序。
⑥按现场施工情况设置观测标志,定期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施工完成后保留永久观测点。
⑦断面尺度控制及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和安全稳定需要。
6、结论
爆炸置换法是一种新技术,通过在洞头县北岙后二期围垦工程爆填堤心石及软基处理中的成功应用,为今后进一步铸造“精品工程”的保证。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