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本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本知识梳理第一单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要点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发表的讲话。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一般要做到简洁明了、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
开幕词通常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
首部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结束语则需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语领起一段,比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等。
读句品味情感:
①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每日每时”说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甘于自己的失败,“务必”这个词是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警惕性,时时刻刻要提防他们破坏和捣乱,要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②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句话表现出对敌人的极大蔑视和对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自信心。“发抖”是一个细节刻画所在,在强大、团结、英勇的人民面前,国内外的反动派也只是能够发抖而已。“稳步”“不屈不挠”体现了人民的自信心。
《长征胜利万岁》和《大战中的插曲》知识梳理:
1、回忆录,散文的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追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回忆录的篇幅有长有短,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2、回忆录特点:
(1)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2)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3)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 ,有一定的代表性 ,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 ,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典型题例:
1、本文如何体现回忆录“真实、广泛、突出”三个特点的?请结合内容概括。
(1)真实: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清晰展现历史场景,大段引用史料。
(2)广泛:本文不仅写自己经历过的三件事,同时串起李英华牺牲、左权率领军委警卫连、工兵连拔掉千佛山反动民团、邓小平关心宣传队和毛主席讲话内容,真实地表现了长征这一伟大壮举。
(3)突出:本篇回忆录重点写的是作者记忆中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大篇幅地写毛主席的发言,很好地体现了“长征胜利”这一核心。
2、本文详细地描写了回击二马伏击战的场面,请结合相关的段落谈谈这一场面描写有何特点。
“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14)
(1)现场感强,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17)
(2)细节描写突出。这一细节描写较为突出,表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
“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14)
“两边山沟里的......败骑冲散了”(17)“谁知道......彻底破产”(20)
“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20)
(3)记叙中融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作者详细地记叙了战斗的场面,又在第20段进行议论,道出这场伏击战的重大意义,“我怎么也忘不了他”的抒情,写出战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我军长征胜利的代价,达到记叙完整情感真切的写作效果。
3、作为一篇回忆录,本文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顺叙: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
插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三贴近”原则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标题(分为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条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五要素:五W,即何事、何人、何地、何故、何时。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新闻背景的作用主要有:
1、解释和补充新闻信息:新闻背景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和补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闻内容。
2、突出人物和事物的特征:新闻背景可以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征,使得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
3、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通过新闻背景的揭示,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进一步把握新闻的主题和意义。
4、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恰当地运用新闻背景可以充实新闻内容,使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同时增强现场感和可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5、照应上下文:新闻背景可以照应上下文,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人物通讯,就是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事迹的通讯。通常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往往会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
人物通讯常见的写法特点:
一是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二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独特的、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三是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氛围的营造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单元小说知识要点
《大卫科波菲尔》知识要点
一、塑造人物形象
1、正面描写: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象。
2、侧面描写:
①手法:渲染、烘托、衬托……
②方式: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
借助物象陪衬烘托
借助环境渲染烘托
二、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2)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意境。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4)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6)揭示、暗示或升华文章的主题。
(7)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导引人物出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叙述视角
(1)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2)第二人称(有限视角):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不受时空限制,叙述自由灵活,客观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复活》中对玛丝洛娃称呼的变化由一开始初见面时的“您”变为卢布插曲中的“你”到结束会面时的“您”,分别表现出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一开始初见面时的“您”: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来请求玛丝洛娃的饶恕的,所以用 “您"。
卢布插曲中的“你”:因为玛丝洛娃不让他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而让他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让他不再嫌恶她,也不只是怜悯、同情她的处境,而是决定在精神上唤醒她,恢复她的本性。
结束会面时的“您”:因为玛丝洛娃的冷漠让他意识到她对自己的距离感,让他决定还是用这种庄重的敬称,他想要用这种态度表达请求被饶恕和救赎玛丝洛娃的决心。
《老人与海》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所谓冰山理论,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涵着思想。
《百年孤独》知识要点
一、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赏析
1. 用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在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借助想象,对现实进行了荒诞化处理。比如,丽贝卡不吃正常食物,“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丽贝卡在现实中的原型是作者的妹妹马戈特,作者以这些“神奇现实”为基础进行的夸张再现,使小说情节既呈现魔幻性,又呈现现实性。
2. 用象征手法显示对历史的反思
文中马孔多居民因“失眠症”造成“遗忘”的描写,看似荒谬,实则包含着深刻的寓意:贴上标签,是让人们记住曾经发生过的事,不要在文明洪流面前忘记历史。作者以马孔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遗忘症来象征世人中普遍存在的历史健忘症,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本民族的历史。这体现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
3. 真实的细节
文中虚幻、神秘的情节在细节的刻画上却又很逼真。如骨殖“像母鸡抱窝似的咯咯作响”;丽贝卡的父亲“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丽贝卡的母亲“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这些细节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真实感,从而构建了“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艺术境界。
二、小说标题意蕴探究
“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的愚昧、落后、守旧、僵化。“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其他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和西班牙等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小说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来描写当地愚昧、落后、守旧、僵化的现象,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整个社会,成为阻碍国家进步和民族发展的一大包袱。
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导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1、内涵: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
2、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3、常用逻辑规律
①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
②不矛盾律:要求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不能两可,必有一假)
③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不能两不可,必有一真)
④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1.三段论推理
l凡人都会死。(大前提)
l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l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结论)
三段论推理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推理形式,其基本规则是:(1)只能有三个概念;(2)每个概念分别在两个判断中出现;(3)大前提是一般性的结论,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
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推理
充分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就一定可以推出结果。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如:“只要……就……”“如果……那么”。(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必要条件:推出结果得有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成立。表达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如:“只有……才……”“除非……才……”(否前必否后,肯后必肯前)
3.排除法,又叫淘汰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即提出一个论题之后,先假设它可能存在多种情形,然后通过分析,将假定的各种可能都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把论题以外的其他各种可能都一一淘汰掉,只剩下一种可能,那么我们要证明的论题就是正确的了。
4.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在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以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5、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超出前提,又被称作或然性推理。归纳推理是抓住个性,推知共性,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归纳”是指不完全归纳。
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1、什么是隐含前提?
①它们是隐藏的,没有被明确陈述出来。
②它们被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③它们也可能是假的。
2、排除法:不断否定各种错误观点,从而证明某论点的正确性。
3、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如果……”,即先假设一个与论点相反的判断,由此得出与事实相矛盾的推论后,可以推翻假设的判断,证实原论点。
4、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正确,加以引申推导,最后得到一个极其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性,常用于驳论。
5、虚拟论敌
①虚拟论敌即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通过提出各种反对观点或者对自己不利的论据,从而让你的观点更经得起推敲。
②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虚拟论敌”就是“想象有个人在反驳你”又当正方,又当反方。
“驳论点”——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者质疑观点中的概念。
“驳论据”——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质疑举的例子)。
“驳论证”——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③审题——“黄金三问”
a.这个说法能成立吗?为什么?(停下思考,学会质疑)
b.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追求合理与完善思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C.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合理化,使逻辑严谨,表达准确)
古诗词诵读
《无衣》知识要点
文化常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2)内容:
风——民间乐歌,十五国风(160篇)
雅——宫廷乐歌,大雅小雅(105篇)
颂——宗庙乐歌和舞歌。(40篇)
(3)形式: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铺排陈述和一般陈述两种情况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4)手法: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知识点:
1、诗歌在结构上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重章叠唱。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小异,只在各章对应的位置换几个字。《诗经》善用这种手法,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
2、重章叠唱的作用
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②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
③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主题上:由于在重复的同时变换了个别词语,一唱三叹,从而渲染气氛(战斗紧张)强化感情,情节有了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主题得到了深化。
结构上:结构清晰一致,具有一种整齐美,回环美。
语言上:音乐美。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音韵协调,容易记忆和传唱。
3、除了重章叠唱,本诗还有怎样的特色?
①设问。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有呼唤有应答,有强烈的现场感,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
②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③“王于兴师”置后。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宗旨。
4、主旨:
袍泽之谊,意思是指军队中同事的交情、友谊。
《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它既表现了战士们慷慨赴战、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豪情,又表现了君王与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春江花月夜》知识要点
1、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意象: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白沙不见——月夜美景。(画面:1春之卷、2江之画、3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
意境特点:幽美恬静(壮丽高远、空灵梦幻)、天地一体、辽阔与苍茫、寂寞空旷、色彩绚丽,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2、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这种思想,在历代文人的诗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诗句吗?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王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上这些诗的主题多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与他们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
明确: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 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时代之音的回响。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xiòng)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3、诗人是如何表现思妇怀远、游子思归之情的?
这一部分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图景: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在描绘这两幅图景之前,前四句先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然后再分写两幅图景。
(1)鉴赏思妇怀远图
——赏析“徘徊”“卷不去”“拂还来”词语的表达作用?
用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现的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卷”与“拂”——表明思妇不堪思念之苦,徒做无奈而且无用的挣扎。
“不去”“还来”——是月光的执着,更是相思的执着。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2)鉴赏游子思归图
——这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愁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
4、虚写,和实写相对,即不直接叙述事实,不从正面表现人物,而是通过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进行间接渲染或侧面暗示。
正如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指出的那样,“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虚写能使诗意含蓄蕴藉,诗境延伸开阔,从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充盈的审美空间。
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虚写主要有如下几种:
(1)追忆过往。例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畅想未来。例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3)悬想梦境、仙境、想象。例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设想对方。例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5、《春江花月夜》中有哪几处运用了虚写手法?能举例并试着分析吗?
(1)“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目之所及是月照水面,波光粼粼,此为实写。但他的思绪从眼前飘忽开去,想象千里之外皆有江流宛转,到处皆有月光朗照,写出了江流的绵长和月光的普照,此为虚写。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也是作者由眼前的明月而产生的联想。这个亘古之问属于哲学范畴,它包含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意识,也属于虚写。
(3)“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个“应”字,寄托了诗人的猜测,不仅说明下句是其想象的产物,而且还是从对方(扁舟子)的角度来设想思妇难以排遣的相思,属于虚写。
(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无论该梦属于思妇还是游子,诗人都通过花落闲潭之梦,表现了离别的落寞,漂泊的感伤,寄寓了渴盼重逢的美好愿望。此句记梦,也是虚写。
《将进酒》知识要点
《将进酒》中,是苦闷、愤激的李白,是乐观、自信的李白,是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李白。全诗李白的感情变化:悲—→乐—→愤—→狂。李白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李白的《将进酒》是如何将内心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
比喻:朝如青丝暮成雪
对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夸张: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直抒胸臆:
起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反衬:
《江城子》知识要点
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探究诗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 :
①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②想象和回忆。《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③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