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4 02:11:05

高中语文《郑袤传》阅读原文及译文3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高祖众,汉大司农。父泰,扬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识鉴。荀攸见之曰:“郑公业为不亡矣。”随叔父浑避难江东。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往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清正。时济*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

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转司隶功曹从事。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莱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袤迁尚书郎。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迁尚书右丞。转济*太守,下

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调补大将*从事中郎,拜散骑常侍。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卢子家、王子雍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迁少府。高贵乡公即位,袤与河南尹王肃备法驾奉迎于元城,封广昌亭侯。徙光禄勋,领宗正。

毋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中领*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及于近道。帝笑日:“故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日:“计将何先?”袤日:“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转太常。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寰、程成、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及常道乡公立,与议定策,进封安城乡侯,邑千户。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固辞,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置舍人官骑,赐床帐簟褥、钱五十万。

九年薨,时年八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旌表孝悌官吏到任

b.垂称于阳平、魏郡流传,留名

c.百官祖送于城东祭祖

d.遂与袤共载乘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俱为临淄侯文学毋从俱死也

b.故复相屈好自相扶将

c.久之见许府吏见丁宁

d.以侯就第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袤年少丧父,叔父郑浑带他投靠华歆,华歆抚养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b.郑袤任济*太守时,尊重贤才能人,兴办学校。之后,宣帝因为广平太守空缺,就把他调到广平,任太守。

c.册丘俭作乱,景帝亲自征讨。郑袤向景帝提出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气的策略,景帝很是赞同。

d.常道乡为君主,郑袤因参与商议拥立之事,进封安城乡侯,封邑一千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

(2)帝谓中领*王肃日:“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及于近道。

参考*

4、c

5、d

6、b

二: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歆素与泰善善:善良

b.司空王朗辟为掾辟:征召

c.唯不见郑光禄为恨恨:怨恨

d.置舍人官骑置:放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故知侯生必来也深沟高垒以挫其气,

终必为祸,劝览远之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

固辞,久之见许今大*出其所不意

7.下列各省略句都有多处省略,省略处数最多的一项是(3分)

a.随叔父浑避难江东b.讽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

c.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d.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袤早年即有很强的识辨能力,父亲死后投靠叔父郑浑的旧友豫章太守华歆,华歆待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b.郑袤曾先后任临淄侯文学、司隶功曹从事和尚书郎,后改任黎阳令、尚书右丞、济*太守和侍中等职,任上都很有作为。

c.??鸺笞髀遥?暗矍鬃猿稣鳎?始朴谥Y螅?Y笪?暗鄯治??鸺蟠κ碌奶氐悖?⑻婢暗鄢瞿毕撞*?畹镁暗廴峡伞?/p>

d.泰始年间皇帝下诏任命郑袤以要职,郑袤坚决辞让,亲自把印绶交给皇上,但最终还是未能拒绝皇上的封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下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今以袤为司空。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转济*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

②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

[参考*]

5.*b。(a相好,交好;c恨:遗憾;d添置,备办)

6.*。d。都是名词*的“所”字结构。a也:助词,表判断,可不译;助词,表陈述(感叹)语气,“啊,呀”。b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c之:代词,“他”;助词,衬音作用)

7.*d.省略了四处成份:(郑袤)征拜侍中,百姓恋慕(郑袤),(百姓)涕泣(于)路隅;a.两处:(郑袤)随叔父浑避难(于)江东;b两处:讽名重(于)当世,袤同郡任览与(魏讽)结交;c两处:自昔(??鸺?建勋(于)幽州,志望无限。

8.*c。(a豫章太守华歆非郑袤叔父郑浑的旧友;b临淄侯文学和尚书郎任上原文没有说他做官的情况;d是派自己子女把印绶交给皇上的。

9.(1)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今以袤为司空。(每对3处1分,共4分)

(2)①(郑袤)改任济*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者能者,兴建学校,启发引导后辈。

评分说明:转:改任(1分);旌表:表彰(1分);全句句意(1分)

②景元初年,(郑袤)患病双眼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被许可(皇帝没有答应)。

评分说明:屡:多次(1分);乞骸骨:辞官归乡(1分);全句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郑袤,字林叔,是荥阳开封人。父亲郑泰,曾任扬州刺史,名声很大。郑袤很小时便成了孤儿,很早就有较强的识辨能力。郑袤跟随叔父郑浑到江东避难。当时华歆做豫章郡的太守,郑浑前去投靠他,华歆一向与郑泰关系很好,他把郑袤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十七岁那年,郑袤才回到自己的家乡。郑袤*格清纯正直。当时济*人魏讽做相国的属官。魏讽在当时名重一时,与郑袤同一郡县的任览与魏讽结交成了朋友。郑袤认为魏讽为奸诈之辈,终究会有一天会带来灾祸,劝说任览远离他。等到魏讽落难,谈论此事的人都称赞郑袤。

魏武帝起初分封其子为王侯,精心挑选门客,郑袤与徐干都做了临淄侯文学,后来郑袤做司隶功曹从事。司空王朗征召他做自己的属官,郑袤推选高阳的许允、扶风的鲁芝、东莱的王基,王朗都给它们委任了官职。这些人后来都官至高位,名望很高。郑袤调任尚书郎。外调做黎阳县令,当地官员和百姓十分满意,服从管理。太守班下下属的地方负责官员中,被郑褒提拔任用的那些优异人才,为各县之最。郑袤升任尚书右丞。

郑袤)改任济*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者能者,兴建学校,启发引导后辈。郑袤在广平任职,把道德教化放在第一位,他擅长起草法规和教令,郡里的人都很喜爱他。郑袤征召侍中时,老百姓十分留念他,都在道路的偏僻处哭泣。

武帝登基后郑袤官位晋升为侯爵。他虽然患病十年才治愈,但是当时贤良之士都一同推荐他。泰始年间,皇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密陵侯郑袤,办事公正,不在官位时,有清静平和的风尚,为官之时,有清白清廉的节气,将让郑袤作司空。郑袤前后推让,派儿子郑称把绶印送回皇帝,竟达十多次。郑袤坚决拒绝做司空,不久被许可了,皇上以侯爵的待遇去郑袤府上,授予郑袤仪同三司一职,给他添加了门客车马,赏赐给他帐簟褥钱物十万。(武帝)九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谥为“元”。

高中语文《太公望传》原文及译文4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呼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子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日:“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承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适: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搏:握住,抓取

c.与将*之节以如秦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贵:重视,崇尚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3分)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

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5分)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5分)

参考*

4.c(节:符节,用于做凭证。)

5.d(③体现圣人与时机的关系;⑤说明不知时;⑥说明遇时了)

6.d(“乱世当之矣”即“遇到混乱的世道,正是合适的时机”,但若说成“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意思就变了。)

7.(1)伍子胥想见吴王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

(2)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

参考译文:

太公望是东夷人,他想平定天下,可是没有贤明的君主,他听说文王贤明,所以到渭水边钓鱼,以便观察文王的品德。

伍子胥相见吴王僚但没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见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门客问王子光为什么这样,王子光说:“他的相貌正是我特别讨厌的。”门客把这话告诉了伍子胥,伍子胥说:“这是容易的事。希望让王子光坐在堂上,我在两层帷幕里只露出手来,请让我借此同他谈话。”王子光答应了。伍子胥谈话谈了一般,王子光就掀起帷幕,握住他的手,然后跟他一起坐下。伍子胥说完了,王子光非常高兴。伍子胥认为享有吴国的,必定是王子光,回去以后就在乡间耕作。过了七年,王子光取代吴王僚做了吴王,他任用伍子胥。伍子胥于是就整顿法度,举用贤良,简选精兵,演习战斗。过了六年,然后才在柏举大败楚国,九战九胜,追赶楚国的败*追了千余里。楚昭王逃到随,吴*于是占领了郢都。伍子胥亲自箭射楚王宫,鞭打楚平王之墓三百下,以报杀父杀兄之仇。他先前耕作,并不是忘记了杀父之仇,而是在等待时机。

墨家有个叫田鸠的,想见秦惠王,在秦国呆了三年但不能见到。有个门客把这情况告诉了楚王,田鸠就去见楚王。楚王很喜欢他,给了他将*的符节让他到秦国去。他到了秦国,趁机见到了惠王,也告诉别人说:“到秦国来见惠王的途径,竟然是要先到楚国去呀!”事情本来就有离得近反而被疏远,离得远反而能接近的。时机也是这样。有商汤、武王这样的贤德,而没有桀、纣无道那样的时机,就不能成就王业;有桀、纣无道那样的时机,而没有商汤、武王那样的贤德,也不能成就王业。圣人与时机的关系,就像步行是影遇身不能分离一样。

高中语文《傅喜传》原文及译文5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喜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傅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方命圮族,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其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亦不听。

喜在国三岁余,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归故郡,晏将妻子徙合浦。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端悫,论议忠直。虽与故傅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幕府赐喜,位特进,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谥曰贞侯。

《汉书·卷八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以寝病寝:卧床

b.百寮莫不为国恨之恨:憎恶

c.内怀不忠,附下罔上罔:欺骗

d.终不顺指从邪指:旨意

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傅喜为官“忠直”的一项是(3分)()

①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②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

③丁、傅骄奢,皆嫉喜之恭俭④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

⑤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⑥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帝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只好想方设法让大臣改变主张,他先免去了师丹的官职,然后打算免去傅喜、孔光的官职。

b.由于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的坚持,也是因为哀帝的器重,傅喜不但没有被遣归,相反被任命为大司马,封为高武侯。

c.哀帝为太子时,傅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当政后,傅喜屡受提拔。

d.王莽掌握了大权后,唯独没有免除傅喜的官爵,其中有傅喜耿介坚节,没有顺从定陶太后的意愿的原因。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5分)

(2)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5分)

参考*

4.b恨:遗憾

5.b②别人对他的评价③表现恭敬俭约⑥表现内心忧虑

6.a打算免孔光的官职没有依据。

7.(1)百万*队,都不如一位贤士,因此,秦国花费千金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汉高祖分发万金来让项羽疏远范增。(间:离间。疏:疏远。以:来。大意2分)

(2)你自辅政以来,出入朝廷三年,从未明显地纠正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却如愿意遂,过失全在你傅喜啊。(匡:纠正。遂:随心、如意。咎:过失、罪过。每个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傅喜,字稚游,是河内郡温县人。小时爱好学问,有远大的志向,有高尚的品行。哀帝被立为太子后,成帝选拔傅喜做了太子庶子。哀帝刚一即位,就任命傅喜做了卫尉,升任为右将*。这时,王莽担任大司马,因年老请求退职,躲避在皇帝外戚家里。皇上接受了王莽退职的意见,众臣都把希望寄托在傅喜身上。傅喜的堂弟孔乡侯傅晏跟傅喜同样都受到哀帝亲近,而且他的女儿成了皇后。傅喜坚持谦逊待人,称病回避。傅太后开始参与朝政,傅喜多次劝谏她,因此傅太后不想让傅喜辅佐朝政。于是,皇帝就任用左将*师丹替代王莽担任大司马的职位,赐给傅喜百斤黄金、上将*的印绶,以光禄大夫的身份在家养病。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都向皇帝上书:“傅喜做事仁义,品德高尚纯洁,对国家忠诚不二,忧国忧民,是能够辅佐朝廷的大臣。现在因为卧病在床,就让他回老家,百姓会感到失望,会说傅喜是一位贤德的人,因为意见跟定陶太后不合的缘故回家养病,百官也无不替国家感到遗憾。忠臣,是国家的卫士。百万部队,都不如一位贤士,因此,秦国花费千金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汉高祖分发万金让项羽疏远范增。傅喜在朝,是陛下的荣耀,也关系傅氏家族的兴衰。”皇帝自己也器重傅喜。第二年的正月,就调师丹做了大司空,任命傅喜做大司马,封为高武侯。

丁氏、傅氏骄横奢侈,都嫉恨傅喜恭敬俭约。傅太后想谋求更尊贵的称号,要跟成帝的母亲同等尊贵。傅喜跟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一起坚持正确的意见。傅太后非常愤怒,皇帝没有办法,先免去了师丹的官职以便触动傅喜,但傅喜最终都没有顺从。后来几个月,皇帝就以策书的形式免去了傅喜的官,策书写道:“你自辅政以来,出入朝廷三年,从未明显地纠正过我的不足,本朝大臣的奸佞之心却如愿意遂,过失全在你傅喜啊。上交大司马的印绶,回家吧。”傅太后又自己下诏给丞相、御史,说:“高武侯傅喜没有功劳却被封赏,心怀不忠,附和下臣,欺瞒皇上,跟原来的大司空师丹共同叛逆,不听君命,败坏官风,损害道德教化。罪恶虽然发生在被赦免之前,也不应该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还是遣回自己的封国吧。”太后又想剥夺傅喜的侯爵,皇上没有听从。

傅喜居住在封国三年多,哀帝驾崩,平帝登上皇位,王莽又掌握了大权,于是就免去了傅氏家族的官职爵位,且遣返回原来的郡里。傅晏将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合浦县。王莽向太后禀告,让她下诏说:“高武侯傅喜天*正直诚谨,主张忠诚正直。虽然与原来的定陶太后有亲属关系,但最终没有屈从不正确的旨意,耿介坚节,因此应逐回他的封国。《传》不是说吗:‘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还是让傅喜回长安,把原来高安侯的府第赐给傅喜,职位升为特进,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傅喜虽然例外受到褒奖赏赐,却感到孤立恐惧,后来又被遣返到自己的封国,寿终正寝。王莽赐他谥号为贞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语文《郑袤传》阅读原文及译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