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024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5/1726347915915_0.jpg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有很出色的表现,试题的质量有很大的进步。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试题的时代性强。
现在是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文变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学科的功能更应该受到重视。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对人文和科技关系的重视。人文关怀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人文素养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要素。人类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才是最终目的,而科技只是手段。全国卷对上述关系有很好的呈现,试题既有时代和科技的体现,也有人文的关怀。在语文的角度上突出了科技味儿。
第二,很好地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一版课程标准修订的时候,专家组非常希望能够把教学和考试结合起来。今年的高考对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课程标准中有对文体的简单划分,但无论哪一种文本类型,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这在今年的全国卷中有很好的体现。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都加大了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考查。以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偷梁换柱”为例,里面有古代的典故和成语,有对古代建筑技术的介绍,但考查重点放在了思维上。再如,课程标准中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之外,还特别强调了“梳理与探究”。今年的试题,有很多就是让学生去做梳理与探究的。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探月”的第1题,要求学生将文字、示意图、试题三者结合起来,梳理清楚逻辑关系后才能作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人认为语文不应该选择科技类型的素材,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语文并不等于文学,语文课程要提高的是认识问题、捕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试题的答案是开放多元的。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主观性比较强。如果答案都是唯一的,那大家只能去猜命题者是怎么想的。在今年全国卷的三套试题中,有很多问答题都给出了多个答案示例,也允许在给出的答案示例外,考生有自己的作答。这是很好的。这样大家就不会无所适从。
总的来说,今年的高考试题出得很好,很多改革都在一点点推进,相信以后也会越做越好。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5/1726347915915_1.jpg
朱于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
看到今年的高考试卷,我非常兴奋和振奋。三套试卷坚持政治方向性和学科规律性的统一,教学导向性和人才选拔性的统一,时代性和文化传承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时代视野、时代眼光和时代思维。更重要的是,这种体现是自然贴切的,问题由文本生发,试卷内的内容和试卷外的拓展有机融合,能够看出命题的学识和水平。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
一是彰显时代旋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根铸魂。
试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很好的呈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偷梁换柱”介绍了古建筑科学修缮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三套试卷中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选文都很精粹,如新课标Ⅰ卷的文言文两则材料分别出自《资治通鉴》和《读通鉴论》,古代诗歌选的是宋代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不仅能够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而且对思维的考查效果也很好。在革命文化方面,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自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体现了革命者的成长,对当下青年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三套试卷都展现了我国新时代科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资料“探月”,还引出了本试卷的作文“抵达未知之境”,由人类的太空之旅联想到每个人,探索每个人如何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世界。此外,阅读和写作的联系非常紧密,带来非常正向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要和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发生关联,要融通。
二是凸显教学评一体化,落实课标理念,积极衔接教材。
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以及具有共通性的学习任务群在今年的试题中都有落实。统编教材强调整合,强调群文阅读,这在今年的试题中也有体现。例如,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阅读选了三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前两则材料是古代史实,第三则材料是史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在三个文本之间建立逻辑关系,思考“力少则修德”的道理,这有助于培养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连续性思维。我作为教材编辑,更关注统编语文教材和试卷的关系,很高兴在试卷中看到很多教材的因素。几乎每一套试卷中都有至少约10处能和教材对应关联。例如,“偷梁换柱”这道试题和统编教材中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文在图文方面都有相近之处;文言文第12题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的字的理解。三套试卷一共是12个选项,都与教材有直接对应,有的甚至下联到初中教材;还有文言文翻译,其中的关键采分点都在教材注释中出现过。
三是稳中有进,试题总体平稳,但又有新意。
例如,试题特别强调文本细读,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和把握。这不仅提升了阅读的精准性要求,而且对当下习惯碎片化阅读和粗略阅读的学生有非常正向的导向。再如,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方式灵活多样,长句与断句、修辞、成语等,回归到知识的运用。有些题目很新颖,如新课标Ⅰ卷第22题,提到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恢复疲劳”这种说法是不是不合逻辑?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比如说打扫卫生。这种试题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利的。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选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这是非常经典的作品,里面体现的整体观念、前瞻视角,对学生分析问题很有启发,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灵活性。统编教材中也有专门针对理论著作的单位设计,引导学生解读经典著作,领悟思维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甲卷和新课标Ⅱ卷都考查了学生读图的能力,图和文字形成非连续性文本,考查学生能不能看得懂,能不能把握细节。这和当下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四是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让学生有话可说。
封闭内心、恐惧交流、让矛盾延续等问题是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全国甲卷作文试题“真正的相遇”引导考生坦诚交流,学会与同学、家长、老师等正确相处。新课标Ⅰ卷的作文“答案与问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5/1726347915915_2.jpg
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教育考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今年试卷有六个特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
有显性的,比如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和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海洋命运共同体”,都是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体现;也有隐性的,比如全国甲卷的文言文阅读“三国之主各能用”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讲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相通的。同时,三套试卷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体现。在三道作文题中有两道涉及科技,这显然是对“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加法”作出的回应。
二是强调思辨能力考查。
这是近几年命题一直都在坚持做的。试题强调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新课标I卷的作文“答案和问题”提出一个非常有张力的话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给我们带来各种机会、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问题。人工智能发展的临界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问题,都很有意思。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新课标II卷的作文“抵达未知之境”,则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调动想象力。
三是强化对学习能力的考查。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不能替代。语文不能只考文学,还要考查学生是不是能读懂、会表达。今年阅读使用了很多非文学类的素材,尤其是科技类的,紧扣当下的形势和环境,体现了对科技诉求的强化。这是从语文能力作为基本学习能力的角度去考查。语文不是文学,这是需要明确的,未来孩子们需要当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等,当文学家的少之又少,我们不能把语文等同于文学。语言文字最重要的是表达,不是文学艺术,那是少数人的事情。
四是贴近当下、贴近学生。
试题中考了“探月”,这恰恰是近几天的新闻热点。全国甲卷作文题“真正的相遇”,主要谈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婉转与直接、坦诚的关系问题,特别切合现在年轻人的情况,有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交流习惯想一想。这样的试题是会打动年轻人的。
五是题目大道至简,提问简单直接。
各个模块的试题设问都没有绕弯儿,比较直白,学生在审题上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今年的作文题是我看到的最简洁的。例如,全国甲卷作文题共有48个字,新课标I卷共44个字,而且给出的材料都是直接点题,学生基本不会发生理解偏差,更不会跑题。大道至简,简洁明晰,值得去说,不用绕来绕去。虽然用字少,但试题对思维的要求却是比较高的,能够区分出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我很喜欢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答案和问题”,这道题充满张力,开放性强,学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小说,每个角度都有发挥的余地。
六是试题的开放性高,答案多元。
通过给出多个答案示例的方式留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分数。例如有试题的参考答案给出三点,但学生只要回答出来两点,就意味着能力水平达到考试要求,也可以拿到满分。这是对语文学科规律的尊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