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交口街道办事处权中小学
高段数学易错题集锦(五年级)通过系统研究五年级上下册学生错题集,分析整理出高段学生错题集锦,本错题集锦主要适用于高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为教师的教学易错题教学提供参考!
五年级上册易错题
错题:1. (填空题)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会( )。
成因分析:本题由学生粗心导致出错,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不同,所以不知道如何解答。
解决策略:两个因数是相乘的关系,所以将扩大的倍数相乘就是积扩大的倍数。
正确解答:10×5=50(倍)
错题:2. (填空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 ),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
成因分析:本题的错误点主要集中在第二个空,大部分在于学生不认真思考导致。还有是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导致的。
解决策略: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因为边长没有增加,所以他的周长是始终不会变化的。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时,高会产生变化,会变高。由长方形面积=底×高,可知道,面积也会增大。
正确解答:不变,增大
错题:3. (填空题)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125px、225px、150px,面积是( )平方分米。
成因分析:这个题其实是一个套用公式的简单计算面积的题,但是有一点很容易被学生忽略掉,给出的条件的单位和所求的面积的单位不同。
解决策略:本题在计算完了以后要记得换算单位,将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
正确解答:解:(5+9)×6÷2=42平方厘米
42平方厘米=0.42平方分米
答:面积是0.42平方分米。
错题:4. (填空题)小明从一个上底是375px、下底是250px、高是150px的梯形中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²。
成因分析:这个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需要想象怎样剪下来一个三角形。梯形有上下两条底,由题意可知,剪得肯定是长的底。然后直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面积即可。
解决策略:首先要自己想象,必要的时候自己作图,用图画体现出来会更好理解。
正确解答:解:10×6=60(平方厘米)
错题:5.(判断题) 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
成因分析:学生粗心大意,不认真思考。
解决策略:因为除数是小于1的数,所以除数小于1.根据,当被除数不为零时,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它本身。
正确解答:√
错题:6.(判断题) 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周长和面积都变大了。( )
成因分析:本题学生判断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由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时高也变大了。
解决策略: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再结合实物进行实际演示,建立表象,从而正确判断。
正确解答:×
错题:7.(判断题) 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2倍。( )
成因分析:学生由于粗心及对梯形面积公式不了解导致的错误。
解决策略:了解梯形的计算公式S=(a+b)h/2,由数代入进行计算,然后将他们都扩大2倍在进行计算
正确解答:×
错题:8. (选择题)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
A、8.7 B、14.7 C、1.2
成因分析: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不认真,不用心思考。
解决策略:由因数和因数相乘得积,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则这两个因数分别是这两个数。所以3.5×4.2=14.7
正确解答:B
错题:9. (选择题)下面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
A、320×0.24 B、2.4×0.32 C、24×0.32
成因分析:这个题是需要进行计算的,学生如果把小数点数错误就很容易出错。
解决策略:在做这种题的时候,如果比较熟练就可以进行观察再选择,如果不熟练,就要动笔进行计算。比如:320×0.24=3.2×24 2.4×0.32=0.032×24 0.32×24 因为0.032<0.32<3.2,所以积最小的是2.4×0.32.
正确解答:B
错题:10. (应用题)妈妈将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装在小袋里,每袋装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当水果糖用去4.5千克时,用去奶糖多少千克?
成因分析:学生做题时不会进行逆向思维,结果就很容易出错。
解决策略:在做这个题的时候,要用水果糖的总质量除以每袋中水果的质量,再求出已经装了多少袋,再用每袋奶糖的质量乘以袋数即可求出用去了多少奶糖。
正确解答:解:(4.5÷0.15)×0.25
=30×0.25
=7.5(千克)
答:当水果糖用去4.5千克时,用去奶糖7.5千克。
错题:11. (应用题)姐姐骑电瓶车每小时行18千米,弟弟开小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他俩从相距247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
成因分析:这个题涉及到了两个速度,所以学生在做这个题的时候就很容易想偏,从而忽略了他们走的时间是相同的。
解决策略:用两人的速度相加,再乘以两人行驶的时间,就能算出来两人所走的路程,最后用两地间的路程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就是两人相距的距离。
正确解答:解:247-(54+18)×2.5
=247-72×2.5
=247-180
=679(千米)
答:2.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67千米。
错题:12.(应用题)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65个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成因分析:这个题学生大多都是粗心大意,读题时追求速度,所以才会容易犯错。
解决策略:因为在做这个题的过程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所以总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1=2.2倍,用除法即可得女生人数,最后用总人数和女生人数算出来男生人数。
正确解答:解:55÷(1.2+1)=25(人)
55-25=30(人)
答:男生有30人,女生有25人。
五年级下册易错题
错题:1. (选择题)20以内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个。
A.1 B.2 C.3
成因分析:学生不了解奇数和合数的定义,对奇数与合数的概念了解不清楚,故在判断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对知识点的概念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策略:先了解奇数合数的概念与意义,然后进行判断,20以内的自然数中,即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9和15两个数字。
正确解答:B
错题:2.(选择题)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木箱平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至少是( )。
A、12平方厘米 B、15平方厘米 C、20平方厘米
成因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面积而不是体积,问题里面由涉及到最少两个字,在这里是比较容易出错的。
解决策略:找到最短的两条边,算出面积,即是最小的占地面积。
正确解答:A
错题:3.(选择题)一个数除以5余1,除以6余1,这个数最小是( )。
成因分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楚,不知道偶数的概念。
解决策略:根据题意,这个数减去1后,既是5的倍数,同时是6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最小是5和6的最小公倍数加上1.根据这样的思路即可求解
正确解答:31
错题:4.(应用题)四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76,这四个奇数分别是多少?
成因分析:这种题容易犯错的原因在于不理解奇数的概念,以及对于这种连续奇数的求解方法不懂。
解决策略:了解奇数的概念,在算这种题的时候首先求出这个数的一半,然后分别求出与它左右相邻的两个奇数即可。
正确解答:解:376÷2=188188÷2=9494-1=9393-2=91
94+1=9595+2=97
答:这四个奇数分别是91、93、95、97。
错题:5.(填空题) 一个长方形体纸盒长200px,宽150px,高100px,这个纸盒六个面中最大的面的面积是 ( )cm2,最小的面积是( )cm2,做这样一个纸盒至少需要( ) cm2的硬纸板。
成因分析:这个题在做前两问的时候,求最大面积时要选最长的棱长。求最小面积的时候,要选最短的两个棱长。这个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点。
解决策略:根据面积公式,分别求出三个不同的面,然后再都乘以2,最后相加即可求出表面积,即最少需要的硬纸板。
正确解答:解:最大:8×6=48(平方厘米) 最小:4×6=24(平方厘米)
表面积:(8×6+8×4+6×4)×2=208(平方厘米)
错题:6.(填空题) 一个棱长总和是36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
成因分析:这个题告诉我们的是36m为棱长总和,而正方体中的棱长为12条,很多粗心的同学会大意的算成6条。
解决策略:先算出棱长,然后根据体积公式算出来该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确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36÷12=3(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3×3×6=54(平方米)
所以,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54平方米。
错题:7.(应用题) 一段方钢的横截面积是25平方厘米,长1.2米,这段方刚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成因分析:学生对单位不重视、不知道横截面积与长各是指方刚的哪部分、计算不仔细等等。
解决策略:首先,要让学生看清题目,明白要统一单位才能计算;其次,让学生明白横截面积与长各是指方刚的哪部分;最后,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细心算题的习惯。
正确解答:25×1.2×100=3000(立方厘米)
错题:8.(应用题) 做一个长120分米,宽和高都是5分米的长方形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成因分析:有许多学生审题不够仔细。表面积、棱长和两者的概念模糊不清,混淆了。缺少实际生活经验,该物体到底是由哪些面围成,缺哪些面不清楚。
解决策略:通过模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画一画来理解、掌握长方体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概念。
正确解答:(120×5+120×5)×2=2400(平方厘米)
错题:9. (填空题)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且正好可以平均切成3个小立方体,切开后三个小立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144平方厘米。切开后小立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成因分析:混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分割后的图形变化情况不明。
解决策略:将长方形分割后,表面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而增加了哪些面,是些什么形状,需要学生进行想象。教学之初,教师可以用模型或多媒体演示这样的分割情况,目的让学生在直观思维的基础上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正确解答:6 648
错题:10. (应用题)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m、宽是6m、高是3m。门窗面积是11.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钱?
成因分析:这道题学生是按照正常的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来思考的。缺少了日常生活常识,即教室地面是不需要粉刷的,所以做题时应减去天花板面积
解决策略:学生做题时,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正确解答: 8×6=48(平方米) (8×3+6×3)×2=84(平方米)
48+84-11.4=120.6(平方米) 120.6×4=482.4(元)
错题:11.(填空题)有一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500px2、600px2、750px2,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
成因分析:有不细心的同学会很容易把三个面的面积看成是三个棱的棱长,所以这里就很容易出错。
解决策略: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个面分别是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左面这三个面的和乘以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确解答:(20+24+30)×2=74×2=148(平方厘米)
错题:12.(应用题) 做一个棱长8分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皮水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水箱最多可以盛多少升水?
成因分析:这个题说的是要做一个无盖水箱,那么在算表面积的时候就只能算五个面,而体积只需要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解决策略:在计算表面积的时候,先算出一个面的面积,然后再乘以5即可。体积就按照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就行。
正确解答:8×8×5=320(平方分米) 8×8×8=512(立方分米)
答:至少需要320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水箱最多可以盛512升水。
错题:13. (应用题)五年级一班现有23同学,他们想参加活动,分组时如果3人一个组 或5人一个组都不剩余,至少还要几名同学?
成因分析:这个题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如果做题的时候联系不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点,做题就会比较困难。
解决策略:利用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先求出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再计算结果。
正确解答: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 15×2=30(名) 30-23=7(名)
答:至少还需要7名同学。
错题:14.(应用题)一个工程队要挖一个长60m,宽40m,深3750px的长方体水池。这个工程队挖出多少方的沙土?
成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的计算,这个题还是考察了学生是否细心,主要是进行单位的换算,只有统一单位才能进行计算,如果没有统一单位,结果必然会出错。
解决策略:先统一单位,将厘米转化成米,然后根据计算公式求出结果。
正确解答:解:3750px=1.5m 60×40×1.5=3600(立方米)
答:这个工程队需要挖出3600方的沙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