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评价
立足素养守正创新 激发思维启智育人——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评价
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试题体现素养立意,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广泛选取素材,突出思维考查,各部分知识内容分配合理,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注重夯实基础、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突出价值导向,厚植家国情怀
试题注重育人导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现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美学教育等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第2题和第4题在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配以端庄秀丽、清新淡雅的插图,将知识的考查寓于生动、鲜活的情境之中,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将学科教育与美学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第8题中的踢毽子,第12、15题中的提升、运送货物等,这些与体育锻炼、生活劳动情境相联系的试题设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生活、热爱劳动、崇尚科学的价值取向。第6题的水位报警装置的设计,引导学生注重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第9题在考查物态变化知识的同时介绍了河南各地的美景,通过一幅幅美妙的自然画卷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3题以中医理疗为背景,第10题以桔槔、钻木取火、司南、孔明灯为背景,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14、20题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科技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树立责任意识,厚植为国担当的情怀。
二、体现素养立意,建构物理观念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试题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如第2题对声音产生条件、音调等概念的考查,第4、17题对光学知识的考查,第5、12、13、15题中对摩擦力、简单机械、压强、浮力、二力平衡等力学知识的考查,第18、21题中对欧姆定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操作、电流表读数等电学知识的考查。虽然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并非让学生机械记忆,而是立足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真实的体验性活动,从身边的实例中挖掘物理本质,把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观念的建构,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同时引导物理教学要通过知识与情境的融合。
三、强化过程体验,落实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试卷答题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命题中的一个难点。第17(1)题中结合对身边现象的分析和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出合理猜想。第18(3)(4)题、第19(3)题考查了误差分析、电路故障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将科学探究的要素考查灵活渗透在试题中。第17(2)题中对于蜡烛是否需要点燃的判断,第18(2)题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节,第19(3)题中的误差分析有效考查了学生是否经历过真实探究,引导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
四、立足实践创新,考查科学思维
试题通过多种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能力,引导教学重视知识的自主构建。第11题以自制风力小发电机为情境,倡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新设计。第19(4)题利用家中的物品、器具对土豆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在思维创新中体现了学以致用。第20题利用无人机在喷洒农药的情境将生产生活与物理问题巧妙融合,同时也体现了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6、21题分别以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工程上的压力测量装置为背景,考查了电路识别、设备原理、设计优化等内容,展示了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的关系,均具有跨学科实践的意义。第5、13题通过黑板擦的下落、橘子的浮沉变化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物理模型解释有趣的生活现象,体会通过科学指导生活实践的学习获得感。第21题则借助图像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质疑创新的能力。
通过这份试卷,提示学生平时学习物理知识,一方面要牢固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应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用科学的视角认识周围的世界,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出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还要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