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近三年中考历史考点分布+复习策略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9/1724897010706_0.png近三年来,成都市中考历史考试形式都是开卷,考试范围与试卷结构基本没有变,只有考试目标具体要求方面稳中求变。为了让同学们搞好历史中考复习,笔者悉心研究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将常考考点整理出来,希望对同学们的中考历史复习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考点出现频率汇总
1. 近三年出现3 次的考点:
①中国史:“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及其完成的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世界史:《神曲》;莎士比亚戏剧;新航路的开辟;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1787 年宪法;华盛顿;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轮船和火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南北战争的爆发、北方的胜利、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明治维新及其历史作用;电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历史意义;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影响。
2. 近三年出现2 次的考点:
①中国史:“丝绸之路”;驻藏大臣和台湾府的设置;西北边疆的巩固;清朝前期的疆域;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黄海战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张謇及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和影响;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②世界史:1640 年革命;“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一战”爆发的原因和后果;德国东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美苏冷战对峙局面;新经济政策;万隆会议;“非洲年”;“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③乡土历史:都江堰的修建。
3. 近三年出现1 次的考点:
①中国史:孔子;商鞅变法及其影响;大运河;“贞观之治”;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印刷术;指南针;闭关锁国政策;康有为、梁启超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申报》、商务印书馆及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遵义会议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长征的胜利及长征精神;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南京解放;“大跃进”运动;经济特区的设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中日建交。
②世界史:雅典民主政治;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61 年农奴制的废除;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解体;三大技术的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
③乡土历史:汉代成都的文化;唐代成都的文化;维新变法运动在成都的开展;保路运动。
二、近三年常考点稳定性分析
纵观近三年成都历史中考试题,以下几个方面大致比较稳定:
1. 范围广泛,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这三年成都中考历史试题秉承依据《课标》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原则,对古今中外历史的考查都按照比较固定的比例合理分配,比较全面,重视以下主干知识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现代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发展与动荡,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发展等等。
具体而言,一五计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美国的独立、美国南北战争及罗斯福新政,两次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近代科技名家、十月革命、反法西斯同盟与联合国的成立、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振兴的经验、经济全球化问题是最高频的考点。主干知识点的考查一般以材料解析和综合探究题为主。
2. 重视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
尤其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类题目,较常见。
3. 试题考点紧扣时政热点。
不仅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为现实服务的特点,还引导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非选择题为例,2013 年第27 题考历史上的中日两国关系,2014 年第26 题考查中外改革历史、第29 题考查中美国际关系的发展,2015 年第28 题考抗日战争,均分别紧扣当年的钓鱼岛事件、深化改革元年、米歇尔访华、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等时政热点。
三、近三年常考点变化趋向分析
虽然考点大体稳定,但仔细对比近三年的试题考点,在考查形式上还是有一些变化:
1. 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能力的题目渐多。
2013 年的试题尚不十分明显,从2014 年起,第28题第(2)问要求回答公元1500 年前后使世界不同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及其文明交流的影响,第(3)问要求回答西方文明冲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4)问要求回答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就分别考查了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2015年第27 题第(1)问要求回答材料中两种“世界历史”何时开始问题的不同,也是考查了全球史观。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向,平时的学习和复习均要引起注意。
2. 非选择题知识的整合性、专题性渐强。
此类题目一道试题跨古今中外,考点时空跨度很大,要求具有很强的综合整合能力。如果说2013 年第27 题考查历史上的中日国际关系和第28 题考查中华民族复兴梦整合性还算一般的话,2014 年第27 题将两次世界大战、1929 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和联合国的成立等考点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震荡和探索”为主题整合在一起,难度就增大了很多。
3. 强调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程度越来越高。
四、复习建议
1. 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落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成都历史中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发挥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导向。因此,在新课学习和第一轮复习中就格外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知识点的反复训练,历史知识中的关键词要求能正确书写,避免书写错别字。
2.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勤于思考教材,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把历史上的分期强调清楚,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落实好基本历史概念,构建知识结构。
3. 重视历史与现实的密切结合。
平时多关心时政热点,新课时多联系现实问题,充分体现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特点,平时的训练充足、保质保量,在总复习阶段就会轻松许多。
4. 注意历史基本学科能力的培养。
平时教学中就多践行新课程理念,创设各种情境培养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做练习题时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认真读题,审清题,有的放矢地作答,并且注意答题规范性。
5. 重视专题复习,培养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发散性。
重点专题先要进行归纳整理,列出知识清单,然后重心放在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训练上。
以上是对近三年成都历史中考常考点的分析,考试目标中考点较多,除了重点复习常考点外,近三年未曾命题的考点,最好也联系时政热点注意一下。希望在此基础上,运用好自己的复习方法,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我们相信,在2016 年的中考里,你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成都市石室外语学校 李联聪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高级教师 张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