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陈敏)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高效语文课堂。落实“双减”等政策要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特制订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二、班级学情分析
这学期,在我所任教的三年级4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7人。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孩子们初步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大多数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规范、端正;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前期引导有方,孩子们都纷纷喜欢上了阅读,能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在口语交际方面,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与此同时,孩子们还经常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
本学期开始,孩子们将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二学段。这一学段,孩子们要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难关,防止“生字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要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同时,要加强朗读练习,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感悟语文的韵味和魅力。
本学期,我将继续采取“分层次教学”,抓牢基础的同时,培养全班同学的良好习惯,在全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查缺补漏,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圆满达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共编排了8个单元。其中,2个为特殊单元∶第四单元“预测”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观察”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其余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童话世界”“祖国河山”“我与自然”和“美好品质”。全册共编排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册教材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也有侧重于培养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还有侧重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的功能性交际话题。各种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
教材除第五单元没有安排语文园地外,其余7个单元都安排有语文园地,围绕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语文园地设置多个栏目:“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总结,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字;“词句段运用”,延续低年级“字词句运用”的设计理念,并体现中年级的学段特点,安排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书写提示”,开始学习钢笔字,并提示一些书写要点,指导学生在写正确的基础上写美观;“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俗语、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教材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本册结合“童话世界”单元,推荐学生阅读童话。
教材的末尾附录部分安排有“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以供复习、检测之用。其中,“识字表”是要求认识的字,250个;“写字表”是要求会写的字,250个;“词语表”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三)单元初步分析
第一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的习作练习,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第二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行于深秋道路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第三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去年的树》中的鸟儿有着和人一样的真挚情感,历经周折,信守承诺唱歌给老朋友树听;《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蜂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
第四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对预测的学习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通过旁批,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课后题呈现了预测的思维过程,提示了预测的依据,意在培养学生预测的意识,提升预测的能力。《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是两篇不完整的故事,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的,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结局,课后题指出了预测与故事的发展、结局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提示了预测的角度。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了预测的价值和意义,提示学生要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预测这一策略。
第五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课文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两类。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搭船的鸟》记录了“我”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主要呈现了“我”长时间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习作的范例,并以课后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细致观察和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意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引导学生仿照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并写成一篇习作,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带来的好处。
第六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第七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3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带刺的朋友》描绘了一只聪明伶俐的小刺猬,体现了对小动物的喜爱。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习作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八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4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受到鼓励而变得阳光自信的英子和用掌声鼓励英子的同学们,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四、教学目标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语文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要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年级上学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段的起始学期,既要把握本学期的学期目标,又要规划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阶段性目标的路线图。一方面,要及时对标新课标第二学段的具体要求、完成本学期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要实现的目标做好铺垫。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如下: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6.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
9.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10.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1.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了解诗文大意。
12.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1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5.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6.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17.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8.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
19.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0.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250个字;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加强阅读与写作,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
3.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六、教学措施
1.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吃透教材,充分融汇新课标的理念、建议以及教材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每个教材单元,结合语文要素和学习内容等,判断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对学习目标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
2.深入落实“双减”等政策要求,做到切实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让课堂提质增效。
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新课标中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
4.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
6.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今后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7.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生活和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8.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9.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