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以史育人”的要义阐述与路径探索
□周萍“以史育人”是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事件、探讨历史人物,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这一要义的核心在于将历史知识与育人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史育人”的要义及其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历史;以史育人;教学方法;历史素养;人文精神
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除了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历史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以史育人”就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文章将基于“以史育人”这一要义来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初中历史教学“以史育人”的要义阐述
初中历史教学“以史育人”,其要旨是以历史为镜鉴来启迪学生心智,培育学生品格,形塑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不只是一连串事件与人物的叠合,而是一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其中记载了人类智慧、胆识与顽强,更包含了无数经验与教训。初中阶段学生心智渐趋成熟,是其稳定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历史教学要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更重视“以史育人”作用。所谓“以史育人”,是指历史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去挖掘历史事件发生背后的成因与规律,了解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由此发展其历史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中人们生存状态及价值观念的比较,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及使命,更珍惜和平发展机遇。
初中历史教学“以史育人”的方法
一、故事化的叙述
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故事化讲述属于非常具有吸引力以及感染力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把历史事件与人物用活生生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历史知识并感受其魅力所在。
以“秦始皇一统六国”这一主题为背景,教师可以选择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对秦始皇生平事迹的叙述,教师要给学生勾勒出一位英勇善战、胆识过人、志向远大的君主,然后,教师要讲秦始皇是怎样经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最后达到六国统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穿插些鲜活的历史细节与趣闻轶事,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修筑万里长城等,以此来引起学生注意,深化对历史上这件事的认识。教师进行故事化讲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故事情节应真实可信,不可以任意杜撰和扭曲史实;第二,重视情感投入,用抑扬顿挫的声调,生动形象的神情与动作感染学生;第三,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以问题和讨论的形式激发探究欲望和发展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故事化讲述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与人物有更直观的认识,体会历史真实生动。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在遇到历史问题时能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判断。
以“洋务运动”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采取批判性思维训练这一教学方法,先向学生介绍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科技的传入、近代工业的创办以及新式军队的创建。然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评价与分析洋务运动,使其反思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的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向学生提供部分有关历史资料与文献供其独立查阅,分析与整理,以发展其信息处理能力与独立学习能力。在批判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视角与见解,激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注意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分析,不单纯给以解答,着重训练学生归纳、演绎、比较和分析批判性思维技能。通过批判性思维训练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与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形成独立的见解。与此同时,该教学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能用批判性思维做出分析判断。这种能力的培育不仅对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每代人都携带了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对历史进行研究与继承,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过去,更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石。初中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历史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方式,要更加重视“以史育人”,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还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刘芳.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1):85-86.
杨晓倩,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24-125
张震.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中学课程辅导,2024(13):114-116.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叶甸初级中学 江西省泰州市22559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