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中考数学题,拆解之后很容易17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8/1726621988592_0.jpg这是江西省2023年中考最后一道压轴题 。
这道题并不难,但非常好。因为它不只是一道题,而是帮你梳理了学习数学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先看第一问: 一般涉及到动点问题,都比较难,很多同学会一头雾水。
动点问题怎么理解?第一步:把动点转化为定点。
比如这道题。当t=1时,意味着点CP=1。根据已知条件,CD=√2。△PCD是直角三角形,所以PD²=CP²+CD²=1+2=3。所以PD=√3。
第一问要求的是正方形DPEF的面积S,S=PD²=3。
所以,求解第一问,只需要知道勾股定理。
在解决第一问的时候,你其实隐约可以知道正方形面积和CP、CD两条边之间有关系。这就为解决第二问埋下了伏笔。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8/1726621988592_1.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8/1726621988592_2.jpg
2、第二问,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第一问已经帮你对这个动点图形有了初步感知,P点在BC运动时,PD就是直角三角形PCD的斜边,正方形DPEF的面积S就是斜边PD²。
所以,CP=t×1(每秒运动1个单位)=t,S=PD²=CP²+CD²=t²+2。
3、第三问,求P点从B运动到A点时,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通过前两问,已经帮你理解了P点在一条边上运动时,正方形边长的变化情况。
现在P点在BA上,你同样可以选取几个特殊值来观察。比如P点与B点、A点重合,正方形的边长就分别是DB、DA。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8/1726621988592_2.jpg
这时候,你要通过函数图形2,来理解图形1。
二次函数S最大值是18,意味着正方形边长最大值是3√2。看图可以直接发现,最长的时候应该是P点在A上,PD=AD=3√2,所以AC=4√2。
同理,6是二次函数左侧的起点,意味着正方形边长是√6,即P点在B上,PD=BD=√6。又因为CD=√2,直角三角形BCD中,BD²=CD²+BC²,所以BC=2。即,P点从C到B需要2秒。在图2中,二次函数S=6时,t=2。
直角三角形中AC=4√2,BC=2,根据勾股定理,AB=6。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顶点为(4,2),可以写成S=a(t -4 )²+2。把P点在B点时的坐标(2,6)带入函数,得到a=1。所以,函数的解析式是S=(t-4)²+2。
如果题目上来就直接问第三问,就很难。但由于经过了前两问的推论,就变得很简单了。
把前两问的函数解析式写在一起,画出图像,就能找到关联。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8/1726621988592_4.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18/1726621988592_5.jpg
答案不是结束,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这道题从考试的角度来说,每一步循序渐进,降低了难度。有的题目根本不问你前两问,而是直接问第三问,这样难度陡然增加。难在哪里?难在没有中间过程引导,让你从A推导到Z。
换个角度来说,这道题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这道题多么复杂,其实都是由简单知识点构成的。比如解决一道难题需要100步,那可能是由10个10步组成的,一下走100步有点累,那就先走10步,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就这样10步10步地往前走,你也有希望胜利走到终点。
所以,学习数学、物理这类的理科,要学会这个心法: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把复杂问题拆解成简单问题,把多步任务拆解成单步任务,然后集中精力,各个击破。学会拆解问题,步步为营。这是学习心法,也是人生秘籍。
如果一道题,对你来说有点复杂,步骤有点太多。那就不要死磕这道题。要学会把问题拆解,要有耐心一个一个知识点学会搞懂。等到你把每一个环节都学会了,之后再挑战难题。
任何一个真正听懂学会的学生,你以后会来感谢我的。
之前题目重做,做不出来,说明没学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