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9 02:03:44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精选2篇)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 篇1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 篇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大屏幕]题目

上课之前我首先要考考大家。

[大屏幕]七大洲四大洋的空白图

问题:1.请你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到黑板上指出)

2.《西游记》中“东海龙宫”中的“东海”是某个大洋的边缘部分,那这个大洋是哪个?

导入:

大家有没有想过辽阔的东海有一天会变成陆地呢?我这里有一个关于东海的传说,大家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沧海桑田(板书)

大海变成桑田有没有可能?

[大屏幕]东海的古河流遗迹

这个图片说明什么问题?

[大屏幕]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这幅图片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上面两个例证说明,沧海桑田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板书)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可能或不能

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





















提问:

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洋变成陆地呢?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为陆地是由地壳的变动引起的。

[大屏幕]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

提问:

东海的几经沧海桑田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小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提问:除了这两个主要原因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

[大屏幕]荷兰的围海大坝

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陆地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而且过去的一百年里荷兰的陆地国土一直在扩大,这是为什么?

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小范围的海陆变化。

谁能再举出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化的例子来?

当然人类活动造成的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谁还能举出一些海陆变迁的实证来?

我这里还有一些资料(大屏幕显示)。

[大屏幕]

科学家考察,在我国的太行山麓,许多的螺、蚌壳的化石沿水平方向排列着。

地质工作者研究认为:中国台湾海峡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为海洋,在距今约4000万年左右,第一次上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区的地壳时升时降。

这两种力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思考回答

地壳的运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荷兰人填海造陆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周围就可能发现很多这两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20世纪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人,他非常善于观察,他叫魏格纳,德国人。

[大屏幕]魏格纳头像

大家谁知道魏格纳的故事,来给大家讲一下。

对学生讲的故事给给予评价。

[大屏幕]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图

当魏格纳有了这个偶然的发现之后,就多方面的考证。大家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观察这幅图,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这幅图中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出现在这种情况?

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如果是魏格纳,你会联想到什么?

在他有了这个发现的两年后,魏格纳就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大陆漂移假说。

[大屏幕]大陆漂移假说

谁能根据此图说一下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的叙述给予评价。

同桌说一下大陆漂移假说。

大家在观察这幅图的过程中在两亿年前有没有大西洋?它又会怎样变化?

通过大陆漂移假说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试着讲述格纳的故事

古老的地层似乎存在着某种连续性

学生谈谈听这则故事的感想

回答:在很久以前,这两个大洲可能是连在一起的

学生试说

同桌在有一个人复述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后人并没有停止过探索,在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板块运动理论。板块运动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可分成六大板块。

[大屏幕]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组看图讨论:

1.全球共分成哪六大板块?

2.这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

3.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

4.结合地形图,说一说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fl:板块运动方向。

大家观察板块运动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提示:它们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组

它们有的做的是相对的挤压运动,有的做的是相背的张裂运动。

[大屏幕]东非大裂谷

大家观察一下红海的位置。你推断一下,几千万年后,红海可能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大屏幕]红海的成因图。

首先是大陆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大陆解体──新海洋出现──新大洋形成

这么说板块发生张裂运动的结果会形成什么呢?

[大屏幕]东非大裂谷

大家来看,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板块运动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相对的挤压运动。

[大屏幕]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

大家预测一下,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大家手中都有一张白纸,好,大家用手摁住纸的两端,向中间推,会出现什么结果?

两大板块挤压会使海洋消失,如果继续向一起挤压,会出现什么结果?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我这里有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动画示意,谁能用板块运动理论配上旁白?

[大屏幕]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

对学生的旁白做出评价。

板块运动用它巨大的威力在地球上塑造了众多的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有两条山系。

[大屏幕]世界两大山系空白图

请在地图上找到这两大山系。

指名说出世界两大山系的名称

[大屏幕]两大山系图和板块示意图

问题:

小组讨论两大山系由哪些板块挤压形成?

板块互相挤压的结果会怎么样?

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在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多什么现象?

大家观察一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大屏幕]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和板块示意图

[大屏幕]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和板块示意图

小组讨论:当今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指名同学到大屏幕上指一下,它们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交界的地方。

小组看图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认识板块运动方向

观察得出结论

指出两大火山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之间

裂谷和海洋

回答:

隆起山脉。

对照大屏幕做旁白

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两大山系的名称

小组讨论

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指出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沧海桑田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海陆变化。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善于观察的魏格纳提出了伟大的大陆漂移假说,主要内容是:(指名说出)。后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板块运动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1.全球共分六大板块;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运动的方式主要有相对的张裂运动和相对的挤压运动,张裂运动会形成裂谷和海洋,而挤压运动则会使海洋消失,隆起山脉,形成海沟和岛链弧等;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边缘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回答老师随机提出的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