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9 21:07:15

新高考下,语文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如何考查?专家详细解读

新时代赋予教育新使命,新课改对高考提出新要求。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与高考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2020年高考语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注重考查语文关键能力,在引导中学教学、助推中学育人方式改革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保持与语文新课改同向同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高考致力于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引领素质教育发展,助推高考综合改革稳步实施,保持与语文新课改同向同行。这无疑将对今后的语文教学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要研究高考,不能只盯着试卷,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厘清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新课改、新教材与高考的关系

新时代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改变教育评价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指导意见》指出“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增强高考综合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是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然而,新课改、新教材和高考三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内容与应用范围,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任务。

新课改(本文主要指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由教育部根据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总目标、总任务研究制定,代表着国家的顶层设计,是学校教育教学、学业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和教学通则等。就语文学科来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新教材是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是供语文教学使用的基本载体。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课本),广义的教材指课堂内外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如自读课本、练习册、识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录像等。高考评价体系则明确了各学科共同遵循的考查目标、考查范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等,既是高考命题和评分的重要依据,也为高中学科教学效果的检测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课改、新教材与高考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国家而言,都是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必须确保政治导向正确。第二,对学生而言,都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关系到我国新一代国民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语文学科就关系到他们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质,必须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实际。第三,对学科教育而言,都对高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原则性与引领性,需要根据各自的内在规律和应用实际,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分别规划,精准实施。

但三者又具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功能定位不同。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起着指导、引领改革方向的作用;教材是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具体材料;高考一头连着基础教育,一头承接着高等教育,体现着高校对新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虽然有“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也有对“学业质量水平”的分级描述,但毕竟这只是对高中学科教学效果的推测性描述。高考有其自身的规律,首先要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服务,要求试题有效度、信度和一定的区分度。第二,考试性质不同。就考试目的而言,通常有两种考试:一种是水平考试,一种是选拔性考试。水平考试的试卷水平是绝对的,不会因为考生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变化。就教学效果而言,达到或超过试卷水平的学生越多越好。选拔性考试则不同,试卷水平对考生来说是相对的:考生的总体水平高,试卷的难度就大;反之亦然。选拔性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拉开距离”,以便于高校“择优录取”。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水平的分级描述属于水平考试,而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服务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第三,侧重目标不同。课程标准侧重于学科定位,明确方向,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提出实施建议,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材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体验,强调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要力求使教师便教、学生乐学。高考则侧重于对学生学科学习结果的测试,是对高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X光扫描”或“切片式”检验。第四,适用对象不同。我国正在逐步普及高中教育,这就意味着课程标准和教材必须面向全体高中学生。高考在现阶段还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面对的只是那些有升学愿望和水平的学生,而不是全体高中学生,一方面要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和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又不能局限于中学教学。高考试题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效度和合理的区分度,才能把那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升学愿望与发展潜力的学生选拔出来。第五,调整方式不同。课程标准和教材一旦颁布,就要保持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不可能每年都进行修订。高考则可以依据测量学原理和高校对新生选拔的要求,适时进行修订调整,灵活性更强。

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高考提出新要求:一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真实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对高中语文教学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二是以真实、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三是以综合考查为导向,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无疑要主动适应这种改革要求。《实施意见》明确了考试内容改革新任务,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提出综合测评学生的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

二、语文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如何考查

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为例,2020年高考紧贴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科学设计命题内容,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

1.价值导向:突出立德树人,彰显培根铸魂

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将学生的“小我”融入国家、世界的“大我”之中。“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虚拟场景,给学生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舍我其谁”的想象空间,彰显了人类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现实担当。“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设定,营造出一种成人仪式感、现场亲历感和庄严神圣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与国家、现实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等,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从而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树立国际视野,具备全球眼光。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直面社会现实,“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彰显着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普通民众的无私奉献,表现了勇于担当的大无畏气概和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北京卷作文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天津卷作文题“中国面孔”,从杜甫、屠呦呦、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以至“你和我”,都是“中国面孔”的形塑者,由远及近, 寓宏大于微细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性贡献、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守望相助的个人担当,促使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青年与中国的关系。全国Ⅱ卷的实用类阅读和北京卷的语言基础运用,都选了与国家精准扶贫有关的材料,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引导学生明确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高考语文把德育、智育作为考查重点,又注意破除“唯智”倾向,加强了对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考查力度。比如:古代诗歌阅读考查李白、杜甫、王勃、王昌龄、陆龟蒙、王安石、陆游等的诗歌,文学类阅读选取沈从文、海明威、刘庆邦、梁衡、葛亮、于坚的小说散文,论述类阅读涉及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语言文字运用涉及篆刻、潍坊风筝等,显然是要营造惬意愉悦的审美情境,用优美生动的文学艺术形象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考查审美鉴赏能力,鼓励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越野滑雪、有氧运动等,传达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意识, 引导学生增强对体育的兴趣,激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蒋子龙《记忆里的光》、白居易《观刈麦》等,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通过具体情境设计,肯定劳动价值、倡导劳动实践、颂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文化。

2.考查内容:立足语文学科,考查关键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对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要求,试题立足语文学科特点,考查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关键能力,主要是阅读理解、信息处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等。这既是对高考语文传统命题经验的“守正”,也有新时代语文关键能力考查的“出新”。上海卷作文题“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新时代发展理念、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浙江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海报为素材,要求为宣传海报拟标题,并简要说明其创意,既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又巧妙地考查了准确提炼概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高考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回归课堂、回归教材,显然是为了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比如,默写题全部直接取自教材背诵篇目,其中多是学生熟悉的课文作者,如苏轼、杜甫、王安石、陆游、海明威等。有的题则与教材有密切联系,如全国Ⅰ卷第19题涉及曹禺的《雷雨》,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第18题涉及孙犁的《荷花淀》。全国Ⅱ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殷墟甲骨文”,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均有与之相关的知识。有些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其他读物中出现过的材料,学生熟知的内容,高考就不应回避,只要设计得当,完全可以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自然而合理的引申与拓展,这对高中语文教学能发挥积极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即在平时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学好吃透教材。

3.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强调综合应用

试题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强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着眼于考查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树立文化自信,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试题要求写出对时代的深刻观察与独到见解,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新高考Ⅱ卷(今年海南使用)作文要求以《中华地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主持词。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出地名主题,让学生倍感亲切,并能迅速进入熟悉或深受感动的具体生活场景,从而拉近与写作任务之间的距离,调动其知识积累,唤醒其亲情感动,打开记忆的闸门。通过精心选取语料,巧妙设计试题,高考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素养的同时,也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学会学习、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题目,对于那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的学生来说,应该具有一定引导与激励作用。

高考为适应新课改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在保持总体稳定、题型赋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注重语文能力的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强调综合应用。比如,名句名篇默写题过去一向被认为是考识记能力,近年来注重设计具体语言运用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名句,既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的认知能力,又考查对相关名句名篇内容的理解应用,避免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另外,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科技成就,关注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引导学生由语文学科走向社会,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新课改保持同向同行。

4.育人导向:拓展阅读视野,引导素质教育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高考语文试题将增加赋分,提高难度。其实这种说法既与语文考试标准相违背,也不符合高考的改革精神。高考力求用“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转变育人理念与评价机制,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上海卷的现代文阅读,要求根据一段节选自《龙文鞭影》的文字,将阅读理解、信息处理与推断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从考查“一时能记得住的知识”转向考查“一生能带得走的能力”,引导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刷题赠分”的泥淖,确保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评价的刚性要求落到实处,发挥高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为此,高考语文适当降低了试题难度,拓展阅读视野,增长知识见识,实现重点突破,提高综合素质,增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宽度与广度,为各个水平的学生搭建展示知识和素养水平的平台。

当然,高考与基础教育改革同向同行,发挥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除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外,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创新。高考毕竟只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环,不能把社会对整个教育的要求和期待都压到高考上。教育投入不足、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师资水平差异大,不仅影响着教育公平,也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这些问题显然不能指望仅靠高考改革来解决。就高考内部来说,还有很多相关环节需要协同创新。比如在阅卷中,如何增强作文题主观性评分的精准度,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投入与产出比。招生录取如何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需要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把高考成绩、学科特长、中学学业表现、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考查等指标统筹整合,综合考量,从“单一录取”走向“综合录取”,从“选分”到“选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高考引导教学的作用,确保高考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同向同行。

(作者:顾之川,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高考下,语文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如何考查?专家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