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 卢玉洁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是引导初中生由幼稚走向成熟、形成正确三观、培育家国情怀的关键课程。初中德法课以德育为主导,引导初中生树立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一、培育家国情怀是德法课标规定的目标任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德法课标”)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凝练出了初中德法课要培养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并对第四学段(7~9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块提出要求,要让学生感悟担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初中德法课教师要仔细研读新课标家国情怀课程目标要求,让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使命感。
二、打造活动型课堂把家国情怀道理讲透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德法课教师要关注时事,讲好中国故事,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用故事讲道理,学生在活动中体悟道理,从事例中引导学生思考道理。例如,用“时代楷模”故事,讲授“民族精神”主题,让学生感受时代伟人的爱国主义情怀;用抗疫一线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感受抗疫医务人员的家国情怀;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故事,讲授“文化之根”,让学生切实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初中生文化自豪感。如果单纯讲故事不足以吸引学生,就充分设计活动型课堂,以“故事+活动”或“活动+故事”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打造生本课堂,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比如,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分享时政新闻,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国家大事。课中设置“故事分享会”活动,鼓励学生自己讲、组合讲、小组讲,鼓励创演故事情境剧,让学生过程化参与,沉浸其中主动感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换言之,德法课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讲故事的活动策划、讲演者主角,情景剧导演、演员,让学生自己能够通过活动型课堂教学得出结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结论,以此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初中德法课的教学要围绕课程内容体系,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活道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悟家国情怀,使得家国情怀深入人心、启智润心,打造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气息的德法课堂。
三、推进第二课堂实现家国情怀课内外联动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充分肯定了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德法课标”既是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又是推动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指南。“德法课标”提出思政课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丰富学生实践体验,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初中德法课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家国情怀知识、懂家国情怀道理,还应该到实践中去学家国情怀知识、悟家国情怀道理,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家国情怀,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第二课堂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
初中德法课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初中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实现第一课堂学习“家国情怀”道理,第二课堂践行“家国情怀”道理。第二课堂将学生第一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联结家庭教育,是学生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纽带,是教师实现课内课外协同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提升家国情怀第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家国情怀研学活动。例如,学生分小组调研身边红色故事、参观红色纪念馆博物馆、参与纪念馆博物馆的讲解、挖掘其他红色资源,多种形式了解史实,形成调研报告,课堂分组汇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家国情怀。
总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中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德法课标”家国情怀培育要求。全面准确理解家国情怀培育目标,积极探索活动型课堂、第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创新,让家国情怀培育过程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爱小家、爱国家、忠诚于祖国的种子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