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政治 |2023 年高考四省思政试卷考点分布特点、备考启示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0.png作
者
小
传
吴利彬,徐琦楠:湖北省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已刊载于《教学考试》杂志(高考政治)2024年第1期。(识别上方海报二维码,购买本期杂志)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1.pn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2.png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八个省市顺利完成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新高考,相比于前两年,2023年高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新教材的考法,如考什么?怎么考?各模块分值比重是多少?本文重点分析了辽宁、湖北、湖南、广东四省的高考政治试卷,从以上三个方面做一些简要分析,以帮助大家整理思路,更好地指导教学。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3.png
主要考点分布、各模块分值及备考启示
各省试卷结构大同小异:辽宁卷16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共6问,总字数约4900字;湖北卷16道选择题,5道非选择题,共6问,总字数约5700字,阅读量较大;湖南卷1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7问,总字数约5500字;广东卷1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7问,总字数约5200字。考点分布、各模块分值比重,各有如下特点: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4.png
1.四份省卷最大的共同特点:本模块没有考非选择题。
2.湖北卷仅考了1道选择题,而湖南卷则考了3道选择题。四省平均:2道选择题,模块总分值均分6分。
3.就本模块内知识分布而言,湖南卷3道题均考查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注重了试题的理论性和基础性,如第2题要求考生分析、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第3题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李大钊、毛泽东、习近平语录更深刻理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他三省卷则侧重于第三、四课知识,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化,注重了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4.本模块的复习备考启示:
①加强“四史”教育,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成就及其意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等,在解题时要注意题中出现事件的时间节点。
②本模块知识的命题立足于基础性和综合性,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建议在复习备考时可以重建复习单元,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点可以与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二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知识点重构单元。
③要求学生掌握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分析各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及其特征。理解为上,不要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背诵。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5.png
1.本模块知识融合度高:广东卷第5题考查引进、利用外资知识点,与对外开放知识点相融合,以及辽宁卷19(3)题,“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鞍钢桥梁钢逐步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将两个模块的知识放在一个题中考查。
2.四省平均:2道选择题,1道非选题,模块总分值均分15分左右。
3.本模块复习备考启示:
①重构复习单元,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将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选必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知识点重新整合成一个大单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发展格局。
②复习备考重点是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等仍是高频考点。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6.pn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7.png
1.本模块题量、分值各省卷有较大区别:湖北卷3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模块总分值22分;广东卷4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总分值21分;辽宁卷2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模块总分值18分,其中非选择题12分,非选择题分值较大;湖南卷2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总分值最少,只有14分。四省平均:3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模块总分值均分18分左右。
2.湖北卷考查了2道非选择题:18题单独考查了某村党委在“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幸福路”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1(1)题运用《法律与生活》《政治与法治》知识,评析甲乙丙的说法。整套题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必备知识融合度高、覆盖面较广,本模块总分值在全卷中占比最大;二是力求突出试卷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3.高频考点实至名归: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省卷无一遗漏;党、人民、人大、政府四个主体及相关制度,四省卷无一回避。
4.本模块复习备考启示:
①重构复习单元,建议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将必修3《政治与生活》第一、二单元与选必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第一单元重构,第三单元与选必2《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重构。
②本模块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应用性,要着重掌握各项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如湖南卷18题“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湖北卷18题考查村党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广东卷19题说明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通过提出议案、建议进行履职的。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8.pn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9.png
1.本模块考点融合度高,不仅表现在模块融合上,而且还表现在同一道题考查多个模块知识点,如湖北卷第5题,通过提升“零碳竞争力”,考查了能源结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竞争、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等四个考点。
2.各省卷中本模块分值相差较大,四省平均:2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模块总分值均分13分。
3.本模块复习备考启示:
①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将本模块知识拆解,与《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重构复习单元,重构成“当代国际经济”和“当代国际政治”两个大单元,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上文已有建议,这里不作赘述。
②“当代国际政治”单元以考查选择题为主,高频考点集中在世界多极化单元中,本模块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当代国际经济”单元中,以考查经济全球化为主,如湖南卷17(2)题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助力民营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形成竞争新优势;辽宁卷19(3)题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鞍钢桥梁钢逐步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广东卷18题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与多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10.png
1.广东卷1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其余三省都是2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模块总分值均分12分。
2.广东卷非选择题考查了违约处理,其余三省非选择题均考查了公民的民事权利。
3.非选择题均考查了判断、评析类题型:湖南卷19题“判断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湖北卷21(1)题“评析甲乙丙的说法”,辽宁卷18题“分析A剧本杀店涉嫌哪些违法行为;若小明诉至法院请求损害赔偿,可提出哪些理由”,广东卷17(2)题“A市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乙方要求甲方承担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法?请分别说明理由”。
4.本模块复习备考启示:
①如上文所述,将《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与《法律与生活》重构。《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从宏观入手,从党和国家层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而《法律与生活》从微观入手,立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公民法治意识。
②《法律与生活》识记量较大,谨慎扩展和深化,毕竟课堂不是法庭。
③对于民事纠纷的判断、评析类的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建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判断结论或总的观点,言简意赅;二是引用法律条文或法律基本精神,如果需要引用法律条文,试题会提供,法律基本精神则需要考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和培养;三是分析材料,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侵权或违约;这样就做到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评析时要注意评析各种主体的行为,不能有遗漏。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11.png
1.辽宁卷文化部分非选择题开放性大,湖北卷非选择题中将哲学和文化融合考查,各省卷中哲学部分分值在本模块总分占比大,四省平均:
2道哲学选择题,1道文化选择题,哲学与文化各1道非选择题,模块总分值均分24分,在整套试卷中占比最大。
2.认识论与唯物史观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延续了全国卷的特点。
3.本模块复习备考启示:
①重构复习单元,将选必3《逻辑与思维》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三个知识点与必修4《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点重构,但是要分清这三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教材体系中各自的理论脉络,在《哲学与文化》中重在原理运用,在《逻辑与思维》中重在培养辩证思维。
②本模块复习重心在哲学部分,要建构概念、原理、方法论三要素相结合的思维导图;对于文化部分,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横向分析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纵向分析文化的时代化,以文化的发展、创新为主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③从解题方法来看,排除法仍然是这一模块试题的解题法宝。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12.png
1.各省卷分值差别较大,最高14分,最低9分。
2.判断与推理是考查的重点。
3.本模块复习备考启示:
①重构复习单元,在上文《哲学与文化》部分已有叙述,不赘述。
②第一单元重在理解思维条件,领悟思维要义;第二单元重在掌握概念方法,理解判断逻辑要求,提升推理能力;第四单元重在体会联想思维的运用,理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特征与优势,把握超前思维的意义。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0/1726826616234_13.png
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些总体考量
本人结合过往学习、考察经历,对比新旧教材与新旧高考模式,发现部分教师由于对“三新”模式的认知差异导致对教学缺乏更多的思考与探究。
我们认知的底层,正是我们思维的桎梏,在备考和教学实践中多一些上游思维是必须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原有教学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三新”背景下,对于2024届复习备考,特别是第四批考改省份的老师,应该有一些新的底层认知和现实思路。
(一)分析学情,精备、精练、精改,减轻学生负担
新的教材体系非常直观地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内容覆盖面广,二是知识量大,而学生由于高一年级要完成必修部分,以便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较低,同时科目多,每一学科学习时间相应减少,两年下来基础知识掌握极不牢固,传统的“背多分”和题海战术已不适合现实学情和新高考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减轻学生负担?
1.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做到精备、精练、精改。先备练习,有针对性再备教材,练习精批准评,掌握学生知识落实情况,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首先知晓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高频考点,也是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知识点,要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联系起来,不可分割,在非选择题中出则“联袂”;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则要相互区别,在选择题中要仔细甄别,不能混淆。备课过程中先备练习,结合练习中的考法再讲授知识,最后通过作业检查学生落实情况,整个过程要体现老师的“精”与学生的“实”。
2.建构以一级考点为线、二级考点为纲、三级考点为目的思维导图,建构思维导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将庞杂的知识化繁为简,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厘清这三级考点之间的关系,三级考点为二级考点服务,二级考点为一级考点服务,而一级考点则是教材的主线,是培养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关键所在。必备知识贵在梳理、理解,大量地背记只会事倍功半。以选必3《逻辑与思维》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为例:一级考点是准确把握概念,二级考点是概念的概述和明确概念的方法,三级考点分别是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基本特征和明确内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学生合上课本,整个有关概念的知识体系跃然脑海。
(二)注重关键的必备知识的落实
哪些是关键的必备知识?如何去落实?可谓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有两个标准,一是高频考点,二是直指本质。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例,几乎每年、每省必考,这就是关键的必备知识,要引导学生理解其本质,要求学生掌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与村支部等和其他组织是什么样的关系。又比如对国有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理解,重在掌握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抓住两个词:主导和控制力,强调其“质”;而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强调其“量”,这样既掌握了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区别,同时又复习了哲学和逻辑知识中关于事物“质”与“量”的相关知识。
(三)对标高考评价标准,解读高考试卷,甄选复习重点
要辩证地把握高考评价标准体系,深刻理解评价标准体系和社会生活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其基本内核,即“一核四层四翼”,无论是“三无三不”原则,还是“金线、银线、串联线”思维,都是对这一评价体系的解读与理解(可以参考《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和2024年高考蓝皮书),变的是重大时代主题和具体真实世界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要据此对复习重点做出相应的甄选。如必修2《经济与社会》可根据国家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将重点放在民营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共同富裕等知识点上,必修3《政治与法治》将重点放在各项制度的优越性上,坚定制度自信,选必2《法律与生活》将重点放在公民民事权利等知识点上。
如何提高复习备考效能,是个永恒的课题,笔者力求贴近教学实践,浅表性地作了以上思考,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探讨,不同的省情、学情有不同的方法,而明确考试方向、培养学生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减轻学生负担却是我们面对的共同责任,多分析、多思考、多研究总是必须而难能可贵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