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课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docx
PAGE 6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违反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是()A.太阳既围绕地球运转,又不围绕地球运转B.这个罪犯的行为既是故意的,又不是故意的C.有人说:“我还没有决定是否考大学。”D.顾客:“同志,这儿有好酒吗?”售货员:“这儿的酒都是好酒,我们从来不卖掺水的酒。”答案:C解析:A、B两项违反矛盾律要求,D项违反同一律要求。故选C项。2.下列说法中违反矛盾律的有()①云霞满天,晴空万里,真是大好春光啊②那个青年将近20多岁③有人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精品,有人认为《红楼梦》不是文学精品④填报志愿时,有人说:“有个人志愿不应该,没有个人志愿也不应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中“云霞满天”与“晴空万里”是相互矛盾的,②中“将近”和“20多”是相互矛盾的,①②符合题意;③中的两个“有人”不一定指同一个人,不违反矛盾律;④同时否定“有个人志愿”和“没有个人志愿”,违反排中律要求。故选A项。3.“我不认为小明是勤奋的,我也不认为小明是不勤奋的。”该观点()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答案:C解析:“我不认为小明是勤奋的,我也不认为小明是不勤奋的。”该观点既不认为小明“勤奋”,也不认为小明“不勤奋”,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不符合思维的明确性要求,所以违反排中律。故选C项。4.某人做了好事但没留下姓名。已知在甲、乙、丙、丁四人中有一人是做好事的人,当问到甲、乙、丙、丁四个人时,他们的回答如下。甲:不是我做的。乙:是丁做的。丙:是乙做的。丁:不是我做的。假设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做好事的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乙的观点与丁的观点相互否定,根据排中律的基本要求,两者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这唯一的真话在乙、丁中,则甲、丙的供词为假,甲说“不是我做的”观点为假,所以,做好事的就是甲了。故选A项。5.“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句话()A.违反了矛盾律B.违反了排中律C.不违反矛盾律,体现了人们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D.不违反排中律,是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可否还没有认真考虑答案:C解析:“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的矛盾性,不违反逻辑思维的矛盾律要求。故选C项。甲问:“你赞成丙当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也不反对。
”结合材料,回答6—7题。6.乙的回答()A.正确,符合矛盾律的要求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错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答案:C解析:乙同学对丙当班长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在“赞成”和“反对”之间骑墙居中,不符合思维的明确性要求,违反了排中律。故选C项。7.运用形式逻辑的有关知识,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正确的思维就是一致性的思维②正确的思维是有明确性的思维③要反对骑墙居中的逻辑错误④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判断是否为矛盾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故本题考查关于排中律的知识。“正确的思维就是一致性的思维”是矛盾律的要求,“正确的思维是有明确性的思维”是同一律的要求,①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③正确;“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判断是否为矛盾关系”,这是排中律进行判断的前提,④正确。故选D项。8.在村委会选举中两位选民进行了以下对话。问:“你投了赞成票吗?”答:“没有。”问:“投了反对票?”答:“也没有。”上述对话中的回答()A.犯了“两不可”的错误B.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D.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答案:C解析:作为矛盾的关系不能存在第三种情况的出现,而投赞成票与投反对票之间并不是矛盾关系,因为还会存在弃权这个第三种情况,因此,上述回答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
故选C项。9.“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今天的社区太极拳比赛中他是最年轻的。”这句话()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理解。这句话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要求,形式逻辑的条件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从同一方面来说,而本题不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从同一方面的比较,所以,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要求。故选D项。10.以前,四方台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过的人也从来没有回来的。这句话()A.违反了矛盾律B.违反了同一律C.违反了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答案:A解析:“从来没有人上去过”和“上去过的人也从来没有回来的”构成矛盾关系,两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故材料中的话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故选A项。11.下列逻辑错误中,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有()①两不可②偷换论题③自相矛盾④偷换概念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同一律的相关知识。“两不可”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偷换论题”违反同一律的要求,“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的要求,②④正确。
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2.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问学生:铁水凝成铁块体积缩小了1/34,铁块若化成铁水,体积将增加多少?学生甲:增加1/33。学生乙:同是这么多东西,缩小的是1/34,增加的是1/33,这不是违反同一律吗?学生丙:你俩说的都对。学生丁:你俩说的都不对。请运用形式逻辑的基本要求的知识来判断并分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说法。答案:甲的说法是正确的。乙的说法违反了同一律,他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因为缩小的1/34是就铁水的体积而言的,增加的1/33是就铁块的体积而言的。丙的话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因为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丁的话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因为两个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个论断()A.违反了矛盾律,是思维混乱的表现B.违反了同一律,“偷换概念”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D.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别。爱因斯坦的说法运用了辩证思维,对光这一事物的客观性质作出了真实表述,是正确的,并不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
故选C项。2.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的回答()①自相矛盾②违反了矛盾律③违反了排中律④违反了同一律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刚刚”表示时间不长,一个学期五个月左右,“不到两个学期”就是半年以上、一年以内,这个时间不算短了,与“刚刚”是矛盾的。可见,该同学的话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①②符合题意。故选B项。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都无分别,真假混在一起,落在这样境界的人实际不能说出也不会说出任何可以令人明了的事物。”他实质上是强调了()A.要避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C.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D.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答案:D解析:“一切都无分别,真假混在一起”说明思维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不符合思维明确性的要求,这违反了逻辑思维的排中律要求。故选D项。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刚成立时萧条荒凉、民生艰难的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中国。据此完成4—5题。4.上述说法()A.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D.错误,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答案:A解析: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经过70多年的发展”说明时间已不同了,所以材料说法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故选A项。5.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同一律要求对同一对象的判断一定是同一的B.同一律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C.同一律并不否认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认识对象可以发生变化D.同一律反对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答案:C解析: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故选C项。6.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乙:“谁说我不去?”甲:“你去,就登记吧。”乙:“我如果要去,我早就登记了。”甲:“那么,你是去还是不去?”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乙的回答()A.违反了同一律B.违反了排中律C.违反了矛盾律D.不违反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答案:B解析:材料中乙的话不能体现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在“是”与“非”之间摇摆,违反了排中律。故选B项。7.老师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学生答:“我作业做得很认真。”学生的回答()A.违反了同一律B.违反了排中律C.违反了矛盾律D.不违反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答案:A解析:“作业做完”和“作业做得很认真”是两个不同的论断,所以学生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故选A项。8.若“这件商品既物美又价廉”为假,根据排中律要求,则下列判断为真的是()A.这件商品或物美,或价廉B.这件商品既不物美,也不价廉C.这件商品要么物不美,要么价不廉D.这件商品如果物美,那么价就不廉答案:D解析:根据排中律的要求,如果这件商品物美,那么就不会价廉。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9.一天,有三个要进京赶考的考生到一位老者面前,想问问三人当中谁能考中,但是老者闭着眼朝他们伸出一个指头,却不说话。考生们不知其意,请求老者说明。老者说道:“此乃天机,不可明言。”等考生们走后,这位老者的弟弟好奇地走过来问道:“他们三人到底有几个得中?”老者说:“中几个都说到了。”弟弟问:“这是什么意思?”老者说:“一个中,那就是这一个指头;两个都中了,那这个指头就是指一个不中;三个都中,那这个指头就是指一齐中;要是三个都不中,这个指头就是指一个都不中。”(1)请你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戳穿这位老者的骗人伎俩。(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违反这些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各是什么?答案:(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逻辑思维的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这位老者故意违反同一律,把“一”这个概念变换成几个不同含义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是故意运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来达到骗人的目的。(2)①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即遵循同一律,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②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