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长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中考评价体系为依托,立足于学科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方寸试卷彰显家国情怀
试卷立足于初中课标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的认知要求,横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全方位命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多方面选材,在阅卷、审题、作答的各个环节渗透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爱生命、爱未来的家国情怀。
1、紧扣时代主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第20题以此为主题,结合国家政治领域的重要大事——疫情严峻挑战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我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设计了“远谋见初心”“决胜看今朝”“复兴向未来”三个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扬帆新时代,逐梦向未来”这一活动主题,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到分析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再到中国展现给世界的国际形象层层设问,落脚点为“青少年如何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第19题“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完美收官”,第10题“中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5题“中国良渚古城申遗成功”,这些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并作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感受到祖国的力量,为祖国而骄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2、彰显地域特色
第18题选取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成功举措,通过学生熟悉和较容易理解的全民健身、创建“温馨村小”、创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话题,了解家乡变化,带给学生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体验;第13题选取家乡人物柳克祥医生留学归来奉献祖国人民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
3、坚持价值引领
第16题通过学校对学生实施保护这一真实情境,探讨“生命安全无小事”,然后思考具体做法,传递了珍爱生命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第6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的回信”,第7题“小区文明建设”,第9题“政府服务人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为精彩人生而奋斗。
专业导向引领学科思维
试卷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强化政治认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用高水平的情境化试题、综合性探究活动、开放性设问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深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选取最新国家大事及相关热点时政新闻,创设真实新颖的情境、立意和设问,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关注城乡差异,追求选材的公平,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体现试题的教育功能。
1、简单设问蕴含深度思考
在注重材料表现形式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努力给考生创造轻松的答题氛围的前提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问题的思维含量培养高阶思维,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8题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两院”的工作报告这一内容分析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深入理解民主集中制;第9题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设立的目的深刻理解政府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和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对未来课堂教学起到了有效引领和指导。
2、注重初高中有效衔接
第1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也是今年全国高考思政试题的选材内容之一。民法典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典范,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变化和发展,对“良法之治”有更直观的认知,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充满信心,也是在全方位彰显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对于同一内容的不同深度、多角度的挖掘,充分体现了初高中的有效衔接,提升能力素养。
思政课堂注重核心素养落地
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作为学生们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节思政课,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有利于构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验收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为高级中学招生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引导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落实,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品学科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得以落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