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23 09:07:54

如何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初衔接

做好小初衔接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有效缩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适应过程。当前,构建大中小幼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格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在此背景下,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小初衔接,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学校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机制优势,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初衔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做好四方面的衔接

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事物认知等诸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初衔接,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原则与方法,坚持循序渐进和适度适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自然顺畅地适应学段变化带来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此,弘文学校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制定道德与法治小初衔接的具体策略。

一是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学校要求各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读一至九年级的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把握教材内容体系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与整合,将衔接的内容有机渗透其中,为学生升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做好铺垫。

二是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组织小学部、初中部道德与法治教师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初中教师深入小学课堂观摩,学习小学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关注教与学过程的教学策略,感受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和个性飞扬的灵动思维;小学教师到初中课堂观摩,学习初中教师严谨高效的课堂形式,在小学高年级构建与实践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以适应初中的教学方法。学校通过举办不同课型的教学观摩与研究活动,教师在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中达成了小学与初中教学方法、策略的融合。

三是做好教学评价的衔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感性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中学教师则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引导,从学习与学科本质出发,多找学生的闪光点,更多采用理性的分析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倡导教师将感性评价与理性评价结合,描述性过程激励与结论性客观分析相融,有效推动小学初中教学评价的衔接。

四是做好师生交往的衔接。小学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交往,突出情景交融,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趣味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突出情理相依,既要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紧紧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思想脉搏。随着学生渐渐进入青春期,心理思想发生很大变化,教师要通过集体活动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等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学与初中教师协同研究

为做好衔接工作,弘文学校为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全套电子教材,教师先通读教材,按照目录分别找出小学各年级教材与初中各年级教材的衔接内容,做好标记,梳理出课程衔接内容体系。

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负责人带领小学部和初中部任课教师认真研究衔接课程内容,探讨衔接板块设计。干部教师明确分工,分年级分专题分单元分课时进行小初衔接一体化的系统研究。小学部与初中部任课教师定期走进对方课堂,进行联合教研、互动研讨,了解教与学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各年级课程小初衔接新设想、新思路。当遇到衔接上的疑惑时,及时对接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在反复实践中形成小初衔接工作探究的成果,编写成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初衔接教材。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为提高小初衔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学校以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主要为四至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情况及行为习惯,抓住小初衔接过程中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对症下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学生九年一贯式发展。

为了科学地探究与践行道德与法治小初衔接的工作,让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找出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法,学校邀请有关专家为教师举办教学方法方面的理论指导讲座和进行课堂诊断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家长更好地解决小初衔接中遇到的问题。

小初衔接工作的探究,打通了小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盲区,教与学更加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实现了小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无缝衔接,学生在自然的生命成长中享受着初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作者单位系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04日第6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