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24 11:06:10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强化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强化训练:科学探究题

1.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

实验:

(1)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1234

加入试剂无色酚酰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银溶液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

(2)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

滤,得到滤液A。

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3)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3;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

活动探究

(4)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5)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

有气泡生成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猜想____成立

方案乙: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

反思与评价

试卷第1页,共15页

(6)碳酸钠溶液呈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钢等物质发生反应。

(7)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

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

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1:未变质;

猜想2:完全变质;

猜想3:部分变质。

【实验和推断】

(1)若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样品没有变质。请评价该方案是否正

确,请说明理由o

(2)若A是Ca(OH)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猷试液变红色,则白色

沉淀的化学式为则样品为部分变质,请评价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请说明理由

(3)探究氢氧化钠变质情况。

实验现

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水使样品完全溶解,先加入____,□___该氢氧化钠完全变

再加入____□___质

(4)分别取少量的完全变质的样品形成的无色溶液,甲同学向一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稀盐

酸,乙同学向另一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过滤,把乙同学滤液加入到甲同学溶液

中,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你对混合废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混合废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和实验】

猜想1:NaCl;

猜想2:NaCl、NaOH;

猜想3:NaCl、NaOH、NaCO;

23

试卷第2页,共15页

猜想4

请回答哪个猜想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化学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没看到明显的现象,于是他们对此问题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

图2所示。

NaOH

溶液'

【解释与交流】

(1)先推入的溶液是o

(2)AB段压强变化(填“能''或”不能”)明确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o

(4)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o

(5)P点溶液中阳离子有o

(6)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其不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因为加入了一定体积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口可能是发生的反应有能量的释放

(7)最终的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的原因是0

【获得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4.FeCg溶液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起催化作用,某小组拟在相同浓度FeC§溶液的催化下,

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1)写出本实验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分别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FeC§

试卷第3页,共15页

(3)为进一步判断上述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刚同恒温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定量

研究。

[方案一]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测定收集相同气体体积所需时间。

[方案二]在不同过氧化氢浓度下,测定O

方案二的实验测量结果

生成。的体

30%比。?溶液的2%FeC§溶液的加入H2O的体反应的时间2

体积(mL)体积(mL)积(mL)(min)积(mL)

15X205V1

210315YV2

表中X=,Y=。通过测量,若V]丫2(填“>”“=”或“4溶液中色变为无色

实验口:将铁粉加

入_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口:将______析出红色固体,溶

加入CuSC>4溶液液由蓝色变成浅

中绿色

(2)丙同学将实验口和实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倒在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

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选择上述提供的试剂对滤渣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滤渣中只有铜;

猜想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滤渣中加入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猜想二正确

(3)丁同学通过与大家交流学习,认为用铁粉、铜丝、锌粒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进行实验也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简易灭火器。

稀硫酸

碳酸钠二

溶液.

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Na2SO4+H2O+CO2T

同学们欲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试卷第9页,共15页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有Na2SO4和Na2c。3

猜想2:只有„

猜想3:可能有Na2sO4和H2SO4。

猜想4:可能有Na2so及Na2cO3和H2so4。

【讨论与交流】甲同学认为猜想4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乙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乙同学认为猜想2正确。有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能

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

(2)丙同学认为验证猜想3,可选用碳酸钠溶液做试剂。若猜想3是正确的,判断的依据

为。

(3)若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填序号)。

口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稀盐酸1氯化钾溶液

11.下图是某食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食盐中加入碘酸钾的目的是补充微量元素O

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食用方法:在汤、菜即将煮好

时再加入碘盐,确保碘效。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汤、菜即将煮好时再加入碘盐才能确保碘效?

【查阅资料】碘酸钾的化学式是KK)3,是一种白色粉末,熔点56(n。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碘

酸钾加热过程展开研究,混合物中碘酸钾的的质量分数(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

曲线如图1所示。

【猜想假设1】KIC>3与KC1C>3性质类似,受热分解产生。2。

【实验探究1】研究小组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宜选用装置进行。验证KIC>3分解

产生氧气的操作和现象为。

试卷第10页,共15页

【得出结论1]KIC>3受热同时生成碘化钾(壁),反应方程式为。

【提出新问题】为什么生成KI就会降低碘效?

【查阅资料2】KIC>3在人体内转化为L而被吸收。KI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与。2、COr

H20中的两种或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单质12而泛黄变质。

【实验探究2】研究小组开展以下实验。



操作结论



如下图所示,在燃烧匙中放入KI固体,然后分别放置在口口

口号试管中,数日后观察现象。

KI固体在空气中与。2、

(2。2、比0共同作用而变



0,®[。2』质导致碘效降低。

CO2--CO?--co2--

UH2°~@HQ词

①②③

【反思提高】

口讨论后大家认为以上实验方案有所欠缺。甲同学做了补充实验:,数日后观

察无明显现象,证明以上结论正确。

□乙同学推测另一种产物是碳酸盐,请用实验加以证明:,证明推测正确。

【拓展应用】生活中鉴别真假加碘盐的方法是:取少量碘盐样品在干净的锅里高温爆炒2

分钟,再加入部分未爆炒过的碘盐在碗中混合,加少量白醋,再把刚切好的土豆片浸泡其中,

20分钟后若溶液变蓝,则是加碘盐。下列说法于下麹的是()

试卷第11页,共15页

A.实验中土豆片不可用其它食品代替

B.直接将加碘盐放在土豆片上不能呈现蓝色

C.可能是酸性条件下KIO3和KI能反应生成匕

D.烹饪时加醋可能增大食盐中的碘流失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加入过量的稀H2SO,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一实验二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_(填“能”或“不能”)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

化学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溶液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二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3)猜想一:CuSO4,Na2s0,H2s

猜想二:CuS04,Na2so4、NaOH

猜想三:一o

以上猜想中,直接可以排除的是—,理由是—O

【实验设计】

(4)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一

A.锌粒B.氯化领溶液C.酚酰溶液D.氢氧化镁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玻璃棒蘸取FeC§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随着加热时间的

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同

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们对FeC§溶液加热,灼烧的变进行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zOs反应;

」Fe与Fe3()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1)【实验一】将大约20mL饱和FeC^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

红褐色浑浊。由此得出结论:

□FeC§溶液呈黄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试卷第12页,共15页

口加热饱和FeCg溶液时,FeCg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万

程式为o

口由实验可知:FeCg溶液通过蒸发的方式(填“能''或"不能”)获得FeCg固体。

(2)【实验二】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培期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

色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2Fe(OH)3=+3H2OO

(3)【实验三】同学们对玻璃棒上产生的黑色物质继续探究: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

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C、Fe、FeO、FesC^四物

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黑色粉末中不含有的物质是_

口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铁吸引(填物质名称)

口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固体逐渐溶解,但综合1二实验现象判断,此黑

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无气泡产生色物质成分是_____

(4)拓展延伸

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FezC)3被还原时,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一般(填上升或下

14.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碘M

HI高钵酸钾











明MA魂-细铁丝

①②&[=」一水

B.排水法收集气体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o

(2)实验B集气瓶中装满水的目的。

(3)实验C中同学们做了2试管和口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口试管中固体可溶,口试管中固体几

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同学们又补充了口试

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试卷第13页,共15页

(4)实验D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15.用下图1实验测定空气中。2的含量,最终钟罩内上升后的液面略低于刻度1,某同学

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钟罩内剩余气体探究

【猜测】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钟罩内。2或生成的C。2有剩余。

【实验1]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O,+4KI+4HC1=2I+4KC1+2H,O,于是进行了如下图2实验:

-7NaOH

图I

⑴A中观察到,证明有CO2剩余。

(2)B中观察到,证明有。2剩余。

(3)C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说明结果偏小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生成了不能被NaOH

溶液吸收的(填化学式)气体。

(二)钟罩内溶液的成分探究

【资料】NaOH溶液与过量CO?反应会生成NaHCC>3;Na2cO?受热不分解而NaHCC^受热

易分解。

【猜测】该同学取一定量钟罩内溶液经低温蒸发、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

白色固体可能是:DNa2cO3;□NaHCC>3;DNa2cO3和NaHCC^。

【实验2】(4)取适量白色固体加热,产生CO?,则猜测(选填序号)不成立;

(5)取8.4g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选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适应性强化训练:科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