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24 15:06:36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本节课讲述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数列§2.1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模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进一步深入,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对比的依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4)掌握等差数列的简单性质并能运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2)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将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正向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2)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4、教学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1)不完全归纳法(2)累加法.由于学生首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累加法”的思想方法也很陌生,因此理解累加法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不强,必要时教师要进行点拨、诱导;学生刚学习了数列的定义,数列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还处在对知识的感性阶段的认识,因此对“等差”的特点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高一学生这一时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式、启发诱导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法分析

自主学习时,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分析、探究、归纳、概括,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等差数列的概念,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思路与方法弄清。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角度看,数列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解析式)

设计意图:依据“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让学生观察下列六个数列,看看它们有何特点?(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六个数列的观察研究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续的概念学习奠定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问题的归纳小结又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新课探究

1.由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归纳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一个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概念剖析:①注意“从第二项起”五个字眼;②注意公差d是由后项减去其相邻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

设计意图:为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等差数列的公差的概念,对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三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刺激并强化学生的大脑记忆.

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了解数学的简洁美.

3.设问“这六个数列的公差d=?(口答)”(多媒体显示)

注: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d=0,第二个数列公差d=1>0,第三个数列公差d=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等差数列的公差的概念以及公差的求法,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公差d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4.追问:这六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又如何求呢?(悬念)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于悬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5.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和“累加法”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本节课难点,也是难点).

在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讨论,归纳,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诱导,启发与点拨。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得出、、…的表达式,通过观察各个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猜想表达式,进而猜想并归纳出的通项公式。

具体过程为: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根据其定义可得:即:即:,即:……猜想:.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温馨提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加法”.

具体过程为:,,,……,,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即…(1)当n=1时,(1)式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因为用“不完全归纳法”导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里我通过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入“累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的教学要求.再一次突破了教学难点。

温馨提示:在累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启发学生写出了n-1个等式。启发学生如果将n-1个等式相加会得出什么结论?

6.紧接着叫学生回答前面设计的悬念(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强化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记忆.

7.设问:将有穷等差数列的所有项倒序排列,所成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为了考查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而设计本问.细心的学生很快就注意到屏幕上面的第(3)个数列与第(6)个数列就是颠倒了顺序的两个数列,它们都是等差数列,并且公差是互为相反数.

8.讨论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多媒体显示)

设计意图:本题是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而设计的一道逆向思维题,并且含有字母参数,须分类讨论,是一道中档题,学生很难答全.但是,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理解“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则该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这样一来,学生就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的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完全理清了.(该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公差是,首项是.)

9.研究的推广形式.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突出推广公式在解题中的巧用妙用.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通过教师讲解例题和学生做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概念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例题分三个层次,呈递进式结构.

设计意图:本题是为巩固等差数列的定义而设计的一道容易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找到自学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本题是为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通项而设计的一道容易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再次熟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深入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结构特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变式训练::多媒体显示(比一比)

设计意图:当场巩固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的运用,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的记忆.

设计意图:第(1)题是为进一步巩固等差数列的公差与通项公式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而设计.第(2)题主要是为了突出体现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在解题中的优越性而设计,并且用两种解法解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强化学生对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的应用意识.

变式训练:多媒体显示(动一动)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广形式”的强化提高训练,利用“推广公式”快速巧妙地求出公差,再利用另一个“推广公式”求任意一项.同时还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