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新高考政治命题谈新高考政治复习
一、选择题为组合选项,易混点较多,但是比较隐蔽。
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二三选择题多以考察易混点为主,复习时应该打实课本。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多以考察理解为主,复习时多做理解题。文化几乎不做考察,只和哲学合并出一个选项。
二、主观题必考两大题型
辨析题和小论文题(短评题),复习时务必掌握两题答题思路。主观题答题避免仅使用一个知识点,应立足整本书答题,且每本书框架必须清晰。
例如:《政治与法治》考察时有这样一道题:
顺应和敬畏自然是中国古人道法自然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开篇即以湿地起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在古人眼里、湿地充满了诗意之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多次对湿地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把湿地保护和修复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将湿地保护立法列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研究起草和提请审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制定立法工作方案,成立了湿地保护立法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地方以及专家意见,着力提高立法质量。2021 年 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该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湿地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实现科学立法的。
参考答案是这样的:
①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湿地保护法的制定坚持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湿地保护法的制定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湿地保护法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了民主立法;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动原则。湿地保护法从计划到最终通过,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
⑤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这个题的设问是考察科学立法,教材上有专门一框讲科学立法,里面谈到了什么是科学立法,科学立法的标准和要求。但是,答案却和课本大相径庭。参考答案涉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法治合国情、三统一。如果只是按课本答科学立法,几乎很难得分。此题设问《政治与法治》已经表明此题是从整本书答题,所以,高三学习不能只停留在高一高二,高三是综合答题!
三、选修三本是保证分数的关键。
必修历经数年考试,出题已经很成熟,题目也较难。但是选修刚刚进行考察不久,多以易混点等基础知识考察为主,选修三本选择题共六道,较为简单和基础。所以,选修在复习时抓住课本易混点及常考点,是破解选修题目的关键。
政治易混点区分!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区分及应试策略
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协商。政治协商包括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两种形式,政党协商是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政协协商是中共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协商。
高中政治中,考察该点时主要记住: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及各族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协商。
民主协商
民主协商,强调的是发扬民主、协商办事,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遇事先商量”。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大事坚持民主协商,让广大党外人士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切实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高中政治中对该点考察最多的主要出现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有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
协商民主比民主协商的范围更广,协商民主包含着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
应试思路
高三复习中,对于三者考察并不细致,尤其在新高考形势下,考察区分更少。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总结:①见到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协商就是政治协商。②见到基层群众自治(村或者社区)遇到问题商量的就是民主协商。高三应试不要过于琢磨这三点区分,区分民主党派、政协才是得分的关键所在。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更新修改/考情分析+核心问题归纳
一、关于目录更改情况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改为“充分发挥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综合探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单元第三课
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内容更改情况
第8页第二段和第9页的一段互换位置,即第8页第二段变为第9页一段,第9页的一段变为第8页第2段。
第10页第一段删减修改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相关链接删掉第二段,只保留第一段。
第10页第三段改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14页标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改为“充分发挥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第18页第一二段大面积修改,第一段修改后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段修改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像体育竞赛离不开市场规则一样,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制度基础来维护。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第22页“促进全体人民……”这一段,修改补充为: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下一段最后半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25页相关链接改为: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债务风险可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第25页最后一段“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为: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6页综合探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30页理论评析第一段改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三段在首句”企业活力是……“前边加上:要激发企业活力。第四段第五段大面积删减,修改为:要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第32页标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改为: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究与分享也有改动,但是不影响后续学习,不再说。
第33页大面积修改,第一段改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二段进行了内容添加,具体为: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前边加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第三段修改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关链接删掉了。
第34页标题修改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第35页相关链接修改为:(第一段)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第二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第三段)人才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第四段)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第36页中间段第一句后边加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第三句修改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后修改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第38页第一段修改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第二段修改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关链接删掉了。
第39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副标题“国家强,经济体系才能强”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探究与分享也有改动,不影响做题不再说。
第39页全面修改,具体为
第一段修改为: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修改为:经济增长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第二段修改为: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第三段修改为: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增加相关链接,具体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40页标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究与分享也有改动,不影响做题不再说。
第40页内容新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加相关链接:
第47页倒数第二段修改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倒数第一段不变。
第49页第一段修改补充为: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链接保持不变。
第49页从第二段“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到50页相关链接(含)处全部删除。
第54页倒数第一段第二句统筹城乡后加入:公平统一
第55页倒数一段最后一行公平统一后加入:安全规范
第53页第三段开头把精准脱贫删掉。
第62页第一段首句“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改为:中国式现代化是……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4/1727179461232_1.jpg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新改版教材考情分析及考试内容归纳
一、考点
一、主观题/材料题
①当前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举措
②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及举措
③分配制度
④市场规范措施。但是,虽然是四方面,也可以归纳为一方面,就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选择题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详细区分以及当前政府举措
②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③新发展理念最新表述
④绿色发展
⑤高质量发展重要性最新表述
⑥分配政策详细内容。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些话题也是老版本教材的常考点,只是做了丰富,重难点考点仍然是和以前一样。
二、内容总结(精简版)
当前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举措
原因:
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做法:
①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②要坚持扩大内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守住耕地红线。
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总之,要加快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⑦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重视科技、人才、创新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创新是第一动力。
⑧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⑨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⑩完善个人收人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⑪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⑫要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制度基础来维护。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⑬要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