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24 22:02:50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思考

科学技术及信息高速发展,对教育工作者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社会型人才。这个要求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各科的教学工作都在保质保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不重视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得地理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地理成绩难以提升。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教学,高中地理教师应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根据其成因寻找解决对策,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初高中知识衔接脱节,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尽管学生在初中就开始学习地理,但很多教师仅仅作为一门了解课(所谓副科)进行讲授,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高中地理内容比较深,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因此一些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很吃力。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回顾初中地理知识,通过回忆初中地理知识,奠定基础,才能更好吸收高中地理知识。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的学生,无法做到“温故而知新”。初高中知识衔接脱节,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学习信心丧失,对地理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地理成为学生特别是文科生感到最难学的学科之一。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落后,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方式单一是很多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由于主客观原因,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和落后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缺乏趣味性和动力,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3.师生互动较为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虽然新课改实施有一些时间了,但是由于新课改是自上而下的根本性的改革,与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主张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传统课堂上一些旧的观念和习惯一时难以转变。最突出的就是新课改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探究,而现在的地理课堂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没有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往往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自顾自讲,总是习惯于“满堂灌”、“一言谈”,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1.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师讲的有多好,都不如学生自己对地理这一门课程产生浓郁的兴趣。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为例,这节课的课程目标程是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性地问学生“如果让你选择迁徙去一个地方,你会选择去哪里?”,先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就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的活力,然后教师再进一步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迁徙去这个地方,理由是什么?”,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最后再让每个小组统一一到两个答案展现给同学,最后教师在全部答案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给学生讲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课堂上通过类似这样的一个个深入浅出的问题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起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

2.重温初中地理知识,建构完整的中学地理知识体系

“磨刀不误砍柴工”,高考备考第一轮复习之前(可安排在高二下学期或高三上学期初),安排一定时间重温初中地理知识,重点回顾复习经纬网、地图知识、区域地图、区域定位及区域分析方法等基础性学科核心知识点,整合初高中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3.结合课程目标,把握好初高中知识的结合

初中和高中地理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和根本,高中地理从原理、起因及规律等方面对初中地理知识具有指导意义。教学中要按照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促使课程目标的完成。比如:初中地理讲述中国的地形类型分布特点是西部为山地高原、东部为平原丘陵,高中地理就解释了地形特点形成的原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中国地表的起伏格局。

4.突出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制订目标的时候需要切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忽略课标上的要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学生的课程目标。

5.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融合,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地理是一门贴近生产生活的学科,近几年的地理高考题目也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比如二胎政策、地膜覆盖、三产布局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关注所教授的地理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指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因此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例如,开展课外实习、野外实地考察、绘图比赛和兴趣小组等活动,通过开展课外及竞赛活动,学生不仅对地理知识掌握更加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地理知识作为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教育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针对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强化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