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篇.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篇 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 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 感染读者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供大 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篇1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 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 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2xx 年 10 月 17 日,我有幸在加来中心学校参加部编教材网络培 训会。通过学习,本人受益非浅,对依法执教、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等概念的。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教师法》等重要理论内涵有了更 深层次的诠释。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的感想:(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在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中开设法律常识课,列入课表。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 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 本的法律常识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 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开 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 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对学生进行 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 教育活动。要依靠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 习生活及教育活动, 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 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 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 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 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 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 减少犯罪。 一是要求各中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学生 家庭情况进行调查, 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 重点掌握, 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 互通信息, 同时, 学校领导、老师结对帮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 作,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后,让我更明确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 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 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 凭良心。 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 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 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 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 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 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 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鼓励他们的上进心, 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 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 错误性质严重、 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 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 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 任。在学法过程中,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平等 对待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对 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和学生们主动沟通,谈谈学生 在生活中的困难或疑惑不解的问题。
对学生能够善于引导,让学生自 己去发现和知道是非对错。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过程,能 比较好的完成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对于教师本身, 一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学习,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 教育教学技能。在《教师法》中,这两点是教师的为师之本。平日里 要主动多参加培训和业务学习,多向优秀教师和老教师请教他们的经 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 多听一下优秀教师的课, 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 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 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篇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 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下面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快来 围观吧。培训中, 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 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 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培训中, 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 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 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 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 采取的内 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 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 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 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 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 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 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 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 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 远的意义。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 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 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 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 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 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通过方老师、 安老师的经典剖析, 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 材的重点难点; 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 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 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 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 生观,价值观。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 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 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初中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篇3感觉很久都没有遇到过这样质量高的培训了。这次学习, 让我收 获匪浅。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学习,让更多精彩的知识和思想 进入自己的大脑中,指导自己的教学。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整理如下:一、教师要树立人格威信《道德与法治》要教得好,首先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 的道德和人格魅力从行动上去影响学生。
1 、老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建立起专业威信。要懂得 教什么、懂得怎么教,懂得如何高效地教。这样才能让人有信服力, 让孩子尊重,让孩子信服。2 、做一个善于发现、表扬学生优点的老师。在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 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 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的 时候,对孩子的评价,应该自己斟酌。这样说了,就能让他改掉以前 的坏毛病吗?我有没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来纠正他?3 、让自己更有耐心。对于孩子的坏毛病,要充分认识到坏毛病 的顽固恢复现象,要反复抓,抓反复。察觉到不对就应该纠正,而不 是抱着一劳永逸的天真想法。4 、采用“说服”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用“名片效应”拉近孩 子们的距离。“你们怎么搞的”只会把自己推向孩子的反面,让孩子 心理距离更远。 然后用“门槛效应”“得寸进尺”,让孩子一步一步 完成小目标,强化后达到需求。用“南风效应”润物无声,避免劈头 盖脸的惩罚, 让孩子保留自尊心。 最后避免超限效应,“点到为止”, 避免长篇大论惹人厌烦,讲清规则即可。
5 、如果真的要惩罚孩子,应该选择在一个相同的情境中进行。 吃饭时候骂孩子上学做的不好的事只会让人觉得反感,应该在有空档 时,或者在他欺负人的时候进行教育。6 、惩罚时还需要注意方式,要尽量让孩子喜欢的目标不要达成。 在喜欢讲话时,老师、父母的责骂,只会让他骂的更凶,助长了行为 的强度。在喜欢游泳时, 朝着河里追只会让他达成“去河里游泳”的 愿望,应该从河边往岸上赶。人格威信是从教学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应该从小事做 起。二、在教学中,要把握一些关键问题《道德与法治》不是简单的一堂课,它是知识的总和,教导学生 如何生活,但又在此之上拔高,更进一步的培养孩子的人格素养,形 成真正的道德。因此,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下:1 、我们不能把课程上成语文课、科学课、美术课、手工课、习 惯课。我们在教课的时候, 应该为孩子的三观奠定基础,使用的方法、 材料、解读必须落在“德”上。2 、教学设计的“主题性”。低段每册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每个学期都有一个学期 教学目标。 在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这门课的定位是什么。根据这个教 学目标,我们可以知道:课程标准;孩子道德发展的转光,生活的现 实情况,需要解决什么。
从孩子的成长中,需要完成什么任务。3 、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一年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型。 二年级到的学习的方式由体验型变为了探究型。如在二年级的辨析式 环节中,不是列出情况判断对错,而是应该考虑各种情况进行判断。4 、辨析问题的开放性。我们在判断问题时,往往应该思考问题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判断对错。5 、范例的示范性。在课文中的例子,如果要进行替换,需要想 想是不是问题被替换掉了,或者教学的思路被替换掉了。6 、教学设计的选择性。7 、教学过程中的“实在性”。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 讲正确的话,而是讲真是真诚的话。三:对自己教学课程的反思。我再上《我是一张纸》时,教学目标是: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推 论步骤为:纸用途广,纸来之不易,纸历史悠久,从而推断出,应该 节约用纸。但实际上,有用才是资源,这是功利性的逻辑。如果对我们有用 作为该不该珍惜的评判标准,那么即使是美, 也是为了我们生活的装 饰品。那些纯粹为了好玩、纯粹的奇妙,就会消失掉。思维是有习惯性的, 如果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纸的来之不易才能 珍惜,那么久不是纯粹的德行。文化把历史换成了数学概念,对人文 方面的感知就少了。德育,不是知识的堆砌、技术的难易、功利性的 判断。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从“节约用纸”到“我是一张纸”的概念性 转换。正确的做法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 应该是“共在”的世界观—— 我与世界息息相关。纸对我们是“陪伴”,是“朋友”,而不是“工 具”和“资源”。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