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26 18:06:28

道德与法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中考真题、资料群群号:①:780814001②:984106447

一、“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中心”“重心”类

1.一切工作的中心(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4.我们应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核心”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7.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8.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9.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

10.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四、“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我国的环境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4.我国的资源基本国情: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5.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

6.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

10.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1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15.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1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17.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18.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19.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0.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五、“基础”“基石”类

1.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2.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4.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5.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7.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

8.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提升创新能力。

9.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0.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1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2.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六、“根本”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同等富裕。)

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6.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7.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9.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0.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2.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3.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14.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1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16.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压力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1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七、“目标”“目的”类

1.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公平正义。

7.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8.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9.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10.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八、“原则”类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3.民主选举要遵循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5.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九、“本质”“实质”类

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4.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5.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6.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换位思考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9.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11.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2.宪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其实质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十、“关键”类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十一、“特点”“主题”类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4.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5.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6.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7.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十二、“一切”“任何”类

1.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3.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4.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6.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7.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十三、“已(经)成为”“已经转化为”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7.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8.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9.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10.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11.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谋共赢,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2.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中的每部法律都有其独特作用。

十四、“第一”“唯一”类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5.劳动是人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个人生存的第一需要。

6.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十五、“最”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7.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8.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9.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

11.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1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13.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

1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5.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16.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17.维护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前提,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18.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19.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20.人身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与人身直接相关的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组织国家政权、实现人民民主的最基本的权利。

2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23.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十六、“标志”“集中体现”类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都是为公民的社会生活服务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5.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集中体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7.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十七、“灵魂”“源泉”“精髓”“精神动力”类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4.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6.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7.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8.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十八、“方针”类

1.全国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础)。

2.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4.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十九、“决定性”类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3.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与法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