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文科综合通关宝典
地理陈永亮(厦门双十中学高级教师)
质检点评
材料新颖试题灵活
题型结构、试题内容较为平稳,背景材料比较新颖。当今热点:多媒体产业、信息技术、旅游经济、新能源利用、资源跨区域调配、环境问题、海西经济区等精彩纷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试题中不乏有区域地理,但不失其灵活性,用好图、读懂图是解题关键。
选择题难度适中。值得一提的是:难点问题——— 有关地球运动的相关试题一改以前图“简”题“难”的格局,突出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考查,避免了以往图形过于简单,造成学生无法进行空间想象,进而导致整个套题无法解答的现象。
综合题是整卷的重点,区域性、综合性强,以往区域图的呈现,要么是中国某一重点区域,要么是世界某一热点区域,今年的突出特点是两种区域同时呈现,突出考查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比较及其成因分析的能力,并透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的考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今年的综合题,不管是出题角度还是试题内容,感觉较为朴素,没有特别刁难,但要答好本题仍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按常规,综合题本来是三小题,但本卷却有四小题。四小题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中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文综考核目标的四项能力。
新高考与旧高考最大的不同是选考部分。这次的选考试题,难度适中,各选题之间难度系数的平衡控制较好,学生选考海洋地理和灾害地理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灾害地理的得分率可能较高。
冲刺建议
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研读、分析《考试大纲》,准确理解高考命题精神。依据《考试说明》,以教材为蓝本,加强能力训练。
二、扎实基础,抓住主干,把知识系统化。近年高考突出能力的考查,但不忽视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最后阶段复习必须做到基础扎实、准确、熟练。
三、重视地图,提高读图、析图以及图文转换能力。地图必须从三个方面掌握:一是能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二是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三是能从影响某地理现象的因素分析其原因。
四、抓住影响因素,弄清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任何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及其变化都有其主导因素,抓住因素、明确原理、掌握规律是弄清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键。
五、着眼区域特征分析,重视区域地理知识复习。区域地理往往成为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试题命题的切入点,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区域应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地理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六、强化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断、绘制、分析;善于获得或提取地理信息,善于观察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思考地理过程,分析地理原理;形成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大量引用课本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作为载体或背景,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它反对死记硬背,淡化知识覆盖面。
历史
蒋丽英 (厦门集美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质检点评
稳中求变易中见新
本次省质检文综卷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第一轮新课改背景下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反映基础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与新高考的方向。
1。题型设置:全卷分为选择题与材料题两部分,题型与历年全国文综卷相似。
2。组卷方式:试题编排次序(主要体现在选择题)注重古今中外的时序性、空间性的特点,及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中国史与世界史两部分依次递进排列试题。
3。命题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关注能力测试的不同层次与呈现方式。
4。考查内容 (必修模块):选择题对中国古代、近代,世界近代、现代的必修模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试题有5题,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的试题有4题,与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相关的试题均为2题,但却没有一道与中国现代史相关的试题,这样的布局值得商榷。材料题考查的内容实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其中与中国现代史相关的知识点仅为“改革开放”,但并未要求考生进行深入分析与阐述。
5。考查能力: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和运用,材料题相对弱化了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图、表、文字材料,突出考查了:
①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
②审题能力。要求考生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对答题内容和范围进行分辨。通常关键词体现在时间、空间、范围、人物、阶级、实质等方面。
③语言准确、逻辑严谨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社会意识与科学素养。
6。试题特点:
①材料众多、新颖。但此次考试,选择题的材料似乎提供了过于充分的信息,加上所给的选项迷惑性又较小,考生很容易就能通过排除识别出正确答案,以至于选择题的区分度很小。
②纯粹考查知识细节的试题基本没有。本次考试极大弱化了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这样会使学生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③考查能力提高。本次考试,材料题的设问技巧与考查能力都较之前的单科质检有所提高,单纯依据提炼材料就能得较高分数的试题减少了。
冲刺建议
恰当运用历史术语
此次省质检历史试卷选择题偏易,与高考的难度应该有所差距,考了高分的考生千万不可大意,应针对自身情况进行下一阶段的复习。
一、专题复习与通史复习相结合,注重知识纵横向之间的联系,但应以专题复习为重心。
二、提高听课效率,回归课本,整理笔记,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寻找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强化审题与解题的训练,但不要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随着第二轮复习接近尾声,到5月中旬以前,应适当多做模拟题,并进行文综考试的演练,适应文综考试的密度与强度,提高应变能力。
在审题、解题训练中,应尽量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按照设问的程序、结合所学知识,恰当地运用历史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和巩固复习的成效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5月中旬以后回归课本,以“念”为主。
政治
罗文明(集美中学特级教师、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质检点评
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1。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反映出正确的思想导向。
试题努力体现学科特点,以重大时事为背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利率调整”、“食品安全”、“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每一个试题几乎都是以热点问题来设计情境,考查课内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到了知识、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统一。
2。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在稳定基础上力求创新。
试题的题型结构、内容比例、难度要求都按照《说明》的规定确定。试题按照先选择题,后非选择题,同模块试题内容相对集中,考查《说明》规定的四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点和时事的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合理。
3。注重能力素质,体现基础与能力素质的统一。
试题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如政府的宏观调控、党的性质和宗旨、政府的责任和职能、文化创新的途径以及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作用等。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试题以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为立足点,较为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
此外,在试卷中还体现地方特色,如选择题第26、27题的“福建的旅游企业”等试题,富有乡土气息。
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本知识不扎实,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矛盾的同一性的原理内容把握模糊、对文化创新的途径表述不准确。
2。对题目中的信息、设问的理解读取不全面,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如39题第(2)问,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小林创业的有利条件,但不少考生从文化与经济、文化创新等角度回答有利条件。
3。答题的逻辑条理较乱,语言表述不规范,理论点与实际对应分析不准确;分层意识不够,条理不清不科学;学科术语不正确。
冲刺建议
尽量多反思高考题
一、注重基础和主干知识
复习中要依据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心,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这时期的复习除回归课本外,特别要注意突出重点,也就是当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同课本基础知识的结合点部分。抓准这些结合点,再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理解、记忆,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尽量多反思高考题
和许多练习题相比,高考题具有准确、全面、巧妙、新颖的特点。因此,多反思高考题特别是海南、山东等近两年的新课程高考题,不但能领略高考考题的“风度”(立意、情境、设问),还能从高考题的解法中体会多种思维方法,掌握多种解题技巧。
除高考题外,还要用好老师根据考生的需要组织的试题 (包括厦门市模拟题)。每一套试题都是老师精心策划的,考生要认真分析其中所涉及的考点,并加以强化。
三、强化答题规范训练
许多考生认为自己花费了很多功夫来学习政治课而且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也不错,为什么答题时答不好,得不到高分?关键在于答题不够科学、不够规范。所以在这一阶段还要加强规范要求:审题要规范、答题要规范、书写要规范、表述要规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