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关注 | 第一次备考公务员需要知道的误区?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这句话你一定吧?可不是开玩笑到底的,这几年考公考编越来越火爆,备考大军也越来越多。谁不想求个稳稳当当、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呢?在公考路上,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随便考考,就看人品了!”“哎呀,都没怎么准备,没想到就进面了!”“第一名放弃了,我递补录用了!”……
诸如此类的幸运并不鲜见,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难免影响到自己的备考心态,总觉得努力敌不过幸运,花时间准备不如多转发几条锦鲤、多看看运势。
但我想说的是——“努力是常态,幸运是偶然”。根本上,努力才是备考路上的常态,进面、录用更多的是付出过后的收获,幸运固然重要,但光有幸运,必然走不长久。
有多少人一头扎进题海战术里,结果考了一年又一年,最后还是只能对着“上岸”两个字望洋兴叹。
说到底,备考公务员考试,可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成功的,还得讲究方法。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率,顺利“上岸”!
公考备考几大误区
刷题过万就能顺利拿高分
许多同学不仅刷行测,还刷申论,这是非常可怕的。当然,题海战术不能说完全不对,因为,对于那些我们公认的聪明人来说,他刷题就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对于备考后期的通来说,刷题也是有用的,能提升自己的题感,也能在冥冥之中锻炼自己的做题反应。可是,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刷题却不总结方法,就真的而只是在浪费时间,只是在不断验证自己的错误。行测如此,申论更是如此。
刷题刷很多,却不总结,那不就是不断的重复错误吗?
行测为什么要分为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这五个模块?不就是考验大家不同领域的思维方法掌握程度吗?
刷题刷得越多,题目错误就越多,那这样做题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大家要及时摒弃刷题模式,先弄清楚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模式,在报考后期再去增加题量找做题手感!
只要我把能背的都背下来,就没问题了
有的同学喜欢背常识。要知道常识不是“海”而是“洋”啊,如果你想要靠背诵拿到常识高分甚至满分,除非你安装了AI大脑,否则简直难于上青天!
考公考思维,必然要在每一个模块都有所体现,常识模块也是一样的。所以,在考官设置题目和选项的时候,一定是带有“私心”的,他不希望你去死记硬背,他希望你能发现题目的隐含逻辑,发现考官的命题心理,然后解出一道题。
刷题过万就能顺利拿高分
不是不要去读人民日报和优秀范文,肯定是鼓励大家去多读多看的。但是话说回来了,你如果只是停留在“看一看”的层面,好文章对你来说可能真的没什么用。
小申论拿高分的关键在于你对材料和命题的理解是否到位,也就是说,你有没有回答“命题之问”和“材料之问”。很多人以为多积累写对策,多记一些常见的表达,就能写对、写好小申论,可是,小申论考察的是大家的理解、分析、提炼、概括、布局等能力,你光靠记背,根本就没有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做题只会变成无用功。你看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解题误区?
大申论最重要的是你的立意立足点,还有分论点和首尾段的设计,有的同学,总想着多用一些好词好句在解释性语言里面,把论据写的天花乱坠、天马行空,还自以为文笔很好。一方面,你解释性语言写的再好,可能阅卷老师根本不看呢?不然别人怎么快速阅卷?另一方面,你的立意立足点都完全错误了,你后面文笔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说,有那闲功夫去记背范文,还不如先研究好每次怎么精准命中大作文的立意、立足点来得好。
所以,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大申论哦!对好文章,要学会去“解构它”,自问一下,它的立意立足点是什么?它的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框架的?等等。大申论的学习千万不能浮于表面。
按顺序认认真真的做每一道题
一拿到行测卷子就从第一题开始按顺序做,一题题解得很认真。这种解题方法就存在错误。
行测是不是有很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考察的方向是不是不同的?因此,如果你按顺序做,比如你先做了常识,然后再做言语,万一常识你都不太会,言语也不是你擅长的领域,那么你一定会很慌。一方面,你时间可能就花在不擅长领域了,另一方面,你可能就没信心继续做题了。所以说,你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先从擅长模块开始,不要沉迷于按顺序解出所有的题,而是应该把能拿到的分先拿到,然后再合理分配时间在其他的模块。
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多同学的思路都是“我要解出所有的题”,你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要学会做“时间管理大师”,纠正自己的错误做题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花大量时间解决难题
有的同学特别会钻牛角尖,遇到超难题也一定要把它解出来。平时训练的时候,这类会钻牛角尖的同学,一般都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解决难题和超难题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难题也解得半斤八两,基础题型和中难题却没掌握透彻,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所以要有“舍弃”的智慧。这其实也是考官想要考验大家的一个点,因此才会故意设计一些超难题作为“诱饵”。考察生考思维,其实也在考验你布局的智慧,也就是常说的“大局观”。你要知道,“有舍才有得”,如果你抓不住真正的得分大头,去纠结可能占比只有5%的超难题,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没有“大局观”的人,那么你怎么可能轻松上岸呢?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7/1727381082124_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