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2 20:02:48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政治课本不仅仅是改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2/1725278568950_0.jpg

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

研究人士透露,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法律课程会相对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在年底即将出台的高中新课标中,政治与法治或也将成为独立的必修单元。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初中政治教师殷斌宇曾被一个德国人问起,你教的是哪门学科?他有些尴尬,不知如何作答。“你说你教的是思想品德吧,西方国家没这个说法。”

略作思考后,殷斌宇连比带划给出答案:我教卡尔·马克思。对于中国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他能够想到的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归纳。德国人听完,一下子笑了。

在现有的国家课程体系中,政治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名字。小学叫“品德与生活”,初中叫“思想品德”,高中叫“思想政治”。

2016年4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之中。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一改变,将在一两年内向小学和初中的其他年级延伸。

新教材将更突出宪法

就课程更名一事,教育部尚未正式发文,与初中对应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新一轮修改亦未启动。

不过,课标未改,教材先行。在教育部开列的《2016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已初步编写完成,正等待送审;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在进展当中。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李晓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北师大版新教材会更加突出宪法的位置和比例,并按照当前法律发展状况适当调整民法、物权法等内容。另外,教材会包含几部程序法的核心内容。“要让孩子们了解程序公正。不仅要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还要知道法律怎么保护我。”李晓东说。

殷斌宇猜测,新的课程内容或许会淡化“国情”部分。“现在思品的三大板块分别是心理道德品质、法律、国情教育。”殷认为,“国情”可能被拆分并融入到道德、法治两个板块,“就像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方针一样”。

在现行的2011年版初中《课标》中,法律内容约占政治课的1/3。它分“心中有法”“权利与义务”“法律与秩序”三个层次呈现,让学生以自身成长、自身与他人和集体、自身与国家和社会为顺序,逐渐感受、认知。

“这种层次化的教学设计,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李晓东说,如果对法律讲得过深、抽象程度过高,孩子们听不懂;一些知识点要老师掰开了揉碎了,学生才能明白。

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政治教师硕蕾对此深有感触。一次,她给初二学生讲授依法治国,一个学生突然说道:“老师,我想知道什么是人治,什么是法治!”

“他们知道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我就会问,那秦律为谁服务啊?他们说秦始皇。那中国为什么会改朝换代呢?学生说有人不服、有人觉得被推翻的皇帝是昏君。那为什么有昏君呢?因为没人约束他。”一系列追问后,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硕蕾说,“对,这就是人治。”

硕蕾还会引入国外的例子。“那美国呢?美国有个说法,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相信总统的人品,不能依赖他们,所以我们依赖法律。”这就是法治。

法律教育的高中断层

“小学讲故事,初中讲规范,高中才去进行法学理论解读。”李晓东这样解释法律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设置。

不过,到了理解、抽象能力相对成熟的高中,原本可以深入下去的法律教育似乎成为一个断层。

按照现行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完全没有法律的位置。而在六项选修课程中,只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一项法律专题。

一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法律课程会相对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李晓东也表示,在年底即将出台的高中新课标中,政治与法治将成为独立的必修单元。

在学者们的设计中,高中政治课还会有分层次的法律选修内容。比如选修一讲生活与法律,教授物权法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选修二讲法官、检察官与律师,这是为那些打算报考法学院的孩子们准备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政治教师苏百泉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章节,但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了法治教育。

他分析,总体来看,“经济生活”中法律内容约占1/3,触及票据法、价格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等;“政治生活”中法律内容约占2/3,涉及宪法、选举法、信访条例、人民法院组织法等多部法律。

李晓东对一堂高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记忆犹新,课程主题是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课堂上,老师以当时的舆论焦点PX项目为例,先让学生们了解PX是什么,国内、国外如何对待这样的项目。之后,她将学生分为企业、政府、专家、百姓四组,相互辩论,找到解决方案。

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明白了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懂得了公民可以用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样的课程名义上与法律无关,实则是在解释法治理念。

“很多老师在法律课程上有顾虑,不敢讲。”李晓东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学政治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政教专业毕业,没学过法律课程;即使学过,政教系的法律课也难以涵盖中学教材中的内容。

当了9年政治老师,硕蕾有时仍然会为法律课焦虑。在讲授一堂关于隐私权的公开课前,她足足准备了两个多月,查阅资料无数。“多数老师讲到法律课程时都会比较谨慎,因为非常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硕蕾说,她亲眼见过一名老师写板书时把“权利”写成了“权力”。

最“与时俱进”的学科

将小学、初中政治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无疑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响应。据上述研究人士透露,教育系统内部将“法制”统一改为“法治”,也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的事情。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政治课是唯一由中央多次直接发文指导改革的课程,从来都与时事紧密相连,也与法律在中国的地位息息相关。

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法治的回归,1982年,教育部下发的中学政治课教学用书中,将“法律常识”设为初三必修课。

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界专家回忆,当时的法律课程基本只讲宪法、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合称“两法一例”。但后来国家对法律教育的认识起了变化,认为法律不能只承担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所以课程中民法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得以增加,刑法逐渐淡化。

到了198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把民主法制教育、公民权利义务教育等作为政治课内容。后来,初中政治课一度更名“公民课”,法律仍然是必修内容之一。

李晓东认为,那个年代的政治课时紧时松。无论叫青少年修养、公民课还是叫政治,实质内容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在展现一种态度。

直到今天,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依然是中学校园中最与时俱进的学科。当社会上有重大事项发生时,教材很可能获得相应改变。在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中,2003年的孙志刚案件以及因违宪被废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出现在讲述权利、宪法的章节。

影响教材、课程内容修改的,还有政策方针的调整。一名一线政治教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使用的教材几乎年年都有微调。十八大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相继出现。“包括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教材迅速就要跟上去。”

在一些省份,教材修改程序繁冗、耗时费力,这些与时政相关的内容,就以课外资料的面目出现,考试时往往成为论述题目。

硕蕾的课堂上,此类时事成分不少。讲到法律时,她会在每节课前安排“以案说法”。学生们自己寻找新近案例,搜资料、查法条进行事实和法理分析。

前几天,一名初二学生选择了安徽男子刘永伟手术后右肾“失踪”的新闻,认为“肾一定是医生弄没的”。“那么你的依据是什么?法律上,你认为是谁弄没的就是谁弄没的吗?”借此机会,硕蕾又为学生们强调了司法中证据的重要性。

培养“四有合格公民”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逐渐开始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政治教材中对“公民”二字多有提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我国台湾地区等,中学法律教育都被安排在公民课程内。

现行的2011年版初中《课标》这样描述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003年版的《课标》里写的还是‘四有’好公民,但2011年版就成了‘四有’合格公民。”李晓东说,表述上的细微差别意味着现在的学生只需要符合底线。底线则意味着对个体的评价标准,更多地倾向于法律,而非道德。

将公民意识深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才是法律教育的最终目的。

江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张露露曾对无锡市两所中学的330名初三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当问到“你认为公民是指什么样的人”时,选出正确答案“具有一国国籍”的只有3.5%。

在回答“你认为国家干部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时,1.7%的学生选择党,24.8%选择人民,28.3%选择国家,45.2%表示不清楚。

就连“你如何看待班级选举活动”这样的问题,也有多达37.4%的学生“不支持也不反对”,22.6%“没想法”,13.5%“不喜欢,形式主义”。

为加深对公民与民主的理解,2013年起,硕蕾带着初二年级的学生开始了“模拟人大”,并将参与学生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初一、初二和高一。

最初,有其他科目的老师对硕蕾泼冷水,“你这是要干吗?要带着孩子们过家家?”不过,当学生代表们走上讲台展示各自的“议案”,质询坐在台下的教务主任时,没人再敢轻看这群十三四岁的孩子。

为了让学校维修、增设运动器材,学生们爬到篮球架顶端拍摄篮板上松脱的螺丝;计算各种器械、场地的使用频率;跑到北京市的四个城区,调查各类中学的器材情况……看着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统计数据,老师们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不会和其他学校盲目攀比,提出增设网球机、高尔夫球机之类的建议。因为学校就这么大,他们不会凭空想出一个空中花园。”硕蕾说。

最终,北京十二中依据学生“议案”,补充了篮球数量,增设了单杠、乒乓球案等运动设施,还针对体育场馆维护出台了相应规则。老师们只管执行,从选举学生代表开始的一切决策,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经历过模拟人大的学生,升入初三学习人大制度时,有一种天然的主动性和亲切感。硕蕾感觉很多事情她根本不用讲,孩子们自己想一想就全明白了。

(南方周末实习生钱锦、李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政治课本,不仅仅是改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政治课本不仅仅是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