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地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高中地理中的八种“锋面”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两种重要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显著影响。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0.jpg
一、厄尔尼诺现象
1. 定义: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通常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一般为几个月到一年以上。
2. 形成机制: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1.jpg
(1)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地区存在沃克环流。信风驱使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在西太平洋堆积,使得西太平洋海平面高于东太平洋,同时西太平洋海水温度较高,而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2.jpg
(2)当厄尔尼诺发生时,信风减弱,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升高。
3. 主要影响:
(1)气候方面
①使热带地区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例如,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可能出现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②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异常干旱。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可能在厄尔尼诺期间遭遇严重干旱。
(2)生态方面
①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厄尔尼诺会导致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鱼类大量死亡。例如,秘鲁渔场的渔业资源可能因厄尔尼诺而大幅减少。
②对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影响。由于气候异常,可能导致森林火灾风险增加,植被生长受到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
1. 定义: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2. 形成机制:当拉尼娜发生时,信风增强,西太平洋表层海水堆积加剧,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被进一步拉向深层,导致海表温度下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3.jpg
3. 主要影响:
(1)气候方面
①使热带地区气候更加干燥。例如,拉尼娜期间,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等地可能更加干旱。
②一些地区可能出现严寒天气。如北美地区在拉尼娜冬季可能遭遇更强烈的寒潮和暴风雪。
(2)生态方面
①对海洋生态系统同样有影响。可能改变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繁殖模式。
②陆地生态系统方面,可能导致植被生长周期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三、两者的关系及对全球的影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4.jpg
1. 关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两种极端情况。它们共同构成了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自然变化周期。
2. 对全球的影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5.jpg
①对全球气候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改变不同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分布,导致气候异常。
②影响农业生产,如造成粮食减产、价格波动等。
③对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可能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或洪涝灾害加剧。
④影响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依赖农业、渔业和能源资源的国家和地区。
在高中地理中,我们常说的一般只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但是在实际的考试中,“锋”这一概念的深入挖掘早已成为常态。
什么是锋呢?课本上给出的定义是“锋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如果进行一定的外延,我们可以认为“锋是两种不同性质流体之间的交界面”。
在理解“锋”的概念内涵之外,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些特殊的锋面类型。
倒暖锋
倒暖锋是在北半球,由北向偏南方向逆行的暖锋;在南半球,由南向偏北方向逆行的暖锋。
倒暖锋在我国主要出现在东北地区,一般出现在寒潮过境之后的两三天之内。出现的现象:东北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产生降水,同时出现北部气温高于南部气温的反常现象。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6.jpg
东北地区倒暖锋形成条件:寒潮过境东北;千岛群岛附近出现低压中心,形成从鄂霍茨克海向我国东北的水汽输送条件;鄂霍茨克海上空气温较高。
倒暖锋具备一般暖锋的基本特征,但相比之下它有以下明显特点:移动方向反常,自北向南移动;降水区域反常,降水区域集中在锋面附近,但是锋后降水范围大于锋前(因为锋面与地面夹角较大);水汽来源反常,暖湿气流不是来源于我国东部及南部海洋,而是来源于我国东北方的鄂霍茨克海。
缓行冷锋与快行冷锋
缓行冷锋是冷锋的第一种类型,移动速度比较慢,锋面较缓,因此云雨天气主要发生在锋后。
快行冷锋又称急行冷锋,是冷锋的第二种类型,移动速度较快,锋面较陡,因此云雨天气相当一部分发生在锋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7.jpg
上图来源于《自然地理学》
我们在描述锋面坡度时,常常用两个数字的比值,前者代表锋面的垂直高度,后者代表锋面的水平长度。缓行冷锋的坡度一般在1/100左右,急行冷锋一般在1/50左右。
露点锋(干线)
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的密度小。露点是指空气因为冷却(降温)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露点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就越大。
可以分析,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会抬升至干气团上空,形成的锋面称为露点锋,也称干线。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产生降水。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8.jpg
上图来源于2020年山东卷高考
副冷锋
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变性程度(变为暖气团的程度)不同,可能会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因此在主锋后常有副冷锋形成。
判断:图上出现两条大致平行的锋线,主锋两侧温差较大,副冷锋两侧温差较小。
锢囚锋
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气团移动较快,暖气团移动较慢,所以锋面气旋中的冷锋终将追上暖锋,最后冷锋与暖锋相叠,将地面的暖空气全部举升至空中,便形成锢囚锋。所谓锢囚,是指暖气团被锢囚在高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9.jpg
上图代表了锋面气旋从产生到最终消亡的全过程,D过程开始出现锢囚锋,当暖空气完全被囚锢到高空之后,由于地面气温差异减小,气压差异减小,气团驱动力逐渐消失,锋面气旋也最终消亡。
这里再给出平面图,供大家进一步加深理解。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10.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11.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12.jpg
河口锋
河口锋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界面,在这一界面附近,往往存在一种或多种水体特征(盐度、温度、密度、透明度等)的最大差异。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13.jpg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在我国,典型的有江淮准静止锋、云贵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等。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99855191_14.jpg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