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复习 新教材高中地理知识点
新教材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及类型(1)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等。①天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脉(宇宙间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等。②人造天体: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2)常见天体的特点 类型 形状 组成 能否发光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恒星 球状或类球状 炽热气体 能 行星 近似球状 如土星 否 卫星如月球 否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的级别(由低到高):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①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②太阳系: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③银河系: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系统。④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行星地球1.太阳系(1)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靠近太阳,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气体构成,体积巨大)——木星、土星;远日行星(远离太阳)——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近圆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近似正圆。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太阳系中大小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生物存在的温度;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月相变化、航天基地选址1.月相变化(1)月球自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面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夜。(2)因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及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绕转,形成周期为29. 53天的月相变化周期(即新月一上弦月一满月一下弦月一新月等)。2.航天基地选址(1)纬度因素:低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和成本,提高载重。(2)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3)地形、海陆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4)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5)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及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2)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昼长 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太阳辐射越多 地势 地势越高,大气层越薄,透明度越高,日照时数越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越强 天气 晴天云少,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越多;阴雨天相反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地理环境: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2)影响人类活动: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可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也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 太阳大气层 厚度 亮度 观测难易程度 外内 日冕层 大小 低高 亮度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可见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望远镜可见色球层发出最强可见光,肉眼可见光球层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1)太阳黑子(光球层):区域温度比周围低,颜色较深的黑斑点;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11年)。(2)太阳耀斑(色球层):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时间较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释放巨大能量。(3)日珥(色球层):喷射的气体呈弧状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日全食时可肉眼观测到;喷射大量带电粒子。(4)日冕物质抛射(日冕层):日冕结构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地球气候①亚寒带树木的年轮有规律的疏密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的活动周期相对应。②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的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