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2005年江苏地区苏科版初中物理9年级(上)教学要求[特约]-新课标.doc
苏科版初中物理9年级(上)教学要求(试用稿)说明为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用好(苏科版)物理教材,我们组织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下面对《要求》做几点说明:1.《要求》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体现(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特点,是我省使用苏科版物理教材教学的依据。2.《要求》按(苏科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教学内容提出三维教学要求。3.《要求》中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认识”和“理解”三个水平,在相关要求后分别标注了Ⅰ、Ⅱ、Ⅲ。4.《要求》中对技能的要求为独立操作。5.《要求》中对体验性的要求分为经历、反应、领悟,在相关要求后分别标注了A、B、C。6.《要求》对教材里的“生活·物理·社会”、“读一读”、“信息库”等栏目中的知识内容(课标没有涉及的)没有提出要求。对这些内容只需常识性了解,不应对这些内容涉及的知识进行单独考查。7.《要求》表述中使用的行为动词与《物理课程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的界定相同,见附录。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课标要求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2.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3.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和过程。4.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5.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6.理解机械效率。7.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节次教学要求程度说明一.杠杆●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IAII只对有明显转动轴、且处于平衡状态下臂、阻力臂。●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IICIIAA的杠杆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二.滑轮●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IIIIBIAIBI对轮轴和斜面问题只要求了解其原理或特点,不要求进行定量计算●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IB三.功●理解功的概念,经历实验探究体验做功的过程,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验并能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历史,进一步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献身科学的意识。IIIIIIAIA有关功的计算,仅限于力和位移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四.功率●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功率的公式FvtWP,会对有关功率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功率的单位“瓦特(W)”,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IIIIIIB1.对公式FvP只作定性分析和应用2.在功率的习题中不要涉及“马力”这个单位五.机械效率●经历使用动滑轮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了解常用机械的效率,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通过对机械效率的了解,认识到做所有的事情都要讲究效率。IIIICIB不对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进行计算●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六.综合实践●学会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学会拟订科学探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通过交流提高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通过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敢于动手、乐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IBIIIBIA仅限于两种机械的组合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课标要求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5.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7.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节次教学要求 程度 说明一、动能势能机械能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认识到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理解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ⅢA ⅡAⅡAⅢAⅡC 要能结合实例来说明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转化的情况。例如,通过“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二、内能热量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
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ⅠⅠ ⅡAⅠⅢ Ⅲ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内能、温度及其相互关系,不要求作出严格地定义。热量的计算限于一个物体吸放热的情况三、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 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ⅡⅠⅠⅠⅡⅢ ⅡC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