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1 14:15:46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全国甲卷(含解析).docx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

生物试卷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

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

D.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叶绿体产生

2.ATP可为代谢提供能量,也参与RNA的合成,ATP结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高能磷酸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用α位32P标记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

C.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不能在细胞核中断裂

D.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

3.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植物激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D.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

4.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于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中TSH含量减少

5.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种群之间数量变化的关系,如甲数量增加导致乙数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数量的变化不会对丙数量产生影响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

C.丙可能是初级消费者,也可能是次级消费者

D.能量流动方向可能是甲→乙→丙,也可能是丙→乙→甲

6.果蝇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各由1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弯翅、黄体和紫眼均为隐性性状,控制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小组以纯合体雌蝇和常染色体基因纯合的雄蝇为亲本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在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的亲本组合是()

A.直翅黄体♀×弯翅灰体♂B.直翅灰体♀×弯翅黄体♂

C.弯翅红眼♀×直翅紫眼♂D.灰体紫眼♀×黄体红眼♂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7.在自然条件下,某植物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叶片在温度a和c时的光合速率相等,叶片有机物积累速率(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2)在温度d时,该植物体的干重会减少,原因是。

(3)温度超过b时,该植物由于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4)通常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光合产物,农作物在温室栽培过程中,白天温室的温度应控制在最大时的温度。

8.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A可被吞噬细胞摄入和处理,诱导特异性免疫。回答下列问题。

(1)病原体感染诱导产生浆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方式属于。

(2)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A的一条肽链水解成多个片段,蛋白酶切断的化学键是。

(3)不采用荧光素标记蛋白质A,设计实验验证蛋白质A的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9.鸟类B曾濒临灭绝。在某地发现7只野生鸟类B后,经保护其种群规模逐步扩大。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鸟类B采取“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模式。就地保护是。

(2)鸟类B经人工繁育达到一定数量后可放飞野外。为保证鸟类B正常生存繁殖,放飞前需考虑的野外生物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3)鸟类B的野生种群稳步增长。通常,种群呈“S”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4)保护鸟类B等濒危物种的意义是____。

10.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对粮食生产具有突出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状优良水稻纯合体(甲)给某雄性不育水稻植株授粉,杂交子一代均表现雄性不育;杂交子一代与甲回交(回交是杂交后代与两个亲本之一再次交配),子代均表现雄性不育;连续回交获得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品系(乙)。由此推测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A)位于(填“细胞质”或“细胞核”)。

(2)将另一性状优良的水稻纯合体(丙)与乙杂交,F1均表现雄性可育,且长势与产量优势明显,F1即为优良的杂交水稻。丙的细胞核基因R的表达产物能够抑制基因A的表达。基因R表达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翻译产生多肽链的细胞器是。F1自交子代中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数量比为。

(3)以丙为父本与甲杂交(正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与育性有关的表现型有种。反交结果与正交结果不同,反交的F2中与育性有关的基因型有种。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合理使用消毒液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某同学比较了3款消毒液A、B、C杀灭细菌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的细菌数量,发现测得的细菌数量前者大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

(2)该同学从100mL细菌原液中取1mL加入无菌水中得到10mL稀释菌液,再从稀释菌液中取200μL涂布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为100,据此推算细菌原液中细菌浓度为个/mL。

(3)菌落计数过程中,涂布器应先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后再涂布。灼烧的目的是,冷却的目的是____。

(4)据图可知杀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液是,判断依据是。(答出两点即可)

(5)鉴别培养基可用于反映消毒液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色。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某同学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E。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利用PCR扩增目基因。PCR的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3个阶段,其中DNA双链打开成为单链的阶段是,引物与模板DNA链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是。

(2)质粒载体上有限制酶a、b、c的酶切位点,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构建重组质粒时,与用酶a单酶切相比,用酶a和酶b双酶切的优点体现在(答出两点即可);使用酶c单酶切构建重组质粒时宜选用的连接酶是。

(3)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前,通常先将受体细胞处理成感受态,感受态细胞的特点是;若要验证转化的大肠杆菌中含有重组质粒,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是。

(4)蛋白E基因中的一段DNA编码序列(与模板链互补)是,编码从GGG开始,部分密码子见表。若第一个核苷酸G缺失,则突变后相应肽链的序列是____。

氨基酸

密码子

赖氨酸

AAG

精氨酸

AGA

丝氨酸

AGC

脯氨酸

CCA

CCC

亮氨酸

CUG

甘氨酸

GGC

GGG

终止

UGA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答案:C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在有氧条件下,某些原核生物能够利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酶系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如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仅为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线粒体产生,D错误。

2.答案:C

解析:离子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TP转化为ADP时可以释放能量,供离子的主动运输利用,A正确;当图示ATP脱去β和γ位磷酸基团后就成为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B正确;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的过程是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其释放出的能量可供机体的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利用,细胞核中进行的一些生命活动也需要ATP水解供能,如转录,故C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可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这些化学能主要储存于ATP的β和γ位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D正确。

3.答案:B

解析:赤霉素可以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α-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分解,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使用,故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B错误。植物激素可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C正确。不同激素在代谢上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例如,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因此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D正确。

4.答案:D

解析: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由此推测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于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A正确;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故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B、C正确;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液中的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D错误。

5.答案:B

解析:结合已知信息分析可知,甲数量下降可导致乙数量下降,乙数量下降可导致丙数量下降,故A错误。分析图示,甲数量下降可导致乙数量下降,乙数量下降可导致甲数量增加,甲数量增加可导致乙数量增加,乙数量增加导致甲数量下降,可知甲和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甲→乙);又知乙数量下降可导致丙数量下降,丙数量下降可导致乙数量增加,乙数量增加导致丙数量增加,丙数量增加导致乙数量下降,可知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乙→丙),所以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B正确。结合题图分析可知,若甲是生产者,则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甲→乙→丙,在该食物链中丙是次级消费者,据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出丙是初级消费者,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量流动的方向为甲→乙→丙,故D错误。

6.答案:A

解析:设控制果蝇翅型、体色、眼色的基因分别为A/a、B/b、D/d。由题意知,果蝇翅型、体色和眼色性状各由1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弯翅、黄体和紫眼均为隐性性状,控制灰体/黄体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故控制翅型和眼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某小组以纯合体雌蝇和常染色体基因纯合的雄蝇为亲本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如果亲本组合为直翅黄体♀×弯翅灰体♂,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Y,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中直翅灰体个体(、A_XBY)所占的比例为3/4×1/2=3/8,直翅黄体个体(、A_XbY)所占的比例为3/4×1/2=3/8,弯翅灰体个体(、aaXbY)所占的比例为1/4×1/2=1/8,弯翅黄体个体(、aaXbY)所占的比例为1/4×1/2=1/8,即F2中直翅灰体:直翅黄体:弯翅灰体:弯翅黄体=3:3:1:1,A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7.(1)①.不相等②.温度a和c时的呼吸速率不相等

(2)温度d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但植物的根部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仍呼吸消耗有机物,导致植物体的干重减少

(3)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过高,导致酶的活性降低,使暗反应速率降低

(4)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差值

解析:(1)有机物的积累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该植物叶片在温度a和c时光合速率相等,呼吸速率不相等,即该植物叶片在温度a和c时的净光合速率不相等,因此该植物叶片在温度a和c时的有机物积累速率不相等。

(2)在温度d时,该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即该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0,没有有机物积累,该植物体还有很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这些细胞需要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因此,在温度d时,该植物体的干重会减少。

(3)温度较高时,蒸腾作用较强,植物气孔部分关闭,以防止水分大量散失。气孔部分关闭时,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减少,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因此温度超过b时,该植物暗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温度升高,植物气孔开度降低,进入叶片的CO2减少。

(4)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越大,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光合产物,农作物在温室栽培过程中,白天温室的温度应控制在净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度。

8.(1)体液免疫(2)肽键

(3)实验思路:以蛋白质A的片段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差速离心法将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分离,并提取溶酶体中的蛋白质,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预期结果:出现杂交带,表明蛋白质A的片段可出现在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

解析:(1)浆细胞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2)蛋白酶作用的化学键是肽键。

(3)题中要求不采用荧光素标记蛋白质A,可以让该病原体的蛋白质A带上放射性标记,可用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或细胞培养该病原体,让其蛋白质A带上放射性标记。可以参考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完成该实验。

9.(1)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

(2)天敌、竞争者、食物等

(3)存在环境阻力(4)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2)鸟类B放飞前需考虑的生物因素包括食物、天敌等。

(3)种群呈“S”型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条件的限制、种内竞争的加剧等。

(4)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会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保护鸟类B等濒危物种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0.(1)细胞质(2)①.核糖体②.3:1

(3)①.1②.3

解析:(1)假如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A)位于细胞核,则F1的基因组成为Aa,F1与甲(aa)回交产生的子代中雄性不育:雄性可育=1:1,与题目所给信息不符;假如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A)位于细胞质,因为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大部分来自卵细胞,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母本,其子代全部表现为雄性不育,与题目所给信息吻合。

(2)多肽链的合成(翻译)场所是核糖体。乙只能作母本,子代都含有A基因。根据题意,丙和乙杂交,F1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可推出F1均具有基因R,进而推出丙的核基因组成为RR,乙的核基因组成为rr,F1的基因组成为A(Rr),F1自交子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RR):A(Rr):A(rr)=1:2:1,雄性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的数量比为3:1。

(3)分析知,甲的基因组成为a(rr),丙的核基因组成为RR,以丙作父本与甲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组成为a(Rr),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组成有a(RR)、a(Rr)和a(rr),全部表现为可育。以丙作母本与甲杂交(反交),所得结果与正交结果不同,则丙的基因组成为A(RR),得到的F1的基因组成为A(Rr),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组成有A(RR)、A(Rr)和A(rr),与育性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前者微生物分散的活菌和死菌一起计数,后者存在多个活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且只计数活菌(2)5000

(3)①.杀死涂布器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防止涂布器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②.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4)①.A②.A消毒液活菌数减少量最多,且杀菌时间较短,效率最高

(5)黑

解析:(1)用菌落计数法计数时,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活菌统计值比实际值小;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时,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故测定的细菌数量往往大于实际的活菌数,因此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的结果比菌落计数法计数的结果大。

(2)100个菌落代表100个活菌,其来自200μL(0.2mL)稀释液,推出1mL稀释液中大约有500个活菌,稀释液由细菌原液稀释10倍获得,进而推出细菌原液中细蘑浓度为5×103个mL。

(3)将涂布器被在火烙上灼烧的目的是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菌种。

(4)由曲线图可以直接看出,用消毒液A处理后活细菌减少量最大且活细菌减少得最快,说明消毒液A杀菌效果最好。

(5)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菌落呈黑色。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1)①.变性②.氢键

(2)①.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任意连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②.T4DNA连接酶

(3)①.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②.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将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提取出来,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作为探针,使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如果显示出杂交带,表明大肠杆菌中含有重组质粒

(4)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

解析:(1)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需提供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2种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通过氢键结合。

(2)用酶单酶切,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目的基因和载体容易发生自身环化以及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用酶a和酶b双酶切可防止载体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以及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保证目的基因和载体正确连接,从而提高重组率。使用酶c单酶切只能形成平末端,T4DNA连接酶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

(3)感受态细胞的特点是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欲验证转化的大肠杆菌中含有重组质粒,可将转化的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提取出来,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以此为探针,使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如果显示杂交带,就表明转化的大肠杆菌中含有重组质粒。(4)依据DNA分子模板链和编码链的碱基配对情况、转录过程的碱基配对情况,可推出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和编码链相近,只存在T和U的差别,即正常mRNA碱基序列为,编码序列缺失第一个核苷酸G后,产生的异常mRNA碱基序列为,对应的密码子依次是GGC(甘氨酸)、CCA(脯氨酸)、AGC(丝氨酸)、UGA(终止密码子),即突变后相应肽链的序列是甘氨酸一脯氨酸一丝氨酸。

高考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备考策略务必精准

高三备考的不同阶段,目标和任务各不相同,就像打仗一样,攻克不同的山头有不同的打法,只有抓住要领,才能打赢主动仗。一是细化“作战地图”。从现在到一模考试前,主要任务是过课本、串教材,把基础知识再夯实,为专题复习奠定坚实基础。各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新课标、《中国考试评价体系及说明》和近三年高考原题,把高考考点和试题变化点做成“作战地图”,平时考试、练习要对照“作战地图”进行选题,并在“作战地图”上一一标注,确保考点训练无死角、考点覆盖无遗漏。二是组织集体攻坚。发挥学科组集体备考的优势,学科组内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每次考试变式训练的预测由组长把关。学科组坚持“一课一研”、“一考一研”,新老教师步调一致,节奏有序,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集体教研智慧。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微微专题课,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一题能举一反三。二是上好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的主打课型,必须切实收到实效。首先,要精确掌握考情。考试不过夜,打铁要趁热,每次考试以后,要对班级考试情况了如指掌,充分了解易错点、易考点,这样讲评时,才能有所侧重,才能有针对性地攻克重难点。其次,要规范讲评流程。针对错误率高或重点考察的试题,教师引导出方法思路;再由学生个人进行自评自纠,小组讨论展示,找出得分原因和失分原因,真正弄清楚解题思路。师生合作再对解题思路进行再归纳总结,写到纸上记录下来,强化验证结果。三是克服“漏斗思维”。所谓“漏斗思维”,就是:今天正在学,突然有事不继续了,明天已经忘记一大部分,后天想起来,继续学,但是忘记的一大部分似乎又需要重新开始,周而复始,积累数月,结果是仅仅只有一点点的内容,而且是在同一个地方循环往复。对于常错、常考的知识点,要经常复习,要不就如同漏斗一样慢慢溜掉。尤其是对于已经进行过的专题训练、变式训练,不能认为进行过一次、两次就万事大吉,要每隔2周进行“回头看”,把学生的易错题重新编辑,归类整理后附上分析讲解印发给学生,克服漏斗思维,反复夯实专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全国甲卷(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