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考点总结.pdf
(每日一练)2022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考点总结单选题
1、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催化剂
3HX+HO,X的化学式为
22
A.COB.CHC.CHOHD.CHOH
4325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C、
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所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
为CHOH;
故选C。
2、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为
A.22
B.48
C.70
D.26
答案:A
解析: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3、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夯筑土屋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D.烧制彩陶
答案:D
解析:
A、夯筑土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结绳记事,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磨制石器,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制彩陶,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小提示: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
C.燃煤脱硫,减少酸雨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答案:C
解析:
A、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电火花或加热等易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
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错误;
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化石燃料的燃烧,为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危害,
应对燃煤脱硫处理,故选项错误;
D、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选项错误。故
选C。
5、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为
A.22
B.48
C.70
D.26
答案:A
解析:
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6、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Fe)在氧气(O)中燃烧”的实验,结果
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薄细沙
B.铁丝(Fe)生锈
C.铁丝(Fe)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收集到的氧气(O)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答案:A
解析:
A、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与铁丝能否燃烧无关。A符合题意;
B、铁丝生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没有可燃性,所以铁丝生锈后不能燃烧。B不符合题意;
C、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铁丝不能燃烧。C不符合题意;
D、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太少或浓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B
解析: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B.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1相同
答案:B
解析:
A、由“金”字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1=2+8+18+m,m=3,不符合题意;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
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Ga3+,符合题意;
C、质子数=原子序数=31,镓是31号元素,位置应该在Z处,不符合题意;
D、镓和铝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
生素。故选B。
10、6.5g镁、锌金属混合物与100g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盐的总质量可能为
A.13.6gB.15.8g
C.17.5gD.105.8g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和酸的反应。
设6.5g全是金属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质量为x,
Zn+HSO=ZnSO+H↑
2442
65161
6.5g
65161
6.5g
求得x=16.1g;
设6.5g全是金属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质量为y,
Mg+HSO=MgSO+H↑
2442
24120
6.5gy
24120
6.5gy
求得y=32.5;
根据题意,镁、锌金属混合物生成的硫酸盐的量应该介于16.1g和32.5g之间,故选C。
小提示:
根据极值法进行分析即可。
1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答案:C
解析:
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
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
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
故选C
12、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为加快经济发展,鼓励使用私家车
C.为增添节日气氛,鼓励燃放烟花爆竹
D.为增强节约意识,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答案:D
解析: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土污染,要合理利用化肥,错误。
B、私家车大量使用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C、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烟尘,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D、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正确。
故选:D。
13、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玉器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筒刻字
答案:C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玉器雕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骨笛打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彩陶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金筒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小提示: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时,将2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B.t℃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降温至t℃,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
21
D.若a物质中混有了少量的c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答案:C。
解析:
A、t℃时,固体a物质的溶解度50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固体a物质,在t℃时,将20ga物质加入50g水
22
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0g,说法正确;
B、溶解度曲线中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即此时质量分数相同,t℃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固体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t℃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固体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降温过程中c物质质量分数不变,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
降温至t℃,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说法错误;
D、固体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固体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若a物质中混有了
少量的c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说法正确;
15、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对除杂质的认识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①加热条件下,用除去Cu粉中少量的CuO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
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C.对性质和用途的认识D.对化学史的认识
①张青莲主持了测定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
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炼铁
新值
②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②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贡献巨大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A、①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
②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很少,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无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错误。
B、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正确;
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有较大的影响,错误。
C、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作燃料,错误;
②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正确。
D、①张青莲主持了测定锌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正确;
②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贡献巨大,正确。
故选D。
多选题
16、欲探究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准备的下列试剂组中,可行的是
A.Cu、Ag、Fe和稀HSOB.Fe、Ag、CuSO溶液
244
C.Cu、AgNO溶液、FeCl溶液D.Ag、FeCl溶液、CuSO溶液
3224
答案:BC
解析:
A、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铜、银与稀
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后,可得出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
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
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铜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无明显
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D、银与氯化亚铁、硫酸铜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铁、铜比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
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0
17、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看颜色
B除去食盐中的泥沙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鉴别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A.AB.BC.CD.D
答案:CD
解析: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选项A错误;
B、除去食盐中的泥沙,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泥沙,选项B错误;
C、酒精具有特殊气味,白醋具有酸味,闻气味可以鉴别酒精和白醋,选项C正确;
D、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
式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选项D正确。
故选:CD。
18、欲探究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准备的下列试剂组中,可行的是
A.Cu、Ag、Fe和稀HSOB.Fe、Ag、CuSO溶液
244
C.Cu、AgNO溶液、FeCl溶液D.Ag、FeCl溶液、CuSO溶液
3224
答案:BC
解析:
A、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铜、银与稀
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后,可得出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
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
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11
C、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铜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无明显
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D、银与氯化亚铁、硫酸铜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铁、铜比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
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9、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