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2 19:30:10

高考语文最全试卷点评来啦,一文带你了解全貌!

高考语文,作为高考科目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考生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考生语文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水平的全面检验。

2024年,广东高考的试卷版本依然沿用新课标Ⅰ卷。目前,使用新课标Ⅰ卷的城市除了广东外,还有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浙江等城市。语文作为高考全民关注的科目,常常会引起大家广泛的讨论。

下面,让卓越教育高考语文研究团队带你一起分析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给你最全面的备考建议!

一、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快评:识稳中之变,蓄扬帆之力

2024年全国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发挥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有机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今年的语文试题总体而言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六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试卷结构及考点占比相对固定: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2/1727868610288_0.jpg

试卷中现代文阅读Ⅰ的难度有所增强,更加注重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把握。

材料一节选自《论持久战》(据学生回忆)。《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现代文阅读Ⅱ在考查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考查较为全面,平稳过渡,具有明显的延续性。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文言文题目强调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局限于单一视角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也要求学生在后续的复习之中不能仅仅关注人物传记,还要关注其他体裁的文章。

文言文试题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中李陵请命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的一段;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是王夫之针对《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李陵事迹而作的一段议论(学生回忆)。

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深度关联,所述史实清晰晓畅,所议事理简易明了,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李陵之降便形成完全不同的判断。第14题即由此而设: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本题目标不在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而在于引导考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而不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评判,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古代诗歌阅读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于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并要求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特点分析,考查语料变为一则,综合考查语用考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作文考查极简材料+问答形式作文,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社会、生活。更加注重学生思辨性思维,立意角度和思考联想呈开放性。

试卷中的默写题继续注重古诗词的记忆理解,第一题和第二题分别考查了《屈原列传》和《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名句(学生回忆)。

题目不仅考查考生对诗句记忆的准确性,还要求能与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知识相结合,例如第三题考查了“以汉喻唐”的诗句默写。考生需要强化对经典诗词的深度记忆,同时提升对默写内容的分析和迁移能力,以应对可能的难度和变化趋势。

结合试卷结合和考点,可见2024新课标I卷语文试卷的考查稳中有变,变化点体现在:

1.文本取材广泛,体现教考联结。

2.情境化设问,考查审题能力,具有开放性。

考点轮换——标点更换为成语。

二、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

对于2025年高考的考生有以下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教材中学习单元任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语文最全试卷点评来啦,一文带你了解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