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4 01:05:04

微专题32 土壤-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32土壤【重点梳理】土壤结构与特征 依据 类型 形成或组成 特征 土壤颜色 黑土 由腐殖质积累而成 富含腐殖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北部红壤 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 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紫色土 由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经过风化而成 含有丰富的磷、钾成分,比较肥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 土壤质地 砂土 以砂粒占优势 砂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养分含量少,土温变化比较快,大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但通气、透水性强,有机质易分解,易于耕作壤土 黏粒、粉粒、砂粒比例适中的土壤 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 黏粒占优势 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土壤剖面构造 自然土壤 剖面构造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下渗,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层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耕作土壤 剖面构造分为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土壤的形成1.成土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3.气候:(1)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2)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4.地貌: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5.时间和人类活动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土壤的利用与保护(1)轮作和休耕:在同一块田地上轮作换茬,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能减轻病虫危害,轮作能减少田间杂草危害。休耕指减少复种次数,腾出时间土壤自然恢复肥力,以提高土地质量,进而提高单产。(2)土壤消毒:药剂、日光法(夏季撤棚深翻,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高温(高温季节灌水闷棚),冷冻(冬季撤棚深翻,冻死病虫卵)。

(3)土壤板结,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换土,无土栽培,深翻耕下层与上层混合。深翻耕可以清洁耕作层表面,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翻埋的肥料则可调整养分的垂直分布,同时将杂草种子、地下根茎、病菌孢子、害虫卵块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4)盐碱地以水排盐: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夏季换茬空隙,撤膜淋雨。(5)科学施肥,避免土壤板结和污染;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施用化学改良剂。(6)采取生物改良措施:种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有机质、种植耐盐碱作物,提高作物适应性。(7)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在灌溉之前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黑土退化1.东北黑土退化的原因和影响原因:(1)对土地管理方式落后,重利用轻养护、 掠夺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黑土退化加剧;(2)农民为了追求作物高产,采取过量施用化肥来弥补土壤养分不足,导致了化肥利用率降低、土壤酸化和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土壤退化,形成了恶性循环;(3)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 影响:(1)为了增加肥力需要增加施肥量,增加农民负担;(2) 过度施肥会引发面源污染,对土壤、江河湖泊、地下水以及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将造成严重破坏。(3)土地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2.恢复东北黑土肥力的措施 (1)实施秸秆还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2)增施有机肥力,绿肥等;(3)实施免耕精量播种,减少水土流失;(4)加强对土地的管理,注重对土地的养护工作。【典题精炼】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200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专题32 土壤-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