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4 02:05:28

冲刺高考——历史备考指导

2024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历史作为二选一科目之一,成为文科方向高考生的必选科目。由文综考试改成单独考试,考试时长为75分钟,卷面满分100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5~16题,每题3分,共45~48分;非选择题共3题,共52~55分。那么在最后一个多月里我们应该怎么复习备考历史呢?

备考建议

1、心态调整:自我减压、积极暗示、强化自信。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回归真题,总结方法。

(1)通过绘制时空坐标,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采取分类的方法在时空坐标轴上一一呈现出来,并能熟记其前后逻辑关系。

(2)通过列表或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建构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而能够合理解释各时期历史发展趋势。

(3)通过研读史料,重点分析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特点,分析历史大事件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4)通过练习高考真题,明确高考的考点频率,确定复习的重难点,并熟练运用唯物史观、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法洞悉解题技巧。

(5)通过关注时政热点,能与各时期的重要历史概念、重大历史事件建立有机的联系,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3、抓好错题集的反思,总结解题方法;抓好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总结答题模板;抓好限时模拟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训练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较为快速准确地将题目答完;重点训练正确解读、充分利用给定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以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重点训练概述能力;重点训练评述能力。

要在答题角度上下功夫。

要在关键词上下功夫。

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86728474_0.png

解题指导



选择题解题方法

01

直选法

直选法主要是根据题干所给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建立在对材料的梳理和判断之下直接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在运用中可以经由以下几个步骤:

(1)读——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培养浓缩材料概括大意的能力,精练准确地概括出材料的主体内容。

(2)找——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3)联——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4)析——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这样把选择题当成主观题来做。

02

排除法

在选择题解题过程中,排除法的运用最为普遍,也是同学们最习惯或最先选择的方法,即使排除之后剩下多个选项,排除法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不推荐直接使用。因为过度使用会不利于知识巩固、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1)绝对化表述排除

【例题】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举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解析】A选项中“关系紧张”一词在材料中未体现,B选项中“左右”一词表述绝对化,C选项中“决定”一词表述绝对化,故排除。科举功名影响官员威望是对材料信息的本质性概括,故选择D项。

(2)因果倒置排除法

【例题】《吕氏春秋·上衣》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劳动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而畜力与铁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增加,C选项因果倒置,故排除。

(3)时空排除法

【例题】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岀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据此可知,该时期 (  )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C.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

【解析】本题涉及具体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故可以排除B选项。而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虽有所发展,但过分依赖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市场和出口贸易,自身承受的风险更大,由此得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下降,故选D项。

(4)概念排除法:历史概念分为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这些概念相比于历史事实,更加具体、更能够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这类题型及其解答方法比较能够突出学生史料解析、自主探究、史料结合等相关能力。

【例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解析】本题的题干信息涉及党史中的概念。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建立,排除A项;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在中共二大,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于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探索,排除D项。

03

验证法

就正确选项而言,“对、有、全”是其基本特征,“对”就是符合史实,“有”就是跟材料相关,“全”就是表意最全面,是最佳选项。学生选出正确选项后可以用这三个特征来验证。

若直选得不出答案,排除2个答案仍然无法选出正确选项时首先要重新审题,看是否出现错误,要是仍得不出答案,可考虑使用验证法,即把预设正确选项与题干连起来读一下,看其是否为一个表意完整、符合历史逻辑的句子。

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无论是选择题的命制过程还是同学的解答过程都不再适合生搬硬套或者是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记忆的阶段。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的思维都需要注重平时的训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运用直选、排除、验证等方法。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86728474_1.png



主观题解题指导

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方法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01

从历史特点的设问角度看答题内容

(1)某一时期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和反映的特点,如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

02

专项分析

(1)政治方面: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方面:要体现时代特色。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思考。

03

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

(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是否具有局限性等。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比较类材料题解题方法

1、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

2、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3、对于比较类设问的解答应注意两点:

(1)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切入点,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作比较。

(2)解答时,要逐点对应比较,而不能把甲事物笼统地写一段,再把乙事物笼统地写一段,造成比较项不明确、答案模糊。

原因(背景)类材料题解题方法

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外因方面,或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思考。

影响(意义、作用)类材料题解题方法

01

影响类

(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第一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第二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思考。

政治影响,可从政治格局、制度革新或调鏊、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等方面思考。

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文化影响,可从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思考。

军事影响,可从国家军事装备、以及对随后战争等方面思考。

外交影响,可从国家对外政策、国家之间外交事件等方面思考。

第三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第四种: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注:①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②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一般情况下,近年的考题在评价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时,也要注意分清主次,应以积极的为主。

02

意义类

(1)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思考。

(2)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思考。

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方法

01

根据材料评价

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相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分为二、客观准确。

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为你论证的史料。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

02

根据所学知识评价

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价。

0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冲刺高考——历史备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