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3 07:05:50

也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是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历史学科在选拔性考试中有限的地位,其重要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鉴于目前的教育教学环境,历史教师应该本着职业精神,努力通过历史教学发挥学科德育优势,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积极有效地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增强历史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功能。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科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陈年老帐”,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究其原因,一是历史作为意识导向型的学科,不可能象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教育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二是中学历史教材过去很长时间较 偏重理论知识,缺少现实性和应用性。三是历史教学方法单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与社会现实联系较少。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方法日益更新,其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日渐突出,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社会》系列教材充分反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内容日益贴近社会现实,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一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讲述了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和世界上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发展现状,为学生初步展现了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学习理论历史课程提供了用以联系现实的基础。初二和初三年级开设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课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日益突出了历史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历史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思考历史,从而促进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有条件也有责任积极寻求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以贯彻历史学科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中要求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加以阐述和提升。例一,教材在讲述有关社区建设的内容时,其倡导的友好合作的邻里关系正是当前我国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其要求学生所作的社区调查及其报告正是当前公民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集中体现。例二,教材在讲述我国“少数民族的贡献”时推出了冼夫人这一巾帼楷模,并提问她对中国统一的现实意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一国两制政策,体会和平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

第二,积极挖掘教材中与社会现实有紧密联系的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和思考。例一,教材讲到丝绸之路上楼兰等古文明的时候,设问其消失原因,教师可让学生联系当前北方发生沙尘暴、黄河断流等现象,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例二,教材在讲到晋商和徽商经营成功的因素时,设问“信誉和利益的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阐明我国古代业已存在的道义诚信和当前构建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社会的区别及其重要意义。例三,在讲到唐、宋、元、明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近代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以及现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必要性、重要性。例四,在讲到近代禁烟运动时,教师应该联系当前的禁毒运动,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认识到林则徐禁烟的必性和重要性。

第三,把有关史学和社会学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尚有争议的观点适当吸收到历史教学中,使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好的科学性。例一,关于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开端,教材以禹建立夏王朝为准。教师可以列举黄帝开端说和夏启开端说等其它不同的观点,然后通过阐述进入文明社会所需要的一些条件来论证教材的观点。例二,在讲到孔子和儒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当前对儒学的不同评价作一些介绍,然后告诉学生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因此有人认为儒学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上具有超前意识,因而是进步的,也有人大力抨击儒学的保守和落后。同时,教师要联系儒学思想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日益被重视的现实,使学生充分认同儒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第四,鼓励学生用现代观念认识某些历史

现象,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例如,在讲述古代以忠君著称的诸葛亮、岳飞和近代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的有关事迹时,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联系我国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人格特征,对这些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发表自己的看法。显然,有的学生会以当前所号召的珍爱生命的观念和历史上为数不少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士为参考而怀疑甚至否定以上烈士的行为。这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这些烈士的行为定位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强加于历史现象,从而深化学生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第五,通过认识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总结其基本规律,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这是对历史教学现实意义的提升,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方面,开国领袖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前,针对党内许多同志对和平抱有幻想的现实,及时发表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著名演讲。在演讲中,毛泽东回顾了国民党发动的十年内战、抗战中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和蒋介石政府一向背信弃义的历史,英明地预见到国共内战不可避免和国民党最终必将失败的未来。

尽管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并非易事,但是,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学生也能够作出一定的合理性判断。比如,在讲到冷战时代到来以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其中发展问题居主导地位,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可以避免。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冷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故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相对缓和。二是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问题变得日益困难。三是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不能与之抗衡。四是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迅速发展起来,消弱了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分割世界领土的可能性。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化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互利关系,等等。又比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改革和资本主义调整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有无共同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由于高度计划性特征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以实行了市场经济改革;资本主义如果维持市场的高度自主性则会不断引发经济危机,所以纷纷推行了适度的国有化改革,增强了计划调节经济的功能。由此,学生应该认识到加强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互补、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可能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 律 。

综上所述,历史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包含着人类历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一切都是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我们的将来,是我们凭借过去的材料和现在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显然,学习历史能使我们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作者

陈冬岳 苏州立达学校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 年第 4 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