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解读
一、单元整体说明(一)单元立意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以社会生活为场域,以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培养为主线,将学生的视野从家庭和学校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第一单元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和总括性说明,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有了全面认识和理性思考,后续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才会成为可能,才有了展开的逻辑基础和认识依据。因此,本单元既是新学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册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衣食住用行等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不可剥离的生存场域。因此,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走进社会、亲近社会,是对我们每个公民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方面充分享受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便捷交流、丰富商品、民主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时代福利,另一方面也会面临人际疏离、物质诱惑、技术风险和文化冲突等实际问题。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既为中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他们的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学生自身来看,进入初中后,他们身心发展越来越走向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开始越来越关注家庭和学校之外的事情,迫切要求我们给他们以有效的社会生活指导。
本单元以“走进社会生活”为主题,开宗明义地点出认识、理解、亲近和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学生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的必经之路。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社会生活人手,从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两方面,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个人存在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基于网络与社会生活、青少年成长密不可分这一事实,引导学生关注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辩证认识网络的作用,形成对“互联网+”时代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守法、理性、负责任的信息化时代公民。
(二)主要内容
本单元由导语、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组成,每课各设两框。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3/1727942577367_0.jpg
导语开宗明义,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到来,社会生活的空间、内容和交往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既给中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他们的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作为中学生,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动融入社会生活,积极奉献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导语以简练而不失优美的语言,概括了中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社会对他们提出的期望和要求,揭示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包括“我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两个框题。
第一框“我与社会”包括“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两目。第一目主要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基于自身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性,从而认识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多。期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第二目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身份,从而认识到社会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结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包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两目。第一目主要围绕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展开,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历,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前辈、父母、同伴、老师和他人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我们的知识、能力、规则意识和价值观念等不断提高,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第二目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明确我们正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养成亲社会行为对健康成长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积极的态度走进社会、亲近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投身社会建设,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包括“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两个框题。
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包括“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是把双刃剑”三目。第一目从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切入,引导学生感受网络对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等带来的深刻影响。真切认识网络方便了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和便捷、精准的信息检索渠道;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第二目进一步从社会进步的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网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等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学生对网络改变世界和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理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使经济转型升级、推动贸易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进步,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能够更加自主、平等、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极大地拓展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场合和范围,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催生了许多新发明、新产品、新服务,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正在并且必将深刻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第三目引导学生正视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识网络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三点:一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虚拟信息会误导大众,暴力、诈骗和色情信息会侵害个人权益,影响社会稳定;二是沉迷网络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影响我们的系统学习和深度思考;三是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因此,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包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两目。第一目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利用网络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在巨大的网络诱惑面前,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约束自我,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使用网络时,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第二目是对全课内容的提升,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投身网络生活,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认识网络是了解民意、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培养向上向善文化的重要渠道,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参加网络公益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二、重点难点分析与处理
(一)社会关系的含义及类型
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社会交往与互动是社会关系的生成与实现机制。人要满足生存、发展和享受等需求,就必须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借助广泛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
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结成社会关系的主体划分,可分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如同学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如学生与班级的关系)、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如班级与班级的关系);从社会关系存在的形态划分,可分为静态关系(即社会关系的构成模式,如家庭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与动态关系(即人们相互作用的模式,主要有暗示、模仿、顺应、同化、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等);从人们交往的密切程度划分,可分为首属关系(如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与次属关系(如同行关系、上下级关系);按社会领域划分,可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宗教关系等;从社会关系规范化程度划分,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按社会关系矛盾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对抗性关系和非对抗性关系;从社会交往的方向与选择划分,可分为垂直关系(如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夫妻关系)与水平关系(如现代社会的夫妻关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划分,可分为血缘关系(如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如邻居之间的关系)与业缘关系(如同学关系与同事关系)。
为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主要介绍了社会关系的最后一种分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扩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身份,明确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正功能和反功能,学会发挥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性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形成个性和自我、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化包含三个基本方面:其一,从文化角度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人对于文化的内化;其二,从个性形成角度来说,社会化是一个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其三,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社会化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社会化就是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具有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功能。此外,人的社会化过程还包括社会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育。
社会学上最常见的三种社会化类型是初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这三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如初级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如再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指个人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从幼儿到青少年生活阶段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也称发展社会化,主要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已经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还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人后续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珍惜这一宝贵阶段,努力学习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自己获得基本的生活知识;培养适应和接受社会习俗、规范及文化价值观的能力,使自己能够正确理解某些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三)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必须与他人或社会群体进行交往,并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冲突,其间表现出的既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
最初,人们主要强调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特征,因而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捐赠、谦让等被称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然而,从行为发生角度讲,亲社会行为总是发生在人际交往中,是人们为了维护彼此的友好关系和利益而产生的积极的社会行为,并且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亲社会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社交性也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本能、利益交换、移情、内心道德规范、避免惩罚、出于奖赏期待等。尽管出于内心的道德规范比为逃避惩罚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更具道德性,但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过多地从道德角度去评判亲社会行为的意义,也不宜引导学生揣测其行为动机,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都值得肯定。
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有多种途径,如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第一课主要是将亲社会行为的养成落实到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交往、主动与人交流与合作、关心和帮助他人,引导学生通过看新闻、读报纸、参与社区事务及微公益等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实现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四)网络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材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四方面,讲述了互联网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就经济来看,互联网大大地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等资源的流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创造了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互联网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劳动力结构变化,为劳动者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优化了我国就业结构;互联网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使我国经济更快速、更深入地融人国际市场。
就政治来看,互联网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更便捷、更通畅、更平等、更自主、更广阔的渠道,降低了政治参与成本,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就文化来看,互联网使文化传播的主体、渠道发生了极大变化,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主体、内容、场合及范围;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互联网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形式,使文化类型日益丰富和个性化。
就科技创新来看,互联网的开放性极大地促进了科技信息要素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流动,海量数据的汇聚、交换、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平台的开放,为基于大规模分工合作的集群式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孵化。
(五)媒介素养
关于媒介素养,至今未有定论。综合看来,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对媒介信息的获取能力、筛选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表达能力、生产能力和反思能力等。
良好的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利用多种媒介工具,从权威、恰当的渠道,于浩瀚的信息海洋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能够挖掘信息背后的内涵及其价值导向,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进行质疑、评估和求证;再次,在对信息的内容和真假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合和重组,创造新的信息;最后,能够利用媒体谨慎地分享和发布信息,正确地表达自我,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媒介行为,使网络等媒介成为推动自身健康成长和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主要引导学生把握两点:一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而要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学会“信息节食”,善于捕捉有益信息。掌握利用网络工具获取有效信息、孵决问题的技能:二是在利用网络传递信息时。要怀揣良善之心。坚持正确立场。慎重行动,不浸犯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教学策略建议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的社会生活和虚拟的网络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亲社会行为和网络媒介素养。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通过辩证思考,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具体可采用下列方法和策略--
(一)情境体验式教学法
脱离情境的道德教育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与感受。课前,教师可以深入工厂、农村、商场、博物馆、社区服务中心等,拍摄反映社会生活的照片或视频,如果有学生自己参加各种社会生活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就更好。在课堂上,通过展现这些资料,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及其与个人成长的密切关联性。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P。2~3“李铭的一天”、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或者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的事例编排成情景剧,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还可以提前设计好几组情境,让学生当场抽签,进行角色扮演,真切体会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成长、网络改变世界等的理解。
(二)辩论式教学法
由于知识、阅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甚至认识相左。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到底是个人成就了社会还是社会成就了个人?再如,网络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对于这些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将不同观点都亮出来,进行分组辩论或者自由辩论,通过相互质疑问难,逐步澄清错误认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实践活动反思法
亲社会行为和媒介素养的养成不能仅靠坐而论道,而要注重社会实践。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亲社会行为,只有在网络参与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息管理、创造能力才是具有媒介素养的真正标志。因此,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社区服务、登录政府网站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等,让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自我反思,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学会谦让、分享,学会甄别和传递有益信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