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3 17:04:28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探讨研究怎样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在课堂中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引导与学生交流互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德智品行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笔者教课以来一直追求的方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微薄经验,谈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

一、改变教学观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虽然进行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还依旧错误地认为道德与法治是所谓的“副科”,只要背诵记记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学生的本质教育进行重视,不考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积极意义,也不去考虑健全学生法律意识,如此将失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际教育目标。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享受教育,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义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以及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逐步掌握。尤其是初中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所以不能满堂灌,要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避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差异化教学将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突破性地将学生进行了“分类”,其真正的目的是针对不同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和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均掌握和理解政治知识。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讲《维护秩序》内容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优等生不必多练习,看看视频中的交通规则,理解一下教学重点就可以,而应该对那些平常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多加重视,让他们多参与问题的回答和思考。优等生可以适当减少占用课堂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均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首先要把教学目标差异化,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将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要循序渐进,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最后,布置作业要层次化。教完一个内容后,学生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师的作业布置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待后进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进一步理解;面对中等生,给他们一些提高型的理解练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灵活、综合性的题目。

三、运用情境化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均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的内容缺少兴趣,再加上对知识点死记硬背,也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开放、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四、通过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时代性较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适时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教学内容,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改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教学内容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电视、媒体以及报纸等有关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产生联系的事情进行收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这些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运用辅助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辅助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授课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准确地认识和定位教学与辅助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视屏播放、图片展示等功能,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不仅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性格兴趣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更多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善于对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进行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学习以及发展的目的。

张新全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