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4 04:03:59

高中化学(微课+课件+教案+考点)资料汇总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gif

高中化学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gif

考点汇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4.png

(1)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2.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3)常见混合物:

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

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3.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称为酸。

(2)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称为碱。

(3)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如CO2、CaO、NO、Na2O2等。

①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Na2O、Fe2O3、CuO等。

②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SO3、SO2、CO2、SiO2等。

③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4.常见物质的分类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5.jpg

5.分散系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2)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6.png

(3)三种分散系比较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7.png

(4)胶体的性质和制法应用

①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

②电泳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系里作定向移动。

③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a.加热或搅拌)b.加入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c.加入电解质

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⑤性质的应用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9.png

【归纳总结】

(1)化学物质有“名不符实”的现象:

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

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等。

(2)只含一种元素或者组成元素质量比恒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

C2H4与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总是恒定的。

(3)若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以外的物质,

则该氧化物不是碱(酸)性氧化物,如Na2O2;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

SiO2能与HF反应但没有生成盐,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6)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或碱。

(7)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只有正价,但不一定只存在阳离子,也可以形成阴离子,如MnO4-、AlO2-,

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形成阳离子,如NH4+。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一: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包括: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元素化合物(碱金属、Al、Zn、Mg、Fe、Cl、S、P、N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离子鉴别等)、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同位素的原子结构;

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官能团的结构及性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盐类水解、pH的简单计算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多步反应关系式的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

高频考点二:推断题

推断题包括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

无机部分包括框图题:突破口(特征反应、特殊现象、特殊颜色、重复出现的物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量的关系);

推断题:物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晶体性质)、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方程式的书写:审题(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充分利用信息写出并配平(先氧化还原,再电荷守恒,后质量守恒)。

有机部分包括反应类型:加成,取代(硝化、酯化、磺化、水解),氧化(加氧、去氢),还原(加氢、去氧),消去(醇、卤代烃)、加聚,缩聚等(从结构改变判断);

化学式书写:注意题目要求(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生成有机物时别漏无机物,注意配平;有机合成:信息的使用;框图分析、官能团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等。

高频考点三:实验题

实验考查在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实验复习对提高分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部分包括试剂存放:广口瓶、细口瓶、棕色瓶、密封等;药品的取用;温度计的使用:液面下、支管口处、水浴中、溶液中等;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醛的2个典型反应(反应环境问题)、酯化反应(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苯酚与浓溴水(沉淀存在)、实验室制乙烯的温度、Fe(OH)2的生成操作(滴管在液面下)、几种仪器的读数(天平、量筒、滴定管等)、气密性检查:①常用方法、②特殊方法;喷泉实验原理;

尾气吸收的方法(导管、倒置漏斗、球形干燥管、燃烧);气体制备;装置连接顺序:(制备-除杂-干燥-验纯-检验-收集-性质实验-尾气处理);接口处理(强氧化剂存在时橡胶管的处理);

定量实验:原理、计算依据、称量(往往仪器与药品一起称)、气体收集(排液体法)、误差分析(根据表达式);

实验步骤:排序(气密性检查在装药品前)、操作书写(定量实验注意平行实验二次以上);

失败原因分析:漏气、条件控制不好、气体通入速度过快、冷却时吸水、干扰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①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颜色、气味、状态等;

②准备试样进行检验,当试样是固体时应先取少量配成溶液,同时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在溶解时有无气体产生等,以初步判断试样可能含有哪类物质;

③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从, 1.科学性(即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2.安全性(即用药及操作要注意安全、防暴沸、防倒吸、防污染等问题);3.可行性(要满足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4.简约性(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这几方面考虑。

高频考点四:计算题

化学计算部分包括混合物计算:设出己知物的物质的量(根据题目要求最后应算出质量或体积等)一般方法是运用守恒;

关系式法:题目给出多个有关的反应找出其关系列出比例式;

讨论法:题目要求某些范围;极限法,注意判断是关键;

化学平衡:等效平衡原理的应用;计算技巧: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差量法”、“极端假设法”、“数形结合法”等。

常见易错考点

01

对氧化物分类的认识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02

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03

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

就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04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

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

是物理变化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05

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

22.4L·mol-1

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0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

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

使用条件

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0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

应用溶剂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08

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

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

液体积的单位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09

认为SO2、CO2、NH3、Cl2

等属于电解质

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10

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

质为强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0.jpg

常识性考点大全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1.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2.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3.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4.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5.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6.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7.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8.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19.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0.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1.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2.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3.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4.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5.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6.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7.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8.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4/1725393839603_29.jpg

初中全部知识点+课件教案练习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化学(微课+课件+教案+考点)资料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