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4 06:03:22

福建专用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8.2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2)抓要素,看变化。 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某城市不同时期地理要素变化曲线图多以距市中心的距离为横坐标,以人口密度、地租、面积等城市化要素作为纵坐标,用多条曲线反映该要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如图2的判读要看清坐标含义,明确表达的要素,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如图3的判读要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城镇数量、交通线路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3)用原理,析特征。 根据图中城市化要素的发展变化判断某地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及其特征。如图1反映了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城市化速度较快。从图2可以看出,在城市发展初期,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迅速减小;随着城市发展,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最终在距市中心6~9千米附近形成人口密度最大的住宅区。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图中四条曲线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

图3表达了某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A—初期阶段、B—加速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C—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城市带)。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常考问题] (1)描述城市化的特点。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一般包括:城市人口的变化,城市数量、规模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2)判断城市化阶段。根据图中的城市化水平及相关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如图1中英国、美国2000年以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图2中④③②①曲线反映出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郊区人口密度逐渐扩大。 (3)比较城市化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基础梳理 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不合理城市 化的表现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整合构建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2.“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拓展延伸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人口和职能。

(2)加强城市的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治理城市环境,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诊断反馈 (2018江西吉安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 可能为() A.ⅡB.Ⅲ C.ⅣD.Ⅴ 2.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 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 A.ⅡB.Ⅲ C.ⅣD.Ⅴ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1题,工业规模越大,环境问题越突出。读图可知,在Ⅲ阶段,城市市中心工业规模最大,环境问题最突出。第2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工业布局都呈现由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阶段,对应图中阶段Ⅳ。   答案 解析 关闭 1.B2.C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6海南卷,10~12)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题。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1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可知,职住最为平衡时,也就是职住比在1.00左右。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职住比为0.95~1.00和1.00~1.15,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项。第2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高,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

故选B项。第3题,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1.C2.B3.A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能力提升 新概念选择题的解答策略 利用文字材料或图表提出一个新的地理概念,通过对新概念的分析理解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地理问题,这种地理新概念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其解答策略如下。 (1)找:找出题目中的新概念,尝试理解其内涵与外延。 (2)析:结合图表,找出与新概念相关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如例题中的“职住比差异增大”反映的就是“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区”现象。 (3)联:调动所学的地理原理、规律,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答案。如例题设计的逻辑链是:读图概括职住比的分布特点(由内向外职住比渐小)→分析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的影响(增加通勤距离,造成交通拥堵)→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发展快速交通,市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五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 考点一 考点二 -*- 考点一 考点二 -*- 第2讲城市化 -*-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考点一城市化进程及其时空差异 基础梳理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 2.动力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3.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C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易错辨析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1)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产物。由于人口急剧扩张,导致市区规模扩大,城市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郊区城市化是在城市内部出现的,郊区与市区是连为一体的。 (2)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其主要原因有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逆城市化是由大城市向乡村、小城镇迁移,已超越原城市的地域范围。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整合构建 1.城市化进程的“S”形曲线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二者比较如下。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诊断反馈 (2018广东百校联盟联考)纽约市是指纽约市区(包括曼哈顿等五个区)、纽约大都市郊区和周边33个县。1820年纽约市区人口为15.2万人;随着伊利运河、伊利铁路和哈德逊铁路的建成,1860年美国进口贸易的2/3,出口贸易的1/3均由纽约完成;到1870年,纽约市区人口达到了147.8万人。读纽约市人口变化图,完成第1~3题。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推动早期纽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资源开发B.商业贸易C.改革政策D.工业化 2.下列关于纽约市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始终增加 B.市区人口始终增加 C.1830—1930年人口主要迁入市区 D.1930—2006年人口主要迁入市区 3.20世纪80年代纽约人口变化现象在我国还未普遍出现,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A.城区交通B.城市产业   C.郊区环境D.收入水平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1题,纽约市区1820年人口只有15.2万人,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贸易额增加,人口迅速增加,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说明商业贸易是其早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2题,读图可知,纽约总人口和市区人口并非始终增加,故A、B两项错;1830—1930年市区人口及市区人口占比始终上升,所以人口主要迁入市区,故C项正确;1950年以后,市区人口变化不大,D项错。第3题,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区人口及人口占比都下降,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质量好是市区人口迁往郊区和小城镇的重要原因。结合我国国情可知,我国郊区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未普遍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答案 解析 关闭 1.B2.C3.C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真题探究 (2017江苏卷改编,21~2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1.该城市0~6 km处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①1985—2004年增多②1985—2004年减少③2004—2013年增多④2004—2013年减少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②工业化中期阶段③郊区化阶段 ④逆城市化阶段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1题,根据各年份企业的数量及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可得,该城市0~6 km处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

第2题,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减少,大量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于郊区化阶段。   答案 解析 关闭 1.A2.B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能力提升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展示城市发展过程的图示。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判读方法] (1)读图名,定主题。 根据图名确定示意图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中的坐标、线条、数据中找出表达的要素。如图1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图2为某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图,表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中心与郊区人口密度的大小;图3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从图例看主要包括城区范围,交通运输点、线等要素的发展变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五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 考点一 考点二 -*- 考点一 考点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专用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8.2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