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意义
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刘正梅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之一。在数学中无论是统计,还是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都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的品质。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事情。所以,在小学阶段打下厚实的计算基础是很有必要的。本人针对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和探究,进行以下分析和讨论。
一、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数与计算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它几乎涵盖了成人以后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应用很广泛,几乎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件衣服、三个面包、五辆汽车、七层楼房等这些单纯的数量都用一个对应的数字来表示;在较为复杂的人类生活运用中,也需要运用到计算的方法,譬如:买一斤萝卜一元钱,买十斤萝卜要多少钱,这里需要运用到乘法计算,也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数字计算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普遍存在,人们无时不在使用它。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会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小学计算教学中的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课改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二、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离不开数与计算,计算本身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所以对于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学习,无论是对于之后的继续深入学习,还是对于生活中的应用來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小学的数学教育,大多是基础的计算内容,占了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数学成绩的质量。而其计算能力除了很少一部分先天因素,更多是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例如,老师在要求学生做题时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出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具体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些数学概念通过计算和分解的方式来引入;常见的应用题的应答方式和思路,可以通过计算步骤来逐渐完成,最后,还要求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等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象
很多老师谈及到数学教学,普遍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学生上学时,大部分孩子都偷偷带着计算器进行计算,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我班学生在计算时也经常出错,当时我也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大面积错误的现象。这学年我带的是五年级,教学小数除法计算时,学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且这些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些现象真的值得深思。
四、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教学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目标
老师在教学中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第一,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将每个学段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加以分解,确保每个年级各学段计算教学的基础过关。第二,针对难点和疑点要着重练习巩固强化,提高学生的整体计算水平,优算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三,加强不同数学理论相互之间的练习,教会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法则进行转变。第四,优化教学方式,使其教学方式灵活化、多样化、生动化、有趣化。第五,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第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加强小组建设,小组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效率。
(二)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
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确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每相差一个年级,其学习能力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要针对不同对象具体划分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其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整体的综合素质来确定。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和训练时间的长短确定,老师制订的学习计划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培养
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对于小学生,比起好玩的游戏,卡通漫画和好看的电视来说,数学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因此,教学时,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大王”,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入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四年级教学“比较小数大小”的教学中,教师以游戏《机灵的小数点》出示,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知道小数点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2、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应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对于基本的口算如: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也是重点训练内容。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不懈地、有计划的进行,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持之以恒地要求孩子坚持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每天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注重学生口算方法的掌握。如:表内除法54÷6=( ),可以指导学生想6×( )=54。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训练的密度有着紧密关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我在每天上课之前都会用两到三分钟时间,出示10~20道口算题目供全班共同口算或“开火车”接力算,适当注意口算方法的指导,或者每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口算的练习,持之以恒,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求学生在书写方面养成工整、认真、格式规范、细致的良好习惯,有效地避免因为书写马虎所导致的错误。其次,要培养学生审题、分析题意的习惯。要求学生能够在做题时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出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出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以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准确性。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在稿纸上打草稿也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使得计算的正确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灵活的计算法则
计算法则是对计算步骤的总结和概括,所有的数学性理论和法则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概率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需要明确地运用数学理论和规则指导自己的计算,同时,对该理论要有正确的解读和理解,要知道为什么需要遵循这个规则来进行计算,不能死记硬背。对计算法则的正确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灵活的计算技能
考核学生的计算技能,主要是通过计算的正确性和效率两个角度。计算技能掌握越熟练,其效率和正确性也就越高。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加深,其计算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自动化、本能的过程,既复杂但是又很完善,是一个目的明确的规范化的练习过程。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理论基础上,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来实现的。计算技能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内在技能,包括学生的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漫长,麻烦,细致,长期的过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4/1728011097736_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