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
问“你学英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问题太大,很难回答。我们把这个问题分成四个层次(或者说不同的标准),做成“选择题”,或者说“问题图谱”。一、题型为标准。
这是第一个诊断标准,是最简单、但也最低效。
上海卷的大致结构分为:听力、语法、词汇、完形、阅读、完句、概括、翻译、写作。命题质量高的一个表现就是,它能够全面综合考查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个“全面”和“综合”怎么体现呢,就是:假设你水平是中下(比如得分基本恒定在85~95),那么无论什么题型,你都不可能靠多刷题“单兵突破”。
因此,如果你的确想不出自己的问题,首先说明你作为高中生,在学习品质上的确没有修炼出“学霸”的层次——按照布鲁姆的分类,知识可以分四种,从低到高分别是:
(1)事实知识:举个简单例子,你不能把手指伸进电源插孔。
(2)概念知识:这就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了,比如“电流”、“导体”。
(3)方法知识:做一件事相对固定的流程,例如一个句子中,信息主要通过SVA三个成分传递,所以我们要分析句子,首先看这三个成分的核心词。
(4)策略知识:又叫元认知——关于认知的认知。说白了,就是知道“我是怎么认知的”,具体表现就是能够自我诊断学习的深层问题、并且找出具体对策。
大部分高三学生欠缺的就是第四个层次。所以他们会简单地去计算:我哪个题型总是做不好、我要专门训练一下,往往这样做,可能暂时有点效果,但那只是假象。
二、能力为标准。
事实上,中低水平的学生,你要他去反思认知方法,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的阅历和认知层次没到那个高度,这就好比语言,本来“浸润式”学习,这是不二法门,但是我们的考试制度决定了:我们越来越没有时间去“渗透”——泛读泛听。
所以,如果无法跳出“题型分析”这个层次,那就把这个分析做的再细致些。四项能力(听说读写)中,口语因为是单独测试,暂且不列进去,卷面就剩下:
听:1.小对话;2.长对话;3.短文
读:1.词汇为主(小猫钓鱼);2.结构为主(语法填空);3.语篇为主(完形填空);4.信息组织(阅读选择和选句填空)
写:1.翻译;2.写作
假如听力问题如果出在短文部分:听不下去、中间走神,这是因为我们是被动地“等”信息,而非积极的“组织”信息。听之前是否看过题目的选项,如这个14题(第一题):
A. A trend that highare given a lower .
B. A view that lifeis morethan pay.
C. A dream of the young for fast-paced jobs.
D. A new termby high .
四个选项都是由一个名词词组构成,从核心词看,大体可判断和“职场”、“薪资”、“看法”有关系。这样我们在听之前,就把自己的背景知识“转换频道”至此:我对工作、收入有怎样的理解和期望?这样,听就变成了你和对方交流。
专业术语,这个叫“图式”。
我们记得三国演义里写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就是因为他建立了错误的“图式”:他正在被人追杀,所以当听到磨刀声,还有“天亮再杀(猪)”这样的话,他就理解为“杀我”。
越是对速度有要求的题型、图式的作用越关键。
其他的例子,如阅读理解的选择题,我们也可以做个统计,四类题目(主旨、事实、推理、词汇)中,哪类错误更多……
三、基础知识类
这个主要是指词汇和语法。我们常把“基础差”和“词汇语法”划等号。所以就陷入一个死循环:分数低、看不懂文章——背单词、做语法分析——分数依然低——更多背单词和语法题……
单纯就从这两关来细分:
词汇方面,背单词的方式有
1.手册式。就是按照词汇手册顺序,分页背诵,是普遍采取的方法。这样的弊端是,字母A和B开头的单词总是最熟悉的(都知道是为什么);另一个是背了很多遍,也能天天默写,达到90%的正确率,但是问题就出在那10%,整本书下来也就是4、5百个词,始终没记住。但恰恰是这四五百个,可能正是影响阅读的关键。
2.分类式。分类标准有很多,弊端仍然在于:重复花了很多时间,记住的始终是那些已经很熟悉的。
3.词组式。另一个问题是,单词背了不少,但是搭配起来就不认识了。比如我们知道是“合同”, 我们可以猜到是“签约球员”,但是 a呢?这时候我们是否会怀疑人生?
我们参照雅思AWL词汇表,梳理了《高考词汇手册》,发现其中重合的大约有500个单词(),分成十个等级(详见下图)。另外摘录了高考真题中含有这些单词的例句(课程课件)。
再看语法知识,它主要包括词法、句法和语用,这三个难度、以及对运用能力的贡献是递进。学校教给我们的,主要是词法较多、句法一知半解(很多老师也浑浑噩噩),至于语用,就更谈不上了。
什么是语用,如果我们去读读专家学者的论著,会云里雾里。其实通俗点说,就是根据具体的场景(或者叫情境),使用恰当贴切的语法。
咱们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有的学生说,我从小喜欢追美剧,也记了不少词汇,包括很多原版畅销小说,为什么英语考试就“发挥”不出来呢?
理由很简单:在美剧、通俗小说里,你所看到的词汇和语法现象,与财经、政治、心理、科技文章是大不相同的,不会用那么多的分词分句、名词从句、各种同位语……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是面对面的,我们交流信息不仅仅是靠文字语言,也包括双方对谈话场景的共识、体态语言,所以很多话不需要说那么清晰、精准。而发表论文时,我们要想到:读者只能通过那些书面文字,知道我们要表达什么,所以我们的语言要正式、用词要尽可能精确。
最近一部电影《美国动物》里,男主在说到他要电晕图书管理员,但毕竟第一次干,本意不想伤害他人,所以停顿了一下,搜索了一个很书面化、但又不显得那么“狠毒”的词:(让某人失去战斗力)。
了解到这些,我们再去看语法学习,更多不是做填空或选择题,而是要在阅读中,把活生生的那些案例,和我们学到的“规则”联系起来,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看一句话,这是高考一篇阅读中的:
from(2006)that inplay or and youth (ages nine to )theofin by six times for both males and .
的研究说:童年和青少年时期(9到18岁)经常参加刻意玩耍或者刻意实践活动的人,成年后参与体育锻炼的可能性会增加六倍,无论男女都是如此。
我们用SVA法分析这句话的主要信息,就是: (S)ofin (V)by six times(A)。
这里我们用到了哪些语法规则呢:
名词从句: that……把句子分出两个层次。
主谓一致:根据是单数,所以很快确定谓语动词是。
词块构成:名词词组的后置修饰特点 ofin 。
四、习惯和方法
一般高中生遇到的无非是这三个:
(一)有效的记忆,是一整套流程,缺一不可:
1.组织与分类:如何分解记忆内容、定量定时分配任务。很多人是被动的,或者时紧时松,最不可取的是所谓“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记单词。
2.频率与反馈:指复现的频率,比如周一记住的,到了周五基本忘光,那么如何做到有规则的复现巩固,这个就需要动一点脑筋。另外一个是反馈,也就是检查,两个人互相检查、你问我答,是最好的方法,检查别人时候自己又背了一遍,而且必须经过口述,属于多感官参与。
3.应用与联系:记忆有了,接下来第一是应用。过去我想过用词频记忆,先记住高频词,这样记住马上就会用到,但是弊端是:高频词往往是我们熟悉的词(不会的始终不会)。所以后来用到AWL词表,这五百词的好处是,只要你读的材料够,这些词出现频率一定够高。这样解决了问题“记住了单词、但是不能及时运用,所以很快就忘了”。应用之后是联系:既然记住了,那么in theof这个搭配呢?形容词呢?呢?以及中文这个“语境”的含义究竟是指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你看这个: whichmake ,做决策的‘语境’?如果知道是the a (与某情景相关的要素)就明白了。
所以对于某些中文意思比较抽象的单词,查看一下英文注释还是必要的!特别是到了高考水平的很多所谓“同义词”。
(二)解构能力从何而来?这个流程由五个部分组成。
作者建构()文章和句子,读者来分解它们的结构(),从而获得要表达的信息,这是“解构”。学外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这个技能。
1.概念:前面文章专门提到过“概念”的作用——定义概念很简单,照这个背下来不难。难在解读这个概念,最简单的就是那句话:它不是什么?例如倒装现象:我们知道倒装是为了强调,那么前置呢、It强调式呢?什么时候、用哪种、为什么……
2.分类:能否用思维导图把句法知识、词法知识列出来?分类的标准有哪些?这个分类的能力,其实体现的是真正的“理解”。比如我们脱口而出“主谓宾定状补”,如果把句子划分的单位减少到三个、两个,那剩下那几个成分?定语和谁可以合并?……
3.联系:联系是分类的结果,就好比前面的例子——强调、倒装、前置,各自是什么关系?表现形式有哪些?被动语态也是为了突出某个成分,它是否也是一种强调手段?不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学和练,永远是被动的,结果就是满脑袋记忆碎片,书到用时方恨少——不是“少”而是“乱”。
4.类推:俗称“举一反三”的能力。可以对付的,不仅是那种“似是而非”的单词,更重要的是复杂句子的结构解析。比如这句话:In 2010, it wasthat about 400shops , localto give toshops or set-up new.我们知道“现在分词做状语,可以表示结果”,那么这里的分词分句,是否可以替换为结果状语从句、或者so并列句、或者非限定定语从句?
5.反思:这里我们说反思,包括知识、方法、习惯,在这三方面,出过的错、踩过的坑,之后我们是怎么处理的?比如前面SVA分析法的例句:为什么我会把误判为谓语动词?下次如何防止这种错误发生?
我们这里说“流程”,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很多付出之所以无效、低效,往往是因为少做了一个“动作”,结果我们的time and 统统成了“沉没成本”。(注:经济学中,把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三)浸润式的应用和实践:有多少积淀?
这是一个老话题,别人讲的很多,就不重复了。简单概括就是:
1.作业方式:认真做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作业之后干了什么?
2.问题处理:遇到一个问题,是否马上解决?放到明天,这个问题对于你,从意识上,它的意义就会递减,即便是解决了,效果也会减半。
3.阅读基础:这里面不单单是英语阅读,它只会让你对语言现象的处理更快捷;还有一个“信息”,也就是我们说的背景知识。比如2016年的那篇关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企业培训(你只要去读一遍,就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了)。
4.时间管理:除了平时的时间运用,还包括考试、作业的节奏把握。
首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