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5/1728083124238_0.jpg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
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
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
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
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
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
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
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
海洋资源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 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盐度和洋流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河流及交通
中考地理知识
洪涝
⑴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① 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②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 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人为原因:
④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 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干旱
⑴ 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 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 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 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 华北春旱原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 南水北调;
② 修建水库;
③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 海水淡化等。
⑻ 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 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环宇地理期中考试必背的知识点
1、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3、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4、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5、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河流与湖泊
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
2、主要大河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有着自己的汛期。
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1、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位于40°N,116°E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边缘,地势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东南缓缓的平原倾斜向渤海。
相对位置:东面是延伸向渤海的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面是内蒙古高原。
自然环境:北京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且冬夏长,春秋短。
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纬度位置优越,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2、历史悠久的古城
北京悠久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金、元、明、清和民国初年均在此定都。明称北京,1930年称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于此,改称北京。
北京旧城格局: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北京名胜古迹无数: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城楼、胡同、坛庙、王府等名胜古迹无数。
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旧城格局:“凸”字中轴线对称的“棋盘状”格局。
今日北京的格局:北京老城区的格局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由于其“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廊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
现代化大都市:第一、保护性建设,保持旧城基本格局。第二、现代化建设,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北京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航空系统完善,使北京的规模不断扩大,且使北京内外的联系和沟通非常方便快捷,这是大都市典型的象征。
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中考地理知识点
中考地理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 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
通过上面对降水的季节变化知识的内容总结学习,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
1、海平面升降。
2、人类的活动。
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
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长期变化等,它们经历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另如冰期消失、地面冰块融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属以万年计的缓慢运动。
②较快速的运动
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摆动,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传统地质学最早发现了地球表层的垂直升降运动,证据是在高山上发现海相的沉积岩,并且有海中特有的贝类化石。这表明某些大陆地区的地壳在过去的地质年代中曾经是海洋。地质学中有所谓海进和海退之说,表明局部地壳是有升降变化的。但是传统地质学否认地球表层曾有过大尺度的水平运动。
20世纪60年代以后总结了一系列的地学研究成果,证明地球表层在地球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各大陆的相对位置曾有过显着的变化。最主要的证据是:
①全球地震带勾画出6大板块的轮廓,证明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
②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由各大陆岩石磁性所得到的古地磁极位置不相重合,而根据各大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磁性所绘制的极移曲线,在近代趋向重合于今地磁极位置。
③大洋中脊两侧的磁异常条带,表明海底地壳在不断从中脊向两侧扩张,各板块所负载的大陆岩石圈随之发生水平漂移。
板块的运动
总结: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有板块拼合而成。
初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之北半球某地
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
16. 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
A. 北太平洋西部 B. 北太平洋东部 C. 北大西洋东部 D. 北大西洋西部
总结: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澳大利亚农业
(1)集约农业带,又称高雨量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北部海岸延伸到南澳洲的东南角,以及西澳州的西南部和塔斯马尼亚,降水较充沛,适于发展种值业和奶牛业;
(2)小麦、养牛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延伸,经过新南威尔士州坡地至维多利亚北部和南澳洲农业区,是半干旱至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年降雨量400--600毫米,以旱作农业为主,大多数农场经营小麦、养牛和肉牛业;
(3)牧业带,包括西澳州、南澳州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昆士兰州南部,年降雨量少于400毫米,大陆中部沙漠地区少于200毫米。该地带面积最大,牧场面积达3.8亿公顷,但气候干燥,植被稀少,以养牛业为主。
总结:澳大利亚经济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国之一,人均占有的资源量更大。
初中二年级地理试题之青藏地区图
读“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1)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rdquo,初二;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势是 。
(2)从空中俯瞰A→B→C的地表植被依次是
(3)西部地区草原退化、沙化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重建西部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至少答出2条)
(4)西气东输是我国“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格尔盆地 D河西走廊
(5)青藏铁路现已通车,请思考青藏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总结: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
初三地理学习方法: 反复刺激课堂记忆法
青少年力强,理解力差,而遗忘率高。“反复刺激法”就是针对青少年的这一特点而提出来的。
反复刺激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通过不同的渠道,运用不同的信息符号,把传送给,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信息,经过的、加工、整理,最后储存信息,以利于对的记忆。
地理教学有书有图,书是理性上的知识,图是感性上的深化和理解。针对这一特点,具体做法是:看书、看图、讨论、系统归纳和作业巩固。
1.看书——在提出看书内容的同时出示提纲。例如“新疆的概况和地形”,出示位置、接界的国家、面积、民族、地形轮廓、天山的成因、组成、陷落盆地、阿尔泰山的海拔、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昆仑山的世界第二高峰及海拔、两个盆地的比较等题目。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通过视觉器官从书中将其获得的知识,作为信息第一次储存。
2.看图——先看书中插图。把三山夹两盆的地形轮廓落实到空间分布,接着看新疆地形的教学挂图,不仅明确了两个盆地的形状、沙漠面积的大小,而且把主要外流河和内流河落实到两个盆地的空间分布上。再看演示填充图,进一步加强了三山夹两盆空间分布的直观性。最后看新疆在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的彩色幻灯图片,加深了对新疆气候的理解,这是通过视觉器官,使感性与理性行为有机结合,也是第二次储存信息。
3.讨论——可以了解学生自学的结果,也可以互相交流信息,对有争议的问题必须加以肯定。例如讨论塔里木盆地形状时,有的学生说是梭形的,还有的说是环形的。结合教学挂图肯定梭形是正确的,而环形是盆地的结构。对天山的成因,应把天山近一个时期的成因展开讲述到天山的三个成山阶段。学生通过听觉器官,获得知识。这是第三次储存信息。
4.系统归纳——师生同步进行,教师板书、口述,学生整理笔记,这一节课教师板书了:
(1)位置主接界的国家;
(2)面积及民族;
(3)地形轮廓;
(4)三大山脉及两大盆地;
(5)天山的成因;
(6)两大盆地的比较。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第四次储存信息。
5.作业巩固——先是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填充图作业,再由教师擦去板书归纳的主要内容,找几个同学依次口述记忆回答。这不仅能了解学生一节课的学习结果,而且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其一节课的主要知识达到深化记忆。
初中数学;刺激法教学”同时以双基为主线,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掌握一节课的主要基础知识,同时也达到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会运用基础知识,而且也加强了的培养,如看图、记忆填图、分析归纳能力。
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之巴基斯坦
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
巴基斯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使同学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等 初一,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事例说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领土、宗教等问题上的争议,关注南亚与我国西南相邻国家局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11-30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总结06-08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01-27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1-26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1-24
地理高考的必背知识点总结06-06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02-09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02-16
地理高考知识点必背06-2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