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5 10:41:40

魏梓铭:从2024年山东历史高考看高三如何备考(一)

按语:魏梓铭个人分析,仅供参考。想了解进一步信息,可查阅公号枕籍经史。

2024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参考答案:D

商业核心因素就是货币,可参考选择性必修二p39,此处考察重点为早期文明商业的发展状况

天然贝类作为早期货币的出现,反映出商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可以直接得出答案D项;

补充: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等价交换物。在历史长河中,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电子货币的过程。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实物货币是最早的货币形式。人们通常会使用有价值的物品(如贝壳、石头、兽骨等)作为交换媒介。

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而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陶釜、蚌器、骨角器等:这些物品主要反映了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具;指环、牙器、臂玉环等:这些物品更多属于装饰品或工艺品,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和文化,;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这些物品主要反映了古代的农业生产和工具使用情况,均与商业的发达程度关系不大,A、B、C均可以进行排除。

这个题目如果不清楚贝币在早期商贸中的货币史,对于选项是会认为陌生的,这些生产工具大都没有接触过,这题目启示我们,要注重选修教材专题的逻辑演进,即对于全方位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就例如此题的货币与商贸发展史,诸如此类,农耕发展史中的生产工具史等等也要注意;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5/1728096100811_0.png

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参考答案:A

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被破坏,反映了周天子王权衰微,同时契合了争霸兼并战争、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而进行的变革,这一点是为了加强诸侯国本身的文化认同,重新构建统治秩序,A项符合题意;

首先单看选项,B项就存在指向不明的问题,贵族是指奴隶旧贵族,还是地主阶级新贵族,两者是相继的关系,限制一方必然会调整另一方的既得利益,不可能只存在单独限制的一方,其次,材料对周礼民风的重构,是社会风气的调整,针对的是当地民众,即诸侯国治下的百姓,而不是指贵族;即使我们按照变法具体内容认为B也符合史实,但限制贵族特权本身也就是为了实现诸侯国的内部发展,即统治秩序重构,故B项可以排除;

就拿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举例,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而德行是儒家的代表,不能够适应兼并争霸的时代需要,战国时期很少有诸侯国选择儒家的思想主张;同时,周礼主张礼制德行,教化人民,复原周礼才能表达和以德行教化民众同一纬度,而题目是打破周礼,显然与题目精神相反,即一不符合史实,二不符合历史发展逻辑,故C项可以排除;

夏商西周时期的族,“氏族”“宗族”的构成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到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的“编户齐民” 主要以地域关系划定,设置县制,说明宗法血缘关系遭到破坏,材料没有讲对血缘体系的调整过程,故D选项可以进行排除。

此题属于重要考点,即周秦之变,也是山东进入新高考以来首次涉及这一考点的非思想领域,而是进入政治、经济的考察领域,这与考前预测大致吻合,即我们要注意对以往未涉及考点的重点复习。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政治:

(1)政治共同体取代文化共同体。秦朝之前,中国只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概念;然而秦朝之后,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夏商周形成的“华夏”、“诸夏”的“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中华大地成为政治意义上的紧密共同体。

(2)政治理念由霸道取代王道。周朝的天子称王,周的政治理念是“王道”,也是儒家倾心的理想政治。周的王道政治对统治者有“德”的要求,即所谓“德政”;秦制取代周制,霸道的色彩明显,法家所言之法是统治之法,不限制君权,所以是“霸道”的理论。

(3)最高权力由天下共主变为君主专制。周朝政治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共主”名义下地方分权体制,秦朝统一后建立皇帝制度,形成君主的“独制”格局。

(4)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

(5)地方分权变为中央集权。周朝实行分封制,依靠宗法制和礼乐制维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6)由于编户齐民和县制的推行,血缘政治逐渐转向地缘政治,即宗法关系的减弱/血缘关系纽带的弱化。

经济:

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变为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经营方式:集体耕作变为小家庭生产的小农经济。

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秦朝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3.图1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5/1728096100811_1.png

图1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参考答案:B

王猎多次参加科举,他的功名观念和为官思想的传统观念驱动下进行的,多次失败后,选择经商,赢得了一些财富,但其认为经商是“此败吾志也”,对于经商的经历感到耻辱,非常悔恨,认为这并不符合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把这些财产和想法全都告以宗亲,告诫他们经商并非正途,还是要继续选择科举之路。后来在范仲淹的举荐下,王猎继续选择了为官之路,即为官才是他最后的归宿,经商只不过是偶然,而且他本身对于经商是否定的。

王猎的经历,应该整体地看。如果只看他屡试不第后从事商业这一点,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士人阶层观念的变化;如果观察到他最终又回归了本业,固守了传统安身立命之道,更多传递出传统观念的强大。教材上讲宋代的社会变化,其中观念变化和阶层流动有所加强,而材料并没有对应教材这一点。整体看,材料力图表达宋代社会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显著,历史的演进是渐进的。

这对应着宋代科举制发展下,士大夫官僚政治的盛行这一知识点,宋代的主流就是科举至上,仕途观念强盛,从此来看,倒不乏为一条主线,即传统的士农工商思想影响了阶层流动,故选B项

材料主旨整体指向仍然是士人的“固执”而并非调整,正确理解了文意,A选项可知不符合主旨,可以进行直接排除;

王猎为官时已不再经商,就材料而言,商人政治地位上升未有说明,范仲淹为何举荐王猎我们也不可知,只知道结果是王猎再次选择了为官,尽管宋代商人政治地位上升已经存在可能性,但无法从王猎的个人经历中得出,故C未体现,排除;

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材料中依据就是指商人为官,和C选项属于同一类型的错误,缺乏相关史料支撑,材料中的为官途径依然只有科举考试及举荐,并非是经济发展影响带来的独特性结果,隋唐即已经存在科举制,举荐这一方式更不用说,甚至秦代的幕僚就早已有举荐,故排除D选项。

此题要注意主线的把握,否则很有可能被材料的细枝末节干扰,从而导致错选,要加强文言文的复习和准确理解,角度不宜过偏,推理不宜过于刁钻,要考虑高考应试的属性,答案一定为明确考点。

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参考答案:C

此题与2022年第2题有着同样的命题逻辑,我们一定要分析变量的唯一,切忌多种变量互相影响造成逻辑上的混乱。

诸如思考宋元为何牛少,明清为何马少,明清为何牛多,抑或是宋元为何马多,明清为何马少,极为混乱。

书籍频率可以反映社会风尚,宋元时期是马,而明清时期转变为了牛,设问为后者的原因是什么?即明清为何对牛的研究盛行程度超过了马,即在整个社会而言,明代牛在社会中的作用要大于马,即明清时期在牛和马两方面与宋元时期相比的特殊性是什么?明确了设问,我们进一步展开分析。

牛主要是用于牛耕,马主要是应用于战争,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多战争征伐,马作为重要的骑兵战略资源,自然重视程度高,与此不同的是,明清两代大一统国家得以巩固,社会稳定,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对于牛这一生活工具自然存在更多的关注,我们抓主流,认为明清时期虽然也有边疆征讨,但是整体相较于宋元要稳定的多,故答案为C项;

政府强化军事资源控制,掌握战马资源,在宋至清都有必要性,骑兵长期是作为重要的军事兵种,但是不等于不允许进行马匹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此为文化方面的限制,两方面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排除;

牛相关书籍的发展所对应的就是农业经济继续得以发展,是良性的,土地兼并下,除佃农经济外,多数自耕农流离失所,农业被破坏的状况下,不会对于农耕有过多的关注,即B选项与材料精神相反,故排除;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加强,无法解释牛在明清时期关注较多的现实,D可以进行排除;

5.表1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表1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5/1728096100811_2.png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参考答案:A

此题从逻辑上来看,四个选项都很难进行解释,考察内容多,难度极大

实际上,建筑师只不过是一个很表层的例子,实际上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影响所呈现出的一种阶段转型,在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人无法在华定居等活动,而自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后,外国人可以正常进入,上海与汉口成为第一阶段的深入代表,后面也同理,这体现的实际上是清政府一步步退让,从沿海地区开放逐渐深入内陆的天津、北京,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A项;

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背后的原因是晚清部分主权的丧失,是伴随着外交上退让这一进程展开的,并非是材料所叙述的核心,即A是B背后的深层原因,故排除B项;

列强侵略方式长期都是战争,这一状况直到义和团运动之后才得以转向其他领域的渗透,此时并未发生转变,故排除C项,有老师指出,侵略方式是指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此处仅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单方面影响,同时,“深入”一词通常有两方面,一是交流领域的扩张;二是交流内容的深度增加,材料均未涉及,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晚清退让进程复习: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英签署《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割香港岛给英国,双方商定协议关税。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其内容为: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858年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内容为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增加赔款数量。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901年9月,清政府与英、法、美、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合,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街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这个题一改山东卷长期民族危机的直接考察,转向一种全新的模式,可以着重理解一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深化复习

6.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D

1926年在广州的国民党二大上,指出不能像辛亥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那样,要实行全新的革命道路,显然,他并非是在探讨革命理论的问题所在,而是革命实践,因为此时已经处于北伐战争前期(1926年7月),他的主张要服务于此,即推进国民革命中北伐这一进程,加快扫除封建地主及西方帝国主义势力这一革命任务的进程,故D项更加符合题意;

他并未涉及工农群众的看法,A项与材料无关,可以进行排除;

创新革命理论此时早已完成,即相较于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一般单纯的政治体制革命不同的新理论,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B项可以排除,没有正确认识新三民主义的意义;

从材料可以得出,吴玉章对于法国大革命革命方式一者是完全否定的态度,而并非吸取其教训,削减了程度,同时材料没有明确指出国民大革命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以后的启示,对于吸取教训的指向并不明确,不符合主旨,故C排除;

要加强对新三民主义这种隐蔽的点的复习,山东接下来会出现新情景的知识点运用。

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参考答案:B

"红旗"是党的象征,也是"红军"的象征,代表着革命的方向,都是革命符号,是人们认识中共政治立场的工具,同时也是构建政治斗争的象征物。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苏区,"红"内涵着与"白"区的对立。"红色"报刊的崛起是这一政治斗争形式的外化和象征,体现了党报党刊鲜明的战斗性,考虑主流,可以得出答案为B项;

在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之后,在经历了二七惨案之后,中共方面就意识到要去团结一切可以用于反帝反封建的力量,与国民党孙中山达成了共鸣,认为这一时期还属于民主革命阶段,通常不会太强调意识形态的斗争,而是强调反帝与反封建,所以从阶段总体特征来看,A不合适;同理,也可排除C选项,抗日战争是主要矛盾,我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抗日,相关知识有三三制、双减双交等等。

既然为工农武装割据,那为何不出现农民而出现工人,事实上,这一质疑是合理的,但同时也是缺乏对这一时期中共革命进程的正确理解,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定,主张进攻大城市,领导工人运动,从秋收起义等便可得出相关结论,当时掌握宣传革命报刊的还是位于上海的党中央,毛泽东、朱德等人是土地革命运动的领导者,主张农民运动,党中央长期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所以出现工人并不奇怪,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合理推断。只不过这一段进程教材中未有讲解,部分同学片面的认为这一时期土地革命才是主流,已经不存在工人运动显然是错误的。至于青年一词,更不必多说,青年一直都是国家的重要力量,都是建设的中坚,都是国家的未来,直到今天,青年长期都是高频词,不具备时代的特殊性,无法仅从此对时期加以判断。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节点,高频词汇更多的应为解放、人民群众、反动等等。其实从逻辑上来看,D并不容易排除。这一道题目,考察了诸多特征,考察了对知识的全面把握。难度较大,想要在一两分钟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我们更要思考主流,结合阶段特征综合思考,要尽量首先考虑考点与合理之处,而后思考题目是否具备逻辑,最后再去思考排除法,切忌本末倒置,一开始就使用排除法很容易误杀正确选项,不能机械的背诵阶段特征,也理解其背后精神。

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答案:A

1979年正处于改革开放初,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C、D都是手段,可直接得出答案为A项;同时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材料提到的时间也存在错误,D选项时间错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魏梓铭:从2024年山东历史高考看高三如何备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