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24年中考备考 |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终极押题,必看!
【2024年中考备考】中国古代史终极押题1.史前时期: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
2.夏商周时期: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3.秦汉时期: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5.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6.辽宋夏金元时期: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
7.明清时期: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可能注重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创设,增加了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重,命题情境可能会更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跨学科的交融,以此来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具体命题趋势如下:
1.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趋势:在2024年的中考中,考试可能会涉及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包括夏、商、西周的变迁,以及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重要历史节点。
2.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分封制的形成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以及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介绍和评价。元朝的行省制,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等。
3.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如汉朝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与吐蕃的交往,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明朝的郑和西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
4.治国策略和政策:如重农抑商、休养生息、重文轻武、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实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5.文化与科技成就: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成就;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成就;以及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史时间轴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06/1728202099279_3.webp
二、中国古代史阶段及发展特征
1.先秦时期:这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政治上:出现了夏朝的王位世袭制以及西周分封制等政治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
经济上: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农耕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牛耕逐渐推广,土地私有制出现。
文化上: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士阶层开始崛起。
2.秦汉时期: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社会阶段
政治上: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巩固,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民间手工业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儒学确立了正统地位。
民族上: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初步形成。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上: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民族上: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
文化上: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
4.隋唐五代时期: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封建社会时期。
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全国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南方。
文化上:文化辉煌灿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5.宋辽金元时期:这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
政治上: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经济上: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
民族上: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民族交融主体多元、程度更深,范围更广。
6.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时期
政治方面: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由盛而衰。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
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同时,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清朝则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如鼓励农田开垦、移民等,以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文化方面: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和文化专制。
对外关系方面:明朝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然而,随着明中后期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受到了阻碍,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遭受到外来侵略,但中国人民进行了反侵略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三、中国古代史高频及易错知识总结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官制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秦朝建立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御史大夫监察
军功爵制度、推举制
汉朝巩固
①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③设中朝(内朝)
郡、县制,“推恩令”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制度
察举制(品德)
隋唐完善
三省六部制
道、州、县
御史台
科举制(才学)
北宋加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