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7 15:38:49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反思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反思敖斯梅(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但从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看,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科素养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进行反思。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340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其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境。 高中历史的内容较为繁杂,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衔接性,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逐渐提高,现代化社会不再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而是需要其具备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和有抱负的现代化人才。一、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从字面角度来看,家国情怀意指个人对国、家的基本情感及思想心境。 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家国情怀在世界文化逐步融合以及时代变迁的基础上,由以往的“沙场战死,马革裹尸”、“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传承至今,在民族伟大复兴计划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演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主要内容 。

家国情怀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大体为:让学生了解到国和家二者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爱国主义;培养学生追求小家幸福、大家富强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及自豪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颂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提升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自豪感及责任感。 实际教学中,自豪感意指在国荣一体上培养学生思想意识,责任感意指在居安思危上培养学生家国意识。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首先,家国情怀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 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够促进学生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发展,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 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能够使其在纷杂的信息当中保持清醒,防止被不良思想影响。 其次,家国情怀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使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 。 明确自身作为祖国的未来在社会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满足社会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在高中历史教学环节融入家国情怀,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三观,为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铺垫。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路径(一)构建情境教学,强化学生情感感知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去构建不同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和谐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情境教学活动中,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及多种感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 如讲到“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关于巴黎和会、火烧赵家楼等相关视频,通过画面直观地将历史展示,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五四运动的原因和过程。 接着,教师进行分组活动,根据课本内容,理清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情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震撼,进一步感受家国情怀。 通过这种情景构建,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历史情感感知,加深了历史责任感。(二)加强家国情怀教学设计家国情怀教学设计以教授建国以来重大科研成就为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空间、原子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自行探究,新中国可以取得该类科技成就的原因、同时探究我国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有哪些进步。 教学过程:通过研读历史材料、观看视频,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对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进行探究 。

当学生了解新中国科技成就后,教师通过文字资料、图片拓展学生知识面,并向学生介绍当前我国最新科研成就,使用材料探究法,让学生探究新中国何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进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及责任感,让其了解科技进步对我国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上述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无私奉献的道德品格,通过对科技成就的了解,使学生自然而然生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堂问题进行探究,让其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三)历史教师有必要增强自身的学科素质高中历史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做好自我定位,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教学职责,不仅要将历史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同时还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要求历史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知识储备,通过参加各类的素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德育素质。 总而言之,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方可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铺垫。 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全面消化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并且结合与之对应的史籍,将更多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信息与知识传达给学生,尽可能通过简练且专业的语言完成情感渗透,使得更多的高中生意识到形成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且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感同身受地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结论:将家国情怀教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而且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实践教学当中,应该通过合理设置疑问、运用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林小琳.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36.曹曦予. 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研究. 教书育人,2020(07):45.田拾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课程教育研究,2020(03):36-37.曾祥生. 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 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9(36):24-25.— 2 3 3 —2020 年第 2 期                                 女报 ·家庭素质教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