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5 00:04:11

广东名师王鹏鑫老师解读2021年高考湖南卷历史试题(1)——第1-6题

王鹏鑫老师是我多年前带的学生,当年历史学习就非常突出,平常热爱读书,爱思考,勤于动手,笔耕不辍,对高考试题有独到的研究,撰写的试题解析,令人耳目一新,方法精炼,史实准确,逻辑非常清晰,文科师生读了后,一定会大呼过瘾,按照这种方式解读高考题,完全没必要去刷模拟题,高考中历史高分将唾手可得。

2021年湖南省高考历史试题详解(1)

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解析】C 学者对《诗经》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发现在不同时代对天的态度不一样。西周推行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加之西周初期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自然对上天报有尊重之心,因此《周颂》内容多为歌颂上天;到了西周中晚期,自然灾害不断和少数民族入侵,社会逐渐动荡,老百姓流离失所,祈求上天保佑也无济于事,因此才会怀疑上天,怀疑上天也是周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社会更加动荡,周人信奉的天却不能保佑周人,周人由此怨恨上天,所以会骂天。这体现了周人对天的失望。这一时期周人明白要相信自己,周人把注意力从上天转移到自己身上;到了春秋中叶,诸侯争霸,烽火连天,周人对上天已经彻底绝望了,要想苟活于乱世只能靠自己,所以不再理天。周人对天的态度变化:敬---疑---骂---不理,不难看出从充满希望的崇敬到对天绝望后的置之不理,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C当选。

A项不符合史实,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争雄称霸。不符合逻辑,题干材料中周人对天的态度,实际就是对代表“天”的周天子的态度,故无法得出A项结论。B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所谓天道观指的是对世界本原的总观点,主要围绕天和天人关系展开讨论的总观点,每一个时期的天道观都不相同。题干材料周人对天的态度反映就是那个时期天道观的发展演变,但不能说是天道观衰落,因为题干并没有呈现有另外的关于天人关系观点的产生发展信息,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D项不符合史实,对于人性的讨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儒家、法家重点讨论人性的善恶,到战国后期,百家争鸣的结果之一,就是使人性论走向成熟,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的主体是“天人关系”,而非“人性”。

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解析】B 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以后,选立新君。陈平,周勃最后选刘恒为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刘恒年长,这说明刘恒有执政能力,防止皇权旁落和外戚干政。(中国古代皇帝年幼无执政能力,往往依靠母后处理军国大事,太后往往会依靠父兄主政,这往往会导致外戚干政,皇权旁落)其次,刘恒仁孝宽厚,这是因为汉初要推行休养生息,需要仁厚爱民的皇帝,推动国家发展。第三,太后娘家是“薄氏谨良”,一方面说的是太后娘家为人正派,人品好;另一方面反映的实质其实就是太后娘家人没什么实力,不存在干预朝政的条件。综上所述,西汉在平定外戚——诸吕之乱后,在选择太子方面“吃一堑长一智”,综合虑考虑候选人资格、人品及太后娘家人的势力,其目的就是防止外戚干政局的历史悲剧重演,故B项当选。

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嫡长子指的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刘恒不是吕后所生,是汉高祖刘邦妃子薄氏所生,从身份来看,不是嫡长子。平定诸吕之乱后,朝廷选择新帝人选,目的是防止皇权旁落和外戚干政,并非贯彻嫡长子继承制。C项不符合逻辑,汉初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需要仁孝爱民的皇帝,但不能据此得出把仁孝确定为选皇帝主要标准的结论。况且,从题干材料逻辑来看,新帝人选的强调的是太后娘家人的品行和实力。D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反映的主体是“太子、太后”,是皇权与外戚,而非“皇权与相权”,故错误。

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解析】A 占田制和占山护泽令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实质是国家颁布法令推动土地兼并的发展,结果就是大量的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为了生存,失去土地的自耕农最后沦落为租地农民——佃农。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自耕农数量不断下降,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既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又导致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不利于统治。后来北魏创立了均田制,其目的就是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缓和社会矛盾。到了隋朝唐初继续沿用均田制,这使得自耕农数量的下降得到了遏制,自耕农数量有所上升。故符合题意和史实正确答案是A项。

B项不符合逻辑,一般而言中央政府软弱时,如西晋王朝、刘宋王朝,都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东晋王朝还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实力不甚强大的皇室,投桃报李,如西晋、刘宋颁布占田制和占山护泽令给世族经济特权。但是强大的中央政府往往会打击威胁皇权的世族大族,如隋唐实行的科举制、均田制等,都是对世家大族的的打击。C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的主体是是经济举措,而非选官制度。D项不符合逻辑和史实,占田制和占山护泽令确实有利于土地开发,但是均田制是为了遏制因为占田制和占山护泽令而引发的土地兼并,其实就是由国家主导土地分配,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因此,均田制目的并非是促进土地开发。

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解析】A 首先,根据白居易的生卒年份,可以推断出白居易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因此应将题干材料置于中晚唐这一历史时期来分析。其次,白居易记载地方官的俸禄比史籍所载的额度要高,即地方官吏实际所得俸禄要高于政府规定的应得俸禄。结合史实来分析,中晚唐时期,即安史之乱以后,唐中央集权遭到沉重打击,唐王朝在藩镇割据的紧张和谐中维持着统治。可以推断出:唐中央政府软弱无能,对地方有实力的藩镇,尤其是不服从中央管辖的藩镇和朝廷赖以对抗不服从管辖的藩镇,给予优厚待遇,允许他们不上供或少上供。结果就是地方官的实际俸禄高于朝廷规定的应得俸禄,但却是朝廷允许的“合法收入”。故A项为正确答案。

B项重心不一致,题干材料强调的重心是“地方官吏”,而非“中央官吏”。C项不符合逻辑和题意,财政紧张会导致国家无法如数发放官员的俸禄,但白居易笔下并未呈现中央官吏俸禄钱减少,“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意思是说当时中央官员的俸禄与政府规定的完全吻合。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说地方官的收入是合法收入,这说明地方官高出政府规定的收入并非贪腐所得。

5.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析】D 题干材料讲的是绍兴府赈灾,有农户状告官府放苗不实,即绍兴府没有根据水稻实际受灾面积而验灾放赈,朱熹前去调查,但是由于水稻已经收割,冬麦已经种到地里,所以无法核查受灾面积,进而确定绍兴府放赈的实际情况。命题人以这个“民告官”的案例创设了一个新情景——生活情景,侧目的是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谓煞费苦心啊。A项不符合逻辑,由于水稻收割,很快将冬麦种到田间,等朱熹前去调查,尽管发现绍兴府“检放秋苗不尽不实”,但是因为农业的时令性强,水稻收割后,很快种上了小麦,即没有收集到实际有效的确凿证据,但这并不能反映出政府效率低。B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可以说是无中生有,任何一个负责任官员接到举报,都会调查,寻找证据,这与理学的求实精神无任何关系。C项不符合逻辑,绍兴府验灾放赈不尽不实,这说的是绍兴府官员存在贪腐行为,私吞救灾款项,这与赈灾方式合理不合理没有关系。D项符合对题干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绍兴地区稻麦轮种,这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呈现的精耕细作特点相吻合,故为正确答案。

6.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5/1725465851767_1.jpg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解析】C 体感材料的信息主要有:一是清朝宫廷每年在冬至节要举行八旗官兵滑冰活动,说明清政府非常重视这项活动;二是观察《冰嬉图》发现,滑冰有固定的的赛道,参赛者穿着不同颜色的紧身衣服,举着不同颜色的旗帜,有球门,可以推断出这是清朝宫廷举办的一项体育竞赛活动。结合史实可知,满清八旗起自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滑冰是他们的一项传统的体育竞赛活动。满清举行的滑冰运动安排在汉族传统节日——冬至这一天举行。这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融合。所以C当选。

A项不符合题意,《冰嬉图》以写实为主,神韵意趣往往是写意画的特点。B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八旗官兵只是在冬至这一天进行滑冰活动,并不能说明清朝军事训练整天沉迷于体育活动,因此也就无法得出清代军事训练松弛的结论。D项主体不一致,宫廷生活的奢靡指的是皇帝大兴土木、贪图享乐、肆意浪费和挥霍无度,而题干主体是八旗官兵。不符合题意,清朝宫廷每年在冬至节举行八旗官兵的滑冰运动,这是一项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与宫廷奢靡生活没有关系。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5/1725465851767_2.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名师王鹏鑫老师解读2021年高考湖南卷历史试题(1)——第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