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10 12:23:24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pdf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

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

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

A.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B.注重宣扬宗教的权威

C.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D.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

2.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

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

会的主要影响是

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3.下图是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其中在1929-1938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世界经济危机

③罗斯福新政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通考》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文中的“太祖”是指

A.汉太祖刘邦B.宋太祖赵匡胤C.元太祖铁木真D.明太祖朱元璋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5.宋以后,福建北部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在洞庭湖等地区还出现了固

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

B.宋代农村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C.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

D.新航路开辟加快了物种交流

6.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

“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7.历史上某一时代农民的处境为:“必须负担力役和实物租税,不能任意迁徙或从事其他行业。耕种时由地主提供农

具、种子、牲畜,农民无法自行决定作物种类,也不得任意在地主的池塘中捕鱼,森林中打猎。”这里的农民是生活



A.二世纪初的雅典B.十一世纪的法国

C.十六世纪的中国D.十八世纪的英国

8.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

甚一日”。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家庭棉织业日益衰败

B.近代棉织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

D.西方加剧了棉纱倾销

9.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仅为1.8%,1907年这一比重增加到2.5%,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状

况与男性相差无几。这种变化说明

A.农业生产的收益日益增加B.工业化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断降低D.劳动力短缺现象十分严重

10.在学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时,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段资料:“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司马耕,

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从这段资料中历史人物的名字来看,你所获得的历史信息最正确的是

A.我国自古就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土地私有制已普遍建立

C.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D.孔子的学生都是农民出身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11.1961年4月,中国与加拿大签订了第一个小麦贸易协议;从1961年6月至1963年12月底中国共从加拿大购买

了600万吨(价值约合3.62亿美元)的小麦。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B.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

C.保障工业化建设速度D.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

12.亚里士多德说,陶片放逐法之定立是为了防范那些权高位重者,而在该法出台后的前三年内,人们放逐的都是僭

主的朋友。然而在第四年,它也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据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该法

A.维护民主制度的效果

B.打击精英人物的倾向

C.执行的盲目性随意性

D.防范僭主政治的无力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2年11月,英法意希日作为一方,土耳其作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正式举行和会。苏、保、罗、南等

国也参加了会议,美国派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

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

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多的特权。斗争的焦点是:盛产石油的摩苏尔的归属、外国在土的特权、海峡问题和外

债问题。1923年7月,签订了《洛桑和约》和《黑海海峡公约》。《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

立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把伊斯密尔和东色雷斯归还土;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

所有。条约规定废除外国的治外法权和一切特权,但土仍须偿还部分外债。《黑海海峡公约》规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

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各国军舰可以通过海峡,但非黑海国家进入黑海的舰队吨位,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国家,还赋予

土在某种情况下一定的决定权。

——摘编自拾之《国际关系史讲座:第九讲西亚新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桑和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桑和会的历史影响。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

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使

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再者,地方抚按负责二省之事而汇总于六部,六部据簿以检查各地职守,六科据簿以检查

六部,内阁据簿以检查六科,使事权最后集中于内阁。万历二年(1574年)十二月,张居正命造御屏一座,将府部以

下知府以上所有官员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以便神宗皇帝朝夕省览。数年之后,科道官说:“自考成之法

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同时,张居正发现,“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4页

概严刑并追”。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考成法提出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考成法实施后的影响。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答案解析】

据材料“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

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

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B符合题意;A不是材料主旨;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传承传

统文化主要是希腊罗马文化,材料没有涉及,C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D错误。

2、B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

的签订使得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民众忧患意识产生,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与“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

输”不符,应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材料信息不涉及台湾

人民反割台斗争,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联系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影

响分析解答。

3、B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年汽车产量迅速下降,这是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力

下降,汽车行业出现滞销现象,影响汽车的产量,②项符合题意;1933-1938年汽车产量回升,这是受到罗斯福新政的

影响,经济逐渐复苏,民众购买力上升,③项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①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

年,与1929-1938年的时间不符,错误;④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1945年,与1929-1938年的时间不符,错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4页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5页

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B

【答案解析】

材料“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表明宰相的权力被参知政事分

割,还设置了枢密使掌管军事权力。依据君主专制的加强可知,这符合宋太祖赵匡胤的措施。B正确;汉朝时期没有

产生参知政事,A错误;元太祖晚于宋太祖,不符合题意,C错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D错误。故选B。

5、

【答案解析】

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是面向市场,南方一些地区开始种植经济作物,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农村的种植结构。

故答案为A项。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未对种植作物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得出“经

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的结论,排除C项;宋朝时期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D项。

【答案点睛】

解题关键是掌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背后隐含信息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6、B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反映了宪法的修改适应了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需要。故答

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土地的所有权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公有制,排除;CD项,

根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是在1984年;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与题干

中时间不符,排除。

7、B

【答案解析】

十一世纪的法国处于封建制庄园制下,农民比奴隶自由,但是依然受到一些政治经济限制。故B正确;二世纪初的雅

典处于奴隶制时代,收获的劳动果实完全归主人所有,不存在须负担力役和实物租税,排除;十六世纪的中国农民

享有比这多的自由,农具、种子、牲畜一般是自己的,农民能自行决定作物种类,排除;十八世纪的英国已经进入

DB

资本主义社会,农民具有自由,排除。故选。

8、C

【答案解析】

根据“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可知,江苏通州海门一带出现

“纺”“织”分离和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的趋势,表明自然经济走逐渐向了解体,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纺”“织”

分离和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的趋势,并非家庭棉织业日益衰败,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棉织业,并非及其生产的近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5页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6页

代棉织业,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方是否加剧了棉纱倾销,排除D。

【答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联系所学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的表现分析解答。

9、B

【答案解析】

据材料“就业比重仅为1.8%……增加到2.5%”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女性地位提高,就业比重增长,成为重要的

劳动力,说明工业化推动社会转型,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妇女就业状况,不能体现农业收益的增加,故A选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故C选项错误;妇女就业比重增加,说明劳动力增加,不是短缺现象,故D选

项错误。

10、C

【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学生的名、字中带有“耕”、“牛”等,反映出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牛耕,C选项

正确;人名中带“牛”、“耕”与抑商政策无关,并且战国时期方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选项错误;“牛”、“耕”

等在名字中出现,不能得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普遍确立,B选项错误;孔子两名学生名字中有“牛”、“耕”,

不能说明他们是农民,更不能说明孔子的学生都是农民,D选项错误。

11、B

【答案解析】

1960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前期,中国从加拿大购置大量小麦的主要目的是要缓解当时严重的粮食危机,选项正

1961A

确;年,中国尚未调整对外策略,同加拿大进行经济联系的目的,不是为了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选项错误;

1960年代前期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从国外购置大量粮食不是为了保障工业化建设的速度,更不是为了实现贸易的

迅速增长,CD两选项错误。

12、B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来看,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陶片放逐法出现了打击精英人物的倾向。

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表述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排除;C项执行的盲目性说法错误,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排除。

【答案点睛】

陶片放逐法下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

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

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6页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第7页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一战后,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了希腊

干涉军;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与协约国存在矛盾。

(2)土耳其摆脱了《色佛尔条约》的枷锁,实现了民族独立;在帝国主义凡尔赛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被压

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会未能完全保证土耳其对黑海海峡的主权,存有缺陷。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和当年协约国抛出《色佛尔条约》时相比,局面已全然不同,土耳其己从阶下囚变成了胜利者。凯末

尔只要求得到主权独立和本土领土完整。列强虽不得不承认土战胜的事实,但又想尽量对土施加限制,为自己保留更

多的特权。”根据所学可以从一战后,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

的领导下击败了希腊干涉军;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与协约国存在矛盾。

()根据材料“《洛桑和约》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把伊斯密

尔和东色雷斯归还土;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所有。条约规定废除外国的治外法权和一切特权,

但土仍须偿还部分外债。”“《黑海海峡公约》规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各国军舰可以通过海

峡,但非黑海国家进入黑海的舰队吨位,不得超过最强的黑海国家,还赋予土在某种情况下一定的决定权。”可以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五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