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综合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docx
第1页共1页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重点综合题答题模板一、关于经济发展类(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的答题模板1.发展农业的条件:(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源、地形、土壤等。(2)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例如:主要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简述北方地区成为重要旱作农业区有利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①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④灌溉水源充足;⑤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农作物生长周期长。(2)社会经济: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农业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南方地区发展农业优越的条件:(东南亚的农业发展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②地形平坦;③河湖密布,灌溉水源充足。(降水充沛、热量充足等)(2)社会经济条件:①劳动力丰富;②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西北地区(或位于西北地区的某地区)种植某种农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①光照充足;第2页共2页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青藏地区种植青稞的有利自然条件: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③气温低,生长周期长。西欧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质优良;②地形平坦,草场广布。(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2.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1)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气候不稳定,洪涝、干旱灾害多发。(2)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降水较少,水源不足。(3)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4)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易发生寒潮灾害,热量不足。3.某地区发展某种产业(如水果、牲畜、花卉植物等)的合理化建议(措施):①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②提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③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④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⑤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该点适合农作物、水果、牲畜、花卉植物等)。4.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丰富/贫乏);第3页共3页(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狭小),交通(便利/不便);工业基础(雄厚/薄弱);政策;资金;科技与人才(主导因素)。
例如: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地位发展条件限制因素辽中南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环境污染,技术落后,产业单一,资源枯竭,京津唐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水资源不足长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水陆交通便利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珠江三角洲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邻近港澳、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交通便利第4页共4页5.发展某种产业的有利影响(工业、农业、旅游业等):①增加就业机会;②提高居民收入;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6.旅游业:(1)发展旅游业的条件:①旅游资源丰富;(阅读材料,是否有人文资源或自然资源等)②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③临近客源地,消费市场广阔。(2)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发展措施):①开发特色旅游资源;②丰富旅游项目;③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④完善基础设施;⑤提高服务意识。7.某地建设滑雪场或发展冰雪产业的原因/条件:(1)自然原因:地势有起伏;冬季降雪多,(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厚,存雪期长。(2)社会经济原因: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备善;经济发达;(临近客源地)市场广阔。
8.某地贫困的原因及脱贫措施(以云贵高原为例):(1)原因: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受教育程度偏低。(2)措施:依托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9.我国/发达国家人口结构面临的问题:适龄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第5页共5页二、关于资源分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答题模板10.以西气东输为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意义:(1)资源输出地:①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2)资源输入地: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②优化能源结构;③改善环境。11.南水北调的意义:缓解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紧张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2.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原因:①东部:东部地区能源、土地资源等日益紧张。②西部:西部数据处理能力过剩,且能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13.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1)中东、西北地区或其他气候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2)青藏地区或其他海拔高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14.西北地区或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1)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2)沿海地区:海面摩擦力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三、关于交通、修建交通线或建设其他工程所遇困难的答题模板第6页共6页15.交通线的意义:①方便对外交流与合作;②便于运输货物;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⑤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修建某工程遇到的困难:①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看题干材料是否有山脉、河流等)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地形崎岖,运输施工物资困难;④气候湿热,多蚊虫,生活环境恶劣;⑤自然灾害频发。(如旱涝灾害、沙尘暴、地震等)四、关于自然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的答题模板17.描述某地区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描述其位于某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高中低纬度地区。(2)海陆位置:东西南北中靠、濒、邻、接某地区、海洋。(3)半球位置:描述其位于某某半球。18.常考气候类型及其特征:(1)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5)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6)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第7页共7页 19.西北地区、中亚地区(五个斯坦国)气候干旱的原因:距海较远(海陆位置),且有山脉阻挡(地形因素),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20.某地区地形与地势特点: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一般而言) (1)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台湾: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中南半岛(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4)美国:东部高原、山地,中部平原,西部有高大山脉,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5)南美洲(拉丁美洲):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6)巴西: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7)印度: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8)西欧: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0)澳大利亚: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21.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内蒙古高原:开阔平坦,一望无际。 (3)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4)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石峰石林、石灰岩、第8页共8页 地下溶洞、地下暗河)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2.评价我国的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示:农业、交通、水能等方面):①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②顺着地势,众多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3.我国降水分布(配)规律:空间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冬春少,夏秋多,年际变化不均。 (1)结合我国降水分布与地形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①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雨季长,多暴雨; ②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 (2) 结合我国降水分布与地形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原因: 主要位于山区的边缘(或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24.河流: 分类补给方式河流的水文特征 外流河 (外流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①水量(大/小),②水位(高/低)③流量(大/小),④流速(快/慢)第9页共9页 区)⑤汛期与枯水期(长/短),⑥结冰期(有/无),⑦含沙量(大/小) 内流河 (内流区)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1)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淡水资源,塑造冲积平原,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可以用来灌溉、养殖、发电、航运等。易导致洪涝灾害。 (2)我国主要的水利工程设施:①三峡水电站(长江上游与中游交界地区);②白鹤滩水电站(长江上游金沙江);③小浪底水电站(黄河中下游交界地区)。 ——水利工程设施修建的目的:防洪(首要目的)、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3)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的自然原因:长江上游地区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且长江水量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 (4)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价值高。 (5)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6)凌汛发生的条件:多发生在初春、秋末冬初有结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第10页共10页 25.某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定要体现出来两者关系) ①房顶坡度大,当地降水(雪)量大,便于排水(积雪滑落); ②墙体薄(厚),当地气温高(低),便于散热(防寒保暖); ③窗户大,便于散热;窗户小,便于保温; ④建筑材料——自然灾害,如地震——防震减灾; ⑤建筑材料——自然资源,如木屋、冰屋——便于取材; ⑥房屋朝向——太阳直射。如我国的房屋窗户普遍朝南;太阳能光板普遍朝南。 五、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答题模板 26.湿地: (1)作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维持生物多样性。 (2)形成原因: ①三江源(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地下有冻土层。 ②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河流较多,植被茂盛;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层。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充沛;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7.热带雨林的作用: (1)生态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2)经济效益:提供药材,木材和食品。第11页共11页 2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1)原因: 自然原因:①地形崎岖;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力强;③土质疏松;④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①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②泥沙下泄导致了河流含沙量剧
页:
[1]